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醫藥如何參與上海本輪疫情救治

發布時間:2022-04-26 10:0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4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在上海接受媒體(ti) 采訪。他表示,從(cong) 中醫角度看,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新冠肺炎的核心病因病機與(yu) 之前相比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仍屬於(yu) 中醫“疫”病範疇。

  “僅(jin) 由於(yu) 地區、氣候、飲食習(xi) 性等因素的不同,在證候特征上稍有區別,出現夾寒、夾熱、夾燥、夾瘀的表現,比如西北地區表現為(wei) 夾燥,而上海仍是一種濕毒夾風熱。”他說。

  他介紹,根據上海特點,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基礎上,當地中醫同道專(zhuan) 門製定了上海市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案來指導相應的治療。

  對無症狀感染者:

  促進核酸快速轉陰,防止病情進展

  “方艙醫院對分類分層救治發揮了重要作用。近期,上海疫情無症狀感染者人數多、比例高,這是本輪疫情的明顯特點,約占總數的90%。”張伯禮表示。

  “對無症狀感染者的治療,西醫無症狀,中醫有證候。”他舉(ju) 例說,一些無症狀感染者,雖然沒有新冠肺炎的症狀,但可能會(hui) 有倦怠無力、舌苔膩、脘腹脹滿等中醫證候表現,在這個(ge) 階段及時用中醫藥幹預,起到調節免疫功能作用,往往能取得較好療效,使其不成為(wei) 確診者,也促進核酸快速轉陰。

  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積極幹預,主要目標是促進核酸快速轉陰,防止病情進展,早日達到出艙標準,回歸正常生活。“從(cong) 前期使用情況看,無症狀感染者、新冠肺炎輕型患者使用中醫藥幹預後,在減少轉重率、出艙時間等方麵顯示出了良好的療效趨勢。”他說。

  此外,醫護人員還會(hui) 根據患者需求,在自願的情況下給他們(men) 服用中藥,比如中成藥、配方顆粒等,以緩解不適。

  對老年患者:

  治療關(guan) 口前移,先症而治,截斷病勢

  在本輪上海疫情中,老年患者情況如何?

  “確診病例中,6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占到三成。”張伯禮介紹,大部分老年人患有基礎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中風、腫瘤、尿毒症等,“這些因素與(yu) 新冠肺炎疊加在一起,會(hui) 導致病情嚴(yan) 重,而且病情進展快,容易轉成重症、危重症,需要我們(men) 格外關(guan) 注。”

  如今,在國家專(zhuan) 家組指導下,《上海市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醫藥救治工作專(zhuan) 家共識》已形成。

  第一個(ge) 原則是“新老疾病兼顧”,治療新冠肺炎,更重視治療基礎疾病,尤其重視基礎疾病的變化。“從(cong) 治療經驗上看,單純治療新冠肺炎並不困難,但夾雜著不穩定的基礎疾病,治療起來比較棘手。”張伯禮指出。

  第二個(ge) 原則是“扶正祛邪”。老年人往往正氣不足,髒腑虛損,氣血不暢,痰濁瘀滯等基礎病證較多,感染新冠病毒後容易迅速加重,需要重點救治。“在治療時,要注重扶正,保護正氣,采用比如益氣活血、益氣養(yang) 陰等方法。在祛邪上,注重‘清’和‘通’,可采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方藥。”張伯禮解釋。

  第三個(ge) 原則是治療關(guan) 口前移,先症而治,截斷病勢。“患者從(cong) 無症狀到有症狀是一個(ge) 過程,需要提早幹預。例如,有些人幾天不大便,舌幹苔燥,呼吸喘促,需要用通腑泄熱、急下存陰的方法幹預,讓其大便通暢,隨之而來的呼吸也會(hui) 有所改善。”張伯禮認為(wei) ,要抓住主要症狀和核心病機,確定好中西醫結合臨(lin) 床救治方案策略,“在用藥時機上體(ti) 現‘早’和‘快’,在治療策略上體(ti) 現‘清’和‘通’等關(guan) 鍵要素,有時可起到‘四兩(liang) 撥千斤’的作用。”

  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

  在張伯禮看來,對於(yu) 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首先要強調的是多學科合作,包括重症醫學科、呼吸科、營養(yang) 支持、護理、中醫等。他認為(wei) ,每個(ge) 學科發揮各自優(you) 勢、集體(ti) 發力,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可以更好地控製病情、逆轉病情、降低病亡率。

  中醫往往根據基礎疾病等因素,找出每位病人當下最危險的因素,采取辨證的方法和有針對性的治療策略。“具體(ti) 講就是一個(ge) ‘早’,一個(ge) ‘準’,即早發現、早預警、早研判、早幹預,采取針對性精準治療,以‘一人一策,一人一方,一天一方’的方法施治。”張伯禮解釋。

  與(yu) 此同時,他也強調,具體(ti) 治療上要“快”,有時還要“穩”,耐心觀察症狀變化,穩定不加重就是好;有時還要“托”,陽氣虛脫要采用大劑參附回陽救逆,力挽狂瀾。

  “在治療藥物上采用中藥注射劑,中藥保留灌腸,人參粉、大黃粉衝(chong) 服,針灸療法等。在急症用藥上,通過給予血必淨、痰熱清泵推,安宮牛黃丸等內(nei) 服,用藥味要少、用量要大,屙症用重劑。”他介紹,這對於(yu) 穩定病情、阻斷進展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對患者後續康複:

  不斷優(you) 化路徑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公眾(zhong) 一直非常關(guan) 心患者病愈出院後是否會(hui) 存在後遺症。對這一問題,張伯禮表示,總結武漢及之後曆次疫情患者康複情況,發現部分患者有疲乏無力、肌肉酸痛、心悸、氣喘、焦慮失眠、脫發等情況,對此他們(men) 針對性地提出“早期康複、自我康複、綜合康複”的理念,一般采用中西醫結合的辦法,即西醫做健康評估,中醫促進康複。

  “經過積極康複,多數人的相關(guan) 症狀基本會(hui) 在三個(ge) 月到半年的時間內(nei) 逐漸消除,也有的人需要更長的時間康複。”他建議,一部分患者可以配合藥物治療,一些患者可以通過體(ti) 育鍛煉,比如打太極拳、八段錦,還有食療、藥膳、心身調控等手段,積極主動地促進康複。

  由於(yu) 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的時間較晚,因此對它可能引發的後遺症還需要更多的觀察。張伯禮表示,國家專(zhuan) 家組和上海市的同行在進一步深化這方麵工作,延續之前康複的經驗,不斷優(you) 化康複路徑和方法,采取積極的幹預措施,讓治愈者的身心達到更好的狀態。“尤其要注意的是,治愈者自身也要進行積極的心態、精神狀態調整,主動參與(yu) 康複。”張伯禮說。

  此外,他還特別強調:“社會(hui) 上不應歧視新冠肺炎患者,對他們(men) 要有更多的關(guan) 愛,為(wei) 他們(men) 的康複提供更好的環境氛圍。”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