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元的頭盔勸你別買
近日,廣東(dong) 交警公眾(zhong) 號的一則推文《3.9元的安全頭盔能“保安全”嗎?》引發網友關(guan) 注。推文中,廣東(dong) 交警通過交通事故案例表明:劣質頭盔難以保護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的安全。
2020年4月以來,公安部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的頭盔佩戴率不斷上升。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市麵上各種頭盔質量參差不齊,價(jia) 位天差地別,低至幾塊錢,高至上百元。
羊城晚報記者近日走訪廣州多家電動自行車門店發現,頭盔售價(jia) 大多在20元到40元,不少為(wei) “三無”產(chan) 品,較少門店銷售3C認證頭盔。對此,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提醒,劣質頭盔可能導致二次傷(shang) 害,駕乘人員應正確選購頭盔,沒有緩衝(chong) 層的頭盔慎買(mai) !
商家:
低價(jia) 頭盔更暢銷,少有門店賣3C認證款
據權威數據統計,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死亡事故中,約80%為(wei) 顱腦損傷(shang) 致死;有關(guan) 研究表明,正確佩戴安全頭盔、規範使用安全帶能夠將交通事故死亡風險降低60%至70%。
今年4月初,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通報的一則事故再次表明佩戴安全頭盔的重要性。通報提及,河源羅某駕駛摩托車發生交通事故倒地,一輛輕型欄板貨車從(cong) 羅某頭部碾過,幸運的是羅某正確佩戴了安全頭盔,頭部毫發無傷(shang) ,僅(jin) 身體(ti) 部分受傷(shang) 。
質量好的頭盔能在危急時刻保命,劣質頭盔卻可能對駕乘人員造成二次傷(shang) 害。2021年1月,中山發生了一起電動自行車與(yu) 汽車剮蹭事故,騎電動自行車的女子眼部出血不止,頭盔破損嚴(yan) 重。民警現場調查發現,頭盔質量差,破裂的碎片紮傷(shang) 了女子的眼睛。
羊城晚報記者走訪了廣州7家電動自行車門店發現,頭盔售價(jia) 大多在20元到40元,且許多門店頭盔銷售種類單一,多為(wei) “三無”產(chan) 品,鮮見有3C認證款。
記者走進位於(yu) 天河區石牌村的一家電動自行車門店,工作人員手拿頭盔向記者介紹:“這款35元,質量一般,不過應付交警足夠了。”該名工作人員稱,價(jia) 位高、質量好的頭盔不好賣,店裏隻有這一款頭盔。記者觀察,該產(chan) 品無生產(chan) 日期、廠家等信息。
隨後,記者來到了位於(yu) 天河區棠東(dong) 村的一家電動自行車門店。工作人員向記者推薦了一款售價(jia) 45元的頭盔。當記者問及是否有3C認證時,工作人員說:“頭盔是不是3C認證沒關(guan) 係,隻要戴了就可以,應付交警檢查。”
位於(yu) 棠東(dong) 村的另一家電動自行車門店有標價(jia) 25元、60元的兩(liang) 款頭盔在售。工作人員坦言:“一分價(jia) 錢一分貨,25元的是用回收塑料做的,60元的材質更好。”記者觀察,25元的頭盔外殼看起來較舊,呈啞光狀態,沒有生產(chan) 廠家等信息;60元的則外殼較新,但同樣無3C認證標識。工作人員透露,25元的低價(jia) 款更暢銷。
在位於(yu) 黃埔大道西的一家電動自行車門店,工作人員推薦了售價(jia) 109元的3C認證頭盔和30元的普通頭盔。工作人員通過按壓產(chan) 品向記者展示,30元的頭盔外殼較脆,109元的頭盔材質更結實。記者看到,前者無緩衝(chong) 層結構,無生產(chan) 日期、廠家等信息;後者有緩衝(chong) 層結構,且生產(chan) 信息明確,有3C認證標識。
走訪中,記者還了解到,部分電動自行車門店推出買(mai) 車送頭盔的活動,所贈頭盔的質量較差,多為(wei) 劣質頭盔。
車主:
看重安全性,卻又認為(wei) “能戴就行”
2021年8月,廣東(dong) 消委會(hui) 發布的《2021年摩托車及電動自行車頭盔比較試驗報告》指出:超六成消費者不清楚所使用頭盔能否做到有效防護;安全質量是消費者選購頭盔的首要因素,占比26.2%。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在天河區棠德南路隨機采訪了多位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了解其購買(mai) 使用頭盔的情況。“我的頭盔是在電動自行車門店買(mai) 的,25元一頂。”車主張先生說,“不一定要選擇3C認證的,發生事故頭盔一樣會(hui) 破掉,最重要的是騎車注意安全。”
