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女孩學不好數學?別用性別“框框”定義人

發布時間:2022-05-18 11:1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數學方麵,低年級男生占優(you) 勢的性別差距逐漸消失。在性別更加平等的社會(hui) ,女孩們(men) 的數學表現更好。該報告呼籲人們(men) 更加努力地思考性別不平等和仍然阻礙女孩實現其潛力的障礙。

  “女生在數學上沒有男生聰明”“女生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男生理科好,女生文科好”……當下,社會(hui) 上仍然存在著不少類似的刻板印象。此前,有出版社推出“男女教輔材料”,牛津數學才女朱雯琪被無端質疑“學術媛”等現象,也折射出一些人對女性數學能力深深的“不相信”。

  然而,多項科學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基於(yu) “天生”差異的偏見並不能站得住腳。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的一項研究就表明:數學能力方麵的差異和男女生理構造無關(guan) ,而是和整個(ge) 社會(hui) 和文化對於(yu) 女性的限製、壓力和態度有關(guan) 。可見,雖然偏見缺乏根據,其影響卻是現實存在的。青少年本就處於(yu) 心理走向成熟的關(guan) 鍵時期,來自學校、家長的角色期待和培養(yang) 路徑,往往會(hui) 對他們(men) 未來的發展產(chan) 生重要影響。

  社會(hui) 學家羅伯特·莫頓曾經提出“自我實現預言”這一概念,指人們(men) 先入為(wei) 主的判斷,無論其正確與(yu) 否,都將或多或少影響到人們(men) 的行為(wei) ,以至於(yu) 這個(ge) 判斷最後真的實現。某種程度上,針對性別的“雙標式”教育理念,正會(hui) 造成這樣的後果。對於(yu) 男女生在數學表現上的差異,我們(men) 應該更多去反思其背後的社會(hui) 原因。

  比如,同樣麵對一道數學難題,如果對女生灌輸“沒關(guan) 係,女生學不好數學正常”等陳舊觀念,就很容易給她們(men) 造成消極的心理暗示,並逐步扼殺她們(men) 的學習(xi) 興(xing) 趣;而如果對男生采取鼓勵式教育,激勵其繼續堅持思考,就會(hui) 不斷增加其學習(xi) 信心。這種受傳(chuan) 統偏見影響,有意無意對不同性別進行“區別教育”的觀念,違背了科學教育規律,也不利於(yu) 發掘女性在數學領域的潛力,應該被警惕和校正。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需要特別注意性別平等意識的培養(yang) 。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報告中指出的:女孩們(men) 正在證明,當她們(men) 有機會(hui) 接受教育時,她們(men) 在學校能做得有多好。不論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序設計師、數學家阿達·洛芙萊斯,“代數女皇”艾米·諾特,還是曾和愛因斯坦同期發表論文的中國女數學家朱良璧,長期從(cong) 事微分幾何研究的胡和生院士,都足以說明女性在數理化領域的貢獻和潛力。她們(men) 的努力和成就,應當被看到、被欣賞,繼而成為(wei) 更多女性打破束縛、不斷挑戰的動力。

  除了求學時期的性別偏見外,一些加諸女性的家庭、職業(ye) 角色期待,也會(hui) 構成她們(men) 自由發展的阻礙。2019年,“女性與(yu) 數學”教育和研究發展論壇曾援引一組數據:中國女博士畢業(ye) 生數量逐年增加,2014年占總畢業(ye) 生數量的比例為(wei) 37%。與(yu) 此同時,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女院士僅(jin) 占5%左右,而在147位數理學部的院士中,與(yu) 數學緊密相關(guan) 的女院士僅(jin) 有兩(liang) 位。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分析,女性數學工作者“高位缺席”的原因,包括傳(chuan) 統觀念認為(wei) 女性應負有照顧家庭的責任,社會(hui) 文化在看待女性時帶著“有色眼鏡”等。

  人的能力不該被機械地用性別“劃界”,女生更不應被隨意貼上“數學不好”的標簽。每個(ge) 人都是獨特的,都有權利去自由地探索自身興(xing) 趣,發掘自我潛力。拒絕性別偏見,就是要避免用性別的“框框”去定義(yi) 他人。

  李康尼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