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上海戰疫錄)一線|居委書記口述:疫情防控下的“困”與“紓”

發布時間:2022-05-30 10:29: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上海5月29日電 (繆璐 李佳佳 周卓傲 張踐) 上海疫情形勢持續向好,大上海保衛戰即將取得勝利。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一個(ge) 個(ge) 社區就是一個(ge) 個(ge) 抗疫最前沿。近日,中新網記者與(yu) 上海一線抗疫的居(村)委書(shu) 記聊了聊,聽他們(men) 講述在此次上海疫情防控中的“困”與(yu) “紓”。

  “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

  一人身兼數職、一天接上百個(ge) 電話、在辦公室裏湊合休息……忙,這是居(村)委會(hui) 書(shu) 記的普遍感受。

  鬆江區某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居委會(hui) 的主要工作就是人、物、事,其中最關(guan) 鍵的是人,而人員又是流動的。政務係統裏雖然有人口數據,但更新比較滯後,碰到流動率高、租客多以及商住兩(liang) 用的社區,這些數據就不管用了。所以要想知道居住了多少人,老年人占多少比例,都需要居委工作人員一家家跑出來,一戶戶交流出來,耗時間也費體(ti) 力。”

  嘉定區馬陸鎮崇文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潘曉喆:“3月5日中午,我接到電話,說有一棟樓需要封控,我們(men) 立馬對樓棟人員進行信息排摸,電話通知住戶回家,然後再和醫護人員一戶一戶做核酸,同時進行再一次人員排摸,一直忙到晚上。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又接到電話說另一棟樓需要封控,白天的流程重新再來一遍,我記得通知完住戶,已經是早上四五點,稍微休息了一會(hui) 兒(er) ,又要準備通知居民做核酸,那時的工作量真的很重,壓力也很大。沒多久,我的嗓子就啞了,一直到現在都沒好,現在話說多了,語氣急了,就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現在的狀態算好的,最嚴(yan) 重的時候話都說不出來。”

  普陀區長征鎮建二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王榮壽:“我們(men) 居委隻有7個(ge) 人,需要管理樓棟198個(ge) ,居民2129戶、5452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占了30%。本來我4月(4月8日是其60歲生日)就要退休了,但我還是選擇留下來,因為(wei) 封控期間,居委的每個(ge) 人都在超負荷運轉,多一個(ge) 人就多一個(ge) 幫手。我們(men) 每天大概早上五六點開始工作,通宵,或者幹到淩晨一兩(liang) 點是常態,到核酸現場維持秩序,當‘快遞員’‘搬運工’,為(wei) 了送小區需要血透的患者去醫院,我把私家車開過來充當臨(lin) 時‘救護車’。我的血壓長期徘徊在160,每天需要吃藥才能維持平穩,同事們(men) 都心疼我,說我在硬扛,但居委會(hui) 所有的人都很辛苦啊,他們(men) 也需要多休息,所有人都不容易。”

  金山區楓涇鎮楓陽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葉彩鳳:“楓陽新村是楓涇鎮第一個(ge) 封控的小區,我當時第一反應是,我們(men) 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所有的都要自己摸索。前期要給居委工作人員分工作條線,要規劃核酸檢測點的路線,居民的物資取送、垃圾收運、上門檢測、藥物配送要分別配置誌願者力量,後期已經理順的工作需要進一步優(you) 化,每天白天忙完一天的工作,晚上還要進行總結改進。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我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

  浦東(dong) 新區塘橋街道龍園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萬(wan) 添傑:“我對自己的要求是,隻要居民發出疑問,就要做到秒回,所以我的手機和充電寶是一直握在手裏的,每天大概要回上百條微信。晚上在沙發上休息的時候,手機也是聲音開到最大。家裏人問我怕不怕被感染,我說,睡覺時間都不夠,哪還有時間考慮這個(ge) 。”

  “為(wei) 有些事自己無能為(wei) 力而哭”