“我更看重安全性、舒適性。”車主林女士向記者展示自己的頭盔,“現在這頂頭盔是我買(mai) 電動自行車送的,頭盔內(nei) 部的做工我不滿意。”她表示,自己不清楚該頭盔能否起到保護作用,也不了解使用年限,覺得能戴就行。
車主黃先生同樣表示看重頭盔的安全性、舒適性。“我現在的兩(liang) 頂頭盔都是網上買(mai) 的,價(jia) 格在十幾元到二十幾元,不是3C認證的。”黃先生坦言,“兩(liang) 頂頭盔質量一般,隻要有頭盔戴就可以,多少能起到點保護作用。”
受訪車主選購的頭盔大多在50元以內(nei) ,且多數人不清楚該如何正確挑選頭盔及頭盔使用期限。
在某網購平台,記者搜索電動自行車頭盔,可看到價(jia) 格在十幾元到上百元不等的眾(zhong) 多產(chan) 品。記者點開摩托車頭盔熱銷榜第一名的商品,售價(jia) 26.8元起,月銷10萬(wan) +,評論區有買(mai) 家評論稱:“應付交警可以,要安全的話還是買(mai) 好一點的。”
專(zhuan) 家:
劣質頭盔或致二次傷(shang) 害,無緩衝(chong) 層的慎買(mai)
根據中國自行車協會(hui) 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3億(yi) 輛。隨著“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開展,頭盔佩戴率不斷上升。
廣東(dong) 省電動車商會(hui) 執行會(hui) 長藍世有表示,目前市場上約八成頭盔不安全,劣質頭盔的外殼通常用回收塑料製作,碰撞後易破裂,可能對駕乘人員造成二次傷(shang) 害。
“劣質頭盔通常沒有緩衝(chong) 層。”美聯運動器材(深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誌高說,頭盔外殼主要起到防止尖銳物品刺穿頭盔的作用,而頭盔緩衝(chong) 層則起到減震的作用。“緩衝(chong) 層有許多微小的發泡,當頭盔受到撞擊時,發泡材料會(hui) 被擠扁,吸收撞擊的能量。許多劣質頭盔沒有緩衝(chong) 層,撞擊的力會(hui) 全部傳(chuan) 遞到駕乘人員頭部,無法起到保護作用。”
李誌高進一步介紹,頭盔不僅(jin) 要有緩衝(chong) 層,緩衝(chong) 層密度還要足夠高。如果緩衝(chong) 層是軟的,用手一捏有凹陷,這種頭盔隻能在撞擊強度低時起到保護作用,力度稍微大一些,就難以有效保護。
售價(jia) 二三十元的頭盔能起到保護作用嗎?藍世有、李誌高均給出了否定的回答。“二三十元的頭盔肯定沒有合格的緩衝(chong) 層。”藍世有說。李誌高從(cong) 製作成本分析稱,質量合格的頭盔成本最低約50元,售價(jia) 二三十元的頭盔製作成本可能僅(jin) 有幾元,不可能用合格的材料製作,50元以內(nei) 的頭盔基本起不到保護作用。
此外,藍世有表示,目前部分電動自行車門店推出買(mai) 車送頭盔的活動,但很多門店贈送的都是劣質頭盔,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廣東(dong) 省電動車商會(hui) 近日發出行業(ye) 倡議,呼籲加強門店贈送頭盔的產(chan) 品質量監督管理,杜絕贈送低價(jia) 劣質頭盔。
為(wei) 何劣質頭盔市場占有率如此之高呢?李誌高認為(wei) ,缺乏國標是主要原因之一。他透露,電動自行車頭盔新國標正在製定中。2021年7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發布《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強製性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麵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
“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應提高正確選購頭盔的意識。”藍世有建議,認準3C認證的頭盔,不要購買(mai) “三無”產(chan) 品;可以觀察頭盔的外殼,如果材料看起來較舊、材質較脆,需警惕是用回收塑料製成;還需觀察是否有緩衝(chong) 層。
廣東(dong) 交警提醒,頭盔使用期限通常為(wei) 2-3年,製作材料如玻璃纖維、ABS等會(hui) 隨時間推移出現損耗、破裂,防護性能大大降低,需及時更換;而頭盔如果受過撞擊,即使外殼沒變形,也不宜繼續使用。(記者 郭思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