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直播帶貨成為“新農活” “新農人”網上闖出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2-06-20 09:24: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當“農(nong) 具”,直播成“農(nong) 活”

  “新農(nong) 人”網上闖出致富路(網上中國)

  田野裏架起直播間,土特產(chan) 變身“網紅尖貨”;利用物聯網係統,田間管理更“智慧”;通過數字化物流平台,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堵點”“卡點”……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大力推進,一批批掌握數字技術、具有互聯網思維的年輕人變身“新農(nong) 人”,投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手機成為(wei) “新農(nong) 具”,直播帶貨成為(wei) “新農(nong) 活”,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一道新風景。

  田間地頭開拓市場

  “直播一晚,賣出了40萬(wan) 元的手工腐乳”——來自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的“90後”農(nong) 村女孩曾慶歡,曾創造出這樣的銷售業(ye) 績。在短視頻平台上,這位留齊劉海、梳麻花辮的“湘妹子”是擁有600萬(wan) 粉絲(si) 的短視頻博主“湘妹心寶”。做農(nong) 活、趕集市、賣特產(chan) ……在曾慶歡的直播鏡頭下,家鄉(xiang) 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獲得了大批粉絲(si) 支持。

  “湘妹心寶”電商示範基地坐落在一處低調的農(nong) 舍裏。在基地內(nei) 部,素材拍攝場景、特色產(chan) 業(ye) 直播間,以及倉(cang) 儲(chu) 、冷藏、物流打包車間和多功能培訓室等一應俱全。現在,這裏已經開啟了“一村一品一主播”人才培育計劃,通過為(wei) 期1個(ge) 月的免費培養(yang) ,帶領農(nong) 戶等走上“新農(nong) 人”致富路。據悉,新化縣目前建設了412個(ge) 電商網店、2885個(ge) 扶貧小店,“數商興(xing) 農(nong) ”已成為(wei) 新化縣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和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力量。

  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實施、電商及數字農(nong) 業(ye) 的快速發展,田間地頭活躍著一支“新農(nong) 人”隊伍。他們(men) 憑借敏銳的互聯網思維和市場化眼光,探索農(nong) 業(ye) 新業(ye) 態,為(wei) 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轉型注入了新活力,成為(wei) 引領農(nong) 民、發展農(nong) 村、托起農(nong) 業(ye) 的一支生力軍(jun) 。

  紮根鄉(xiang) 村帶動發展

  今天的中國鄉(xiang) 村,廣闊天地大有可為(wei)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湧現,衍生出鄉(xiang) 村新職業(ye) 新麵孔,大批“新農(nong) 人”進一步增強了鄉(xiang) 村發展動能。

  在浙江省長興(xing) 縣呂山鄉(xiang) 湖羊智慧循環產(chan) 業(ye) 園,“95後”“數字羊倌”王晨晨使用遙感技術實時監控羊隻的數量、飼料及羊舍內(nei) 的濕度、溫度等,實現“每個(ge) 人輕鬆養(yang) 羊3000隻”。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尉犁縣,“90後”湖南女生莫曉鈺和團隊工程師幾番試驗,將棉花試驗田的近270個(ge) 出水樁全部改造為(wei) 智能化電動出水樁,並配備先進的全自動施肥灌溉機,實現了遠程定時定點控製。

  在全國種糧大縣湖南省安仁縣,今年春耕期間,當地開發了“農(nong) 機一鍵達”手機小程序,將農(nong) 機資源和農(nong) 戶需求信息整合共享,實現了線上就近下單接單。

  大數據、5G、人工智能、物聯網……數字技術成為(wei) “新農(nong) 人”必不可少的“新農(nong) 具”。這背後,是農(nong) 村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飛速發展。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現有行政村已實現“村村通寬帶”,農(nong) 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wei) 57.6%,農(nong) 村網民規模已達2.84億(yi) 。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數字鄉(xiang) 村創新創業(ye) 氛圍濃厚。“新農(nong) 人”積極應用電商直播等模式,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帶動當地就業(ye) ,打造農(nong) 產(chan) 品區域品牌,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共同富裕。

  “‘新農(nong) 人’紮根鄉(xiang) 村,通過自身專(zhuan) 業(ye) 特長以及對‘三農(nong) ’政策和發展趨勢的把握,可以推動新型農(nong) 業(ye) 發展,促進農(nong) 民就業(ye) ,提高農(nong) 民收入,還可以將新理念、新業(ye) 態、新模式和新技術與(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相結合,在推動傳(chuan) 統農(nong) 村經濟轉型升級的同時,助力建設美麗(li) 宜居的新農(nong) 村、提升鄉(xiang) 村治理水平。”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說。

  為(wei) “新農(nong) 人”解決(jue) 實際困難

  幾年前,“80後”山東(dong) 小夥(huo) 武政從(cong) 上海回到沂蒙革命老區,探索用電商的方式銷售老區特產(chan) 黃桃罐頭。為(wei) 了扶持武政成功創業(ye) ,當地為(wei) 他提供了8萬(wan) 元返鄉(xiang) 創業(ye) 資金,還讓他免費參加了電商培訓班,學習(xi) 更多電商運營經驗。去年,武政的公司網上銷售額超過2000萬(wan) 元。截至目前,山東(dong) 省市縣三級普遍建立了好青年聯盟,累計發放“鄉(xiang) 村好青年貸”31.5億(yi) 元,帶動一大批青年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大舞台。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人。2021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製度框架和政策體(ti) 係基本形成,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各領域人才規模不斷壯大、素質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you) 化,各類人才支持服務鄉(xiang) 村格局基本形成,鄉(xiang) 村人才初步滿足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基本需要。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大力推進數字鄉(xiang) 村建設,要推進智慧農(nong) 業(ye) 發展,促進信息技術與(yu) 農(nong) 機農(nong) 藝融合應用。加強農(nong) 民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培訓。

  如何為(wei) 鄉(xiang) 村培養(yang) 人才、留住人才?“從(cong) 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培養(yang) 新型農(nong) 村人才,已經出台不少利好政策。”洪勇說,下一步,為(wei) 解決(jue) “新農(nong) 人”紮根農(nong) 村創業(ye) 的實際困難,還應做好以下工作:繼續大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製定針對性的鼓勵創業(ye) 政策,幫助農(nong) 村電商解決(jue) “融資難”等切身問題;提供更多培訓支持,通過專(zhuan) 家下鄉(xiang) 授課、直播授課等方式,讓“新農(nong) 人”能方便地獲得互聯網營銷、農(nong) 