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奉獻給大地(暖聞熱評)
【人物】新疆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護協會(hui) 會(hui) 長初雯雯
【故事】初雯雯是一名90後自然保護工作者。從(cong) 兩(liang) 歲起,她就被從(cong) 事野生動物研究工作的父親(qin) 帶到野外,在阿爾泰山度過了童年時光。大學畢業(ye) 後,她追隨父親(qin) 的腳步,回到家鄉(xiang) ,投身自然保護工作。2021年,初雯雯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hui) 第十五次會(hui) 議上作為(wei) 中國青年代表發言。不久前,初雯雯榮獲第二十六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點評】
對大自然和野生動物的熱愛,是初雯雯投身生態保護工作的初衷,也是激勵她不懈奮鬥的動力。2019年,初雯雯發起為(wei) 河狸種植灌木柳的公益項目“河狸食堂”,讓許多網友知道了中國也有河狸,她也因此被親(qin) 切地稱為(wei) “河狸公主”。網友們(men) 紛紛捐款,為(wei) 河狸寶寶們(men) 種下40多萬(wan) 棵灌木柳苗。在她和團隊以及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蒙新河狸由162窩增長到190窩,生存環境不斷改善,種群數量穩步增長。
“我們(men) 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團隊的努力,因為(wei) 大家的熱愛和專(zhuan) 注,我們(men) 才能走得更遠。”初雯雯說。這個(ge) 以90後、00後為(wei) 主的青年團隊,懷揣著熱愛與(yu) 責任,投身到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中來。從(cong) 開設“河狸直播”讓人們(men) 直觀看到河狸的真實生活,到舉(ju) 辦“野生動物見麵會(hui) ”讓網友實地參與(yu) 當地野生動物保護,再到網上開放河狸認養(yang) 名額讓更多人成為(wei) “河狸守護者”……他們(men) 把創新創意引入日常工作,用年輕人喜聞樂(le) 見的方式不斷進行探索,讓生態保護工作既“有意義(yi) ”也“有意思”。
誌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在布滿荊棘的高山叢(cong) 林,在荒無人煙的大漠邊陲,初雯雯和團隊成員們(men) 為(wei) 了共同的夢想努力,用熱愛與(yu) 堅守寫(xie) 下青春華章。為(wei) 了吸納當地牧民參與(yu) 自然保護工作,他們(men) 沿著700多公裏的烏(wu) 倫(lun) 古河走訪每一家牧民,一路宣講自然保護工作的意義(yi) ,並發起“河狸守護者”公益項目。如今,190戶牧民已全部通過野外工作技能培訓,上崗成為(wei) 自然保護公益巡護員。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奮進姿態,每一次爬坡過坎、每一次攻堅克難,都將轉化為(wei) 難忘的青春回憶。
“很幸運,能生活在這樣一個(ge) 國家大力支持自然保護、青年人可以施展誌向的偉(wei) 大時代。”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hui) 第十五次會(hui) 議上,初雯雯這樣說。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這是廣大青年放飛青春夢想的最好時機,也是奮鬥向未來的底氣所在。包括初雯雯在內(nei) 的廣大青年用實際行動證明:青春有為(wei) ,人生無悔。
把個(ge) 人奮鬥融入民族複興(xing) 的時代洪流,與(yu) 時代同步伐、與(yu) 祖國共命運、與(yu) 人民齊奮鬥,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e) 、更好實現人生價(jia) 值。縱覽第二十六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名單,有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脫貧致富的85後“第一書(shu) 記”,有在奧運賽場摘金奪銀的運動健兒(er) ,有年輕有為(wei) 的科研工作者,有守護萬(wan) 家燈火的人民警察、消防員……青春的印記鐫刻在高山原野、荒漠戈壁、海島邊疆,鐫刻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一個(ge) 個(ge) 青年的拚搏奮鬥,匯聚成浩浩蕩蕩的時代潮流,成就的是一個(ge) 青春盎然的中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