  每天十幾乃至20小時的工作,受訪的居(村)委書(shu) 記表示,身體(ti) 再累也能堅持,但心累真的會(hui) 讓人扛不住。青浦區某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形容說:“早上挨一通罵(居民電話投訴),中午挨一頓‘打’(有人情緒失控衝(chong) 到居委會(hui) ),晚上挨一輪批(上級批評)。”

  長寧區上航新村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朱雪菊:“今年的疫情防控是我近30年工作以來,壓力最大的時候。一方麵上級千針萬(wan) 線的事情落到基層,都得由社區的幾個(ge) 社工去做,另一方麵成百上千老百姓的意見訴求、負麵情緒也都宣泄在居委會(hui) 頭上,需要安撫。”

  嘉定區馬陸鎮崇文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潘曉喆:“從(cong) 封控開始到現在,1張沙發,6張行軍(jun) 床,1個(ge) 用6張椅子兩(liang) 兩(liang) 相拚的‘簡易床’是我們(men) 晚上休息的地方,就算這樣,我們(men) 也沒覺得苦。但所有的堅強都在我們(men) 副主任暈倒的時刻崩塌了,那天居民們(men) 不理解為(wei) 什麽(me) 封控這麽(me) 久了,樓裏還會(hui) 有確診患者,他們(men) 罵得我們(men) 整個(ge) 精神狀態都在崩潰的邊緣,再加上我們(men) 從(cong) 淩晨4點一直忙到晚上12點還在分揀物資,突然我們(men) 副主任一頭栽下去,在他被抬上救護車的那一刻,大家都哭了,覺得快撐不下去了,我們(men) 幹得這麽(me) 辛苦,這麽(me) 累,為(wei) 什麽(me) 居民們(men) 還要罵那麽(me) 難聽的話。盡管這樣,大家在片刻的情緒宣泄後,還是把眼淚抹幹,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幹。疫情期間,大家的心理防線都是在崩塌和自我重建中不斷循環。”

  金山區山陽鎮金灣居委會(hui) 書(shu) 記陳鋒:“居委會(hui) 作為(wei) 防疫政策執行的最底層,並沒有決(jue) 策能力,比如複工複產(chan) ,很多人要求出小區去上班,但我們(men) 隻能根據複工名單辦理合規程序,不在名單上的企業(ye) ,我們(men) 沒辦法放人。但很多人並不管這些,他們(men) 認為(wei) 有政策提到了逐步複工複產(chan) ,居委就應該幫他們(men) 申請。實際上,把這些問題歸結到居委不作為(wei) 是不公正的,居委隻是一線的執行者,隻能按要求執行,居民有問題可以反饋,但不能要求居委直接決(jue) 策。麵對居民的抱怨,作為(wei) 居委幹部我們(men) 隻能想方設法把困難和問題一一解決(jue) ,因為(wei) 我們(men) 必須給居民戰勝疫情的信心。”

  嘉定區某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疫情初期,物流和運力都受堵,大家普遍物資匱乏,有保供套餐預定的時候,居民們(men) 需求量巨大,而數量有限,居民們(men) 反抗情緒很嚴(yan) 重,認為(wei) 是我們(men) 藏著不給他們(men) ,但數量是上麵定的,我們(men) 真的沒有辦法,我們(men) 竭盡全力去解釋,但他們(men) 還是不理解。包括後麵來接確診患者的時間,有時候會(hui) 在深夜或淩晨,居民責怪我們(men) 不安排好時間,患者被送去的方艙環境不好,居民責備我們(men) 不為(wei) 他們(men) 著想……其實,他們(men) 的情緒我都能理解,但我也會(hui) 覺得委屈,有時候我也會(hui) 躲起來哭,這個(ge) 哭不是因為(wei) 被居民罵哭,而是為(wei) 有些事自己的無能為(wei) 力而哭。”

