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春天的故事|海南:製度集成創新夯實開放發展基礎
經濟日報原標題:海南應對自貿港封關(guan) 大考——製度集成創新夯實開放發展基礎
“今年3月底,公司進口87.5萬(wan) 歐元的遊樂(le) 設施,減免稅款124.8萬(wan) 元人民幣,海南自貿港利好政策讓我們(men) 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稅收優(you) 惠,降低了項目建設成本。”近日,海南三亞(ya) 苑鼎演藝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海朋對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的紅利讚不絕口。
一段時間以來,海南省舉(ju) 全省之力開展封關(guan) 運作準備工作,以落實政策供給、加強製度創新、加大資金投入來回應市場關(guan) 注,有效帶動了市場繁榮。在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海南自貿港建設呈現喜人態勢。
零關(guan) 稅覆蓋麵越來越廣
在海南自貿港係列政策中,“零關(guan) 稅”是含金量最高的政策之一。一年多來,海南省財政廳積極與(yu) 國家有關(guan) 部門聯係,爭(zheng) 取更多政策支持,“零關(guan) 稅”覆蓋麵越來越廣,成為(wei) 推動海南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根據《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ti) 方案》,在全島封關(guan) 運作前,通過“一負三正”的清單管理,實施“零關(guan) 稅”政策覆蓋。其中,企業(ye) 進口自用生產(chan) 設備“零關(guan) 稅”實行負麵清單管理,營運用交通工具及遊艇、原輔料和島內(nei) 居民消費進境商品“零關(guan) 稅”實行正麵清單管理。
第一批“零關(guan) 稅”原輔料包括椰子等農(nong) 產(chan) 品、煤炭等資源性產(chan) 品,以及飛機、其他航空器和船舶維修零部件共169項8位稅目商品。2021年年底,在原169項的基礎上,增加鮮榴蓮、氯乙烯、航空發動機零件等187項商品,原輔料“零關(guan) 稅”清單翻番擴容。
“我們(men) 公司於(yu) 2021年8月從(cong) 墨西哥引進了一架觀光直升機,貨值401.8萬(wan) 元,免征關(guan) 稅、進口環節增值稅等61.3萬(wan) 元,減免幅度約為(wei) 15%,切實減輕了成本壓力,讓我們(men) 深切感受到政策落地帶來的發展機遇。” 海南海直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總經理孟磊說。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ye) 享受到“零關(guan) 稅”政策紅利。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海口海關(guan) 共監管“零關(guan) 稅”生產(chan) 設備進口13.97億(yi) 元人民幣,減免稅款2.76億(yi) 元人民幣。享惠產(chan) 品涉及船舶、遊艇、汽車、飛機、生產(chan) 材料和生產(chan) 設備,實現“海陸空”全覆蓋。
海南省財政廳廳長蔡強說,截至目前,已有11項海南自貿港稅收優(you) 惠政策落地實施,一係列政策的實施降低了市場主體(ti) 的稅收負擔,優(you) 化了營商環境,增強了海南經濟發展活力,初步形成了資金、人才向海南匯聚的局麵。
海南新增市場主體(ti) 呈現成倍增長態勢。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實有市場主體(ti) 178.69萬(wan) 戶,同比增長40.17%,增速排名全國第一位。2018年4月13日至今年3月末,全省新增市場主體(ti) 139.85萬(wan) 戶,增長率為(wei) 116.17%。2021年,引進人才19.9萬(wan) 人,同比增長63%,人才集聚效應進一步彰顯。
稅製改革穩步推進
“零關(guan) 稅、低稅率、簡稅製、強法治、分階段”海南自貿港稅收製度改革的五項原則中,“簡稅製”是五項基本原則的核心,也是自貿港封關(guan) 運作準備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
“‘簡稅製’的最大亮點是實現‘五稅合一’的銷售稅改革。”海南省財政廳副廳長楊雷說,《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ti) 方案》明確,在全島封關(guan) 運作的同時,依法將現行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等稅費進行簡並,啟動在貨物和服務零售環節征收銷售稅相關(guan) 工作。
銷售稅改革是海南自貿港實現貿易、投資自由便利的基礎。目前,產(chan) 品進口征收關(guan) 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3種稅,實施銷售稅改革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不再征收,輔以“零關(guan) 稅”安排,可切實降低進口成本,在全島封關(guan) 運作時初步形成與(yu) 貿易、投資自由便利相適應的稅製安排。
