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地方人才補貼政策排除“非全”,合理嗎

發布時間:2022-05-24 10:22: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熊丙奇

  據報道,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稱,“石家莊往年的高學曆人才補貼政策,要求全日製研究生及以上學曆……當前,全國多地已經將人才補貼的範圍由‘全日製碩士研究生’變更為(wei) ‘統招碩士研究生’或‘碩士研究生’,幾字之差意義(yi) 不同。希望石家莊人才補貼政策能夠考慮到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的非全日製研究生,具有相同法律地位相應應該具有相同的待遇,希望在人才待遇上可以一視同仁。”對此,河北省石家莊市人社局近日回複網友建議時表示,目前還未將非全日製研究生納入人才政策範圍。回複解釋稱,“人才引進及補貼政策是結合全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人才隊伍建設實際及用人單位需求而製定,具有差異化特征,有一定特殊性。”但表示,“我市仍在不斷探索優(you) 化人才政策”。

  各地在製定人才引進與(yu) 補貼政策時,確實擁有相應的自主權,可根據當地社會(hui) 經濟發展對人才的實際需要,采取差異化措施。但是,要避免簡單按學曆、身份區別對待人才,把人才分為(wei) 不同等級,而應該重視按人才聘用崗位,以及崗位的實際貢獻進行人才管理與(yu) 評價(jia) 。

  從(cong) 法律角度看,石家莊的做法並不違反有關(guan) 法規。在管理、使用、評價(jia) 人才時,怎麽(me) 對人才進行激勵、補貼,則屬於(yu) 地方政府和用人單位的自主權,如某地可以根據當地人才需求情況,對行業(ye) 領軍(jun) 人才、緊缺人才給予特殊津貼、補貼。但這不是說地方政府製定人才補貼政策,就可任意而為(wei) 。從(cong) 宏觀層麵看,補貼政策必須符合國家人才管理與(yu) 評價(jia) 改革的方向;從(cong) 微觀層麵看,具體(ti) 製定並實施補貼政策,應公開聽取意見,公開、透明,把補貼用到刀刃上,真正發揮人才的作用,促進當地社會(hui) 經濟更好發展。

  對人才按學曆、身份進行補貼,這是地方和用人單位的傳(chuan) 統做法,但這種做法已經不符合國家正在推進的人才評價(jia) 改革方向。當前,我國正在推進破除人才使用與(yu) 評價(jia) 中的“唯學曆”“唯帽子”問題。把碩士分為(wei) 全日製碩士和非全日製碩士,全日製碩士被認定為(wei) 高學曆人才,而“非全”不是高學曆人才,就是按學曆論人才。這種人才政策,會(hui) 導向大家關(guan) 注學曆,而不是實際的能力與(yu) 崗位貢獻。如果全日製碩士和非全日碩士,被聘到同樣的崗位,非全日製碩士的工作表現優(you) 於(yu) 全日製碩士,但因學曆身份卻不能享有人才補貼,待遇差一截,這怎麽(me) 能激勵人才?這樣的人才補貼政策,顯然是不科學、不合理的。

  隻重身份,而不重視能力、崗位貢獻的人才補貼政策,更多追求的是表麵的人才建設政績,是把有多少有“頭銜”“身份”的人才、名校高學曆畢業(ye) 生作為(wei) 地方人才建設的指標。而要真正建設高水平的人才隊伍,更應該重視人才和崗位的匹配度,要給所有人才創造“誰能幹就給誰幹”,“誰幹事出活就誰上”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才平等競爭(zheng) 、發展局麵。(熊丙奇)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