  鬆江區永豐(feng) 街道玉榮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葉菊麗(li) :“隨著封控時間的增加,居民物資短缺、就醫買(mai) 藥等問題開始逐漸凸顯,居委會(hui) 電話成倍增長,居民打過來,居委電話一直占線,一部分居民情緒就開始煩躁。但我們(men) 的電話真的是來不及接,有很多居民反映,說你們(men) 的電話怎麽(me) 永遠打不進,我們(men) 就把自己的手機公開,讓居民打手機,有時候一個(ge) 晚上接幾個(ge) 電話,整個(ge) 晚上就別想睡覺了。但我們(men) 還是會(hui) 耐心聽一下居民的訴求,幫他們(men) 想辦法,解決(jue) 問題,居民封控這麽(me) 長時間有情緒,我們(men) 也非常理解。居委的小夥(huo) 伴們(men) 大家也非常不容易,50多天來大家吃住都在居委會(hui) ,辦公室的沙發上、躺椅上,甚至會(hui) 議桌上,躺下就睡。每次核酸采樣期間淩晨一點左右睡,五點多就起。有的社工家裏兩(liang) 、三歲的孩子快兩(liang) 個(ge) 月沒見到媽媽。但再難再苦,我們(men) 也必須要咬牙堅持,如果我們(men) 退縮了,這麽(me) 多居民怎麽(me) 辦。”

  長寧區天山河畔花園居委書(shu) 記宋鍵:“剛開始有的人不理解,不知道居委幹部在背後做了多少工作,總是覺得我們(men) 就是坐在辦公室裏刷手機,可是我確實需要刷手機,封控的時間越長,居民煩躁的情緒抱怨的聲音就越多,我得到各個(ge) 群裏去安撫居民的情緒,解答他們(men) 的疑問,‘刷手機’也是我的工作之一。之前有居民看我們(men) 隻能睡辦公室吃泡麵,自己在小區會(hui) 所的餐廳訂了盒飯給我們(men) 送來,他把這事的照片發到業(ye) 主群,本意也是好的,但一下子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一種聲音是肯定我們(men) 居委幹部工作辛苦,另外一種聲音就是質疑我們(men) 克扣了保供物資,所以這件事之後我們(men) 定了個(ge) 規矩,寧可吃方便麵、睡地板,再也不接受居民除防疫物資之外的任何捐贈。我們(men) 居委幹部真的挺不容易,疫情一來,每個(ge) 人都是舍棄了小家,為(wei) 了大家,我們(men) 也需要及時讓居民了解,了解到我們(men) 的難處,看到我們(men) 的付出,認可我們(men) 的努力,光做不說也是不行的。”

  嘉定區某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因為(wei) 前期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區裏把我作為(wei) 典型案例進行了報道,隨後很多媒體(ti) 進行了一些采訪。有些居民看到後,就認為(wei) 你既然作為(wei) 典型報道了,那你就是表率,就應該做得更好,比如發放的物資怎麽(me) 能次數和種類都比不上其他地方。我們(men) 真的也很無奈,因為(wei) 發什麽(me) 東(dong) 西不是我們(men) 能決(jue) 定的,隻能上麵給什麽(me) 我們(men) 發什麽(me) ,我告訴自己,力爭(zheng) 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做得更好。還有此前的三區劃分,有一段時間要求防範區提級管理,按照管控區要求不能出小區,但居民們(men) 認為(wei) ,這是居委會(hui) 自行加碼,不按政策執行,但實際上我們(men) 隻能按照要求來做。”

  “隻要有一個(ge) 肯定,我們(men) 就有動力”

  在身體(ti) 和心理的雙重壓力下,有居委書(shu) 記累倒了,也有居委書(shu) 記成為(wei) 陽性感染者,住進方艙醫院,但他們(men) 中的大多數依然選擇在疫情防控一線堅守。

  浦東(dong) 新區塘橋街道龍園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萬(wan) 添傑:“居民們(men) 封控在家,不能出門,有的甚至沒有收入,他們(men) 對我們(men) 發泄情緒,我們(men) 都能理解。雖然做好工作是我們(men) 的份內(nei) 事,但哪怕隻有一位居民對我們(men) 說一句謝謝,講一句關(guan) 心的話,都會(hui) 讓我們(men) 感覺心裏暖暖的,覺得辛苦沒有白費,有繼續幹下去的動力。”