“銷售稅的‘五稅合一’不是簡單的合一,不是平移,而是創建一個(ge) 新稅種,是稅製的重大變化,其影響體(ti) 現在各個(ge) 方麵。”楊雷表示,“五稅合一”很大程度上簡化了海南自貿港的稅製體(ti) 係,可以降低稅收征納成本,提高征管效率,也使得企業(ye) 在運營、財務核算等方麵更加便捷高效。未來銷售稅在貨物和服務的零售環節征收,對於(yu) 生產(chan) 型企業(ye) 來說,整個(ge) 生產(chan) 過程將不再負擔這5種稅收,有助於(yu) 降低企業(ye) 稅負,增強企業(ye) 活力。
銷售稅改革是創建新稅種,需要一個(ge) 過程,正在緊張研究中。記者在海南省財政廳稅政處了解到,相較於(yu) 銷售稅改革,海南在運用內(nei) 外貿同船加注保稅油以及允許海南、啟運港退稅等方麵已經讓企業(ye) 嚐到了甜頭。
例如,目前內(nei) 外貿同船加注保稅油累計加注12票共6122.8噸,貨值共283萬(wan) 美元,為(wei) 航運企業(ye) 節省稅款1105萬(wan) 元人民幣;啟運港退稅為(wei) 出口企業(ye) 節省時間周期17天以上,明顯縮短企業(ye) 退稅周期。
“強法治”則是海南稅製改革的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為(wei) 海南自貿港的稅收體(ti) 係建設和稅製改革進一步提供了法律保障,海南簡化了稅製,有利於(yu) 吸引境外投資和企業(ye) 走出去,形成高水平開放新格局,同時為(wei) 健全我國現代財政稅收製度提供有益探索。”海南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王毅武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說。
探索投融資新模式
2021年7月份,正在經曆資金困境的海南中農(nong) 航服科技有限公司到賬了一筆500萬(wan) 元的貸款。“這筆不需任何抵押物、隻需企業(ye) 擁有高新技術相關(guan) 專(zhuan) 利即可發放的貸款,解了企業(ye) 燃眉之急,海南發展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一定大有可為(wei) 。”公司首席執行官梁律聲說。
海南中農(nong) 航服如此便捷地獲得500萬(wan) 元信用貸款,得益於(yu) 海南省財政廳等部門積極探索創新模式,圍繞“共促成長、共擔風險”的科技信貸新模式,專(zhuan) 為(wei) 高新技術企業(ye) 量身定製的“瓊科貸”創新產(chan) 品。截至4月底,“瓊科貸”已支持項目59個(ge) 、批複金額3.1億(yi) 元。
近年來,海南省財政廳圍繞海南省主導產(chan) 業(ye) ,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成效顯現。2021年,海南發展最為(wei) 落後的鄉(xiang) 鎮之一——昌江王下鄉(xiang) 共接待遊客10萬(wan) 餘(yu) 人次,旅遊收入達900餘(yu) 萬(wan) 元。這背後是海南省財政廳多方籌措資金優(you) 先全力支持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
2019年至2021年,海南省級財政國家公園項目資金共計11.85億(yi) 元,主要用於(yu) 支持生態搬遷、基礎設施建設等,為(wei) 王下鄉(xiang) 等地群眾(zhong) 吃上“旅遊飯”奠定基礎。
為(wei) 充分發揮資金杠杆效應,2022年1月份,海南省財金集團有限公司注冊(ce) 成立。海南財金集團作為(wei) 唯一出資人,設立規模為(wei) 100億(yi) 元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投資基金。
2022年3月份,海南自貿港基金直接投資1.35億(yi) 元參與(yu) 國際遊艇企業(ye) IPO,支持遊艇業(ye) 在海南落地發展,助推海南遊艇產(chan) 業(ye) 破局。目前,海南自貿港基金子基金第一批遴選工作即將開始,現已儲(chu) 備意向子基金24個(ge) 。
“當前,海南自貿港正處於(yu) 發展黃金期和重要窗口期,相信通過自貿港基金,能有力支撐海南產(chan) 業(ye) 發展和園區建設,使其成為(wei) 海南經濟建設投融資手段中與(yu) 財政同時運作的另外一個(ge) 輪子,實現投融資手段雙輪驅動,共同推進,為(wei) 自貿港建設奠定紮實的基礎。”蔡強說。
在為(wei) 項目高質量發展注入資金的同時,海南省財政廳加大在科技、人才、生態、鄉(xiang) 村等各領域的支出,為(wei) 海南自貿港封關(guan) 運作打好基礎。以科技投入為(wei) 例,2021年,全省科學技術支出40.5億(yi) 元,比2020年增長13.5%。2022年,全省財政科技支出預算安排49.1億(yi) 元,比2021年決(jue) 算數40.5億(yi) 元增長21.2%。
“今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攻堅之年,也是封關(guan) 運作準備的關(guan) 鍵之年。海南財政工作將加強製度創新,處理好‘蹄疾’與(yu) ‘步穩’的關(guan) 係,不斷推動自貿港建設行穩致遠。”蔡強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王偉(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