  黃浦區五裏橋街道瞿中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計玉芳:“已經在居委住了兩(liang) 個(ge) 多月了,忙得沒有時間休息,嗓子啞了無數次,腰疼的老毛病每天靠敷膏藥堅持著,最忙的時候,我一天睡不到兩(liang) 個(ge) 小時,睡覺也要抱著手機,手機聲音調至最響,生怕錯過重要來電。前不久,工作的時候不小心摔了兩(liang) 次,其中一次比較嚴(yan) 重,全身當時就無法動彈。送去醫院後,被判定為(wei) 坐骨神經損傷(shang) ,醫生勸我回家休息,不然有後遺症,在醫院的時候就有居民發微信來關(guan) 心我怎麽(me) 樣了,所以我更堅定,我不能離開我的居民,離開醫院後我就撐著輔助器回到了居委。今年確實難很多,我不知道自己在居民心目中還算不算合格的書(shu) 記,但我還是希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嘉定區江橋鎮新江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孫廉:“3月27日,我抗原自測兩(liang) 道杠,兩(liang) 天後確診,我進入方艙醫院接受治療。雖然鎮裏派工作組接手我的工作,但他們(men) 畢竟沒我了解村裏情況,有些工作我必須要參與(yu) ,住進方艙後不久就開始發高燒,我就一邊接受治療,一邊打起精神和工作組互通情況、商量防疫對策。方艙的床頭櫃就是辦公桌,病友們(men) 還打趣我說,他們(men) 是來養(yang) 病休息的,而我是來工作的。4月12日,我康複出艙,通過隔離健康觀察期後,我立馬又回到工作崗位。村裏人說我頭發白了好多,我自己都沒注意,這證明村民們(men) 真的有看到我的辛苦和付出,再苦再累都值得。”

  寶山區淞南鎮淞南九村第二居委會(hui) 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蘇澔翔:“5月1日晚上11點,我負責的個(ge) 別小區居民因為(wei) 受到流言影響,質疑居委會(hui) 私藏‘保供物資’,於(yu) 是聚集到居委會(hui) 門口要求進入檢查。那天時間比較晚,天也比較黑,我們(men) 剛剛完成工作準備休息,看到出現這樣的情況,為(wei) 了避免疫情期間人員聚集,經過溝通,我們(men) 讓兩(liang) 位居民代表進入居委會(hui) ,並進行了全程直播錄像,在社區居民的見證下,流言終於(yu) 得以澄清。當時我也不是覺得委屈,隻是有點不太理解,平時白天居委會(hui) 的大門都是敞開的,居民要辦事,誌願者要領取防疫設備,有沒有侵占物資進來後一目了然,完全沒有必要深夜查房。事情弄清楚後,很多居民第一時間在居民業(ye) 主微信群裏表示鼓勵,‘蘇書(shu) 記,我們(men) 挺你’‘書(shu) 記不要難過早點休息吧,我們(men) 支持你’。很多的謠言,需要我們(men) 通過及時進行信息公開來澄清,來化解誤會(hui) ,老百姓看懂了,好多東(dong) 西就能理解了。”

  長寧區建寧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馬開駿:“看著居民們(men) 自發寫(xie) 的這封感謝信,我才發現原來我們(men) 做的他們(men) 都有看在眼裏,我很感動。什麽(me) 之前被投訴,被抱怨,住行軍(jun) 床,連續半個(ge) 月吃泡麵,跟居民的肯定比起來,都不算什麽(me) 。我覺得這份工作的秘訣或許就是換位思考,把居民的家庭當成我自己的家庭,設身處地地想遇到這樣的困難,我會(hui) 怎麽(me) 辦?一定要想方設法處理好。”(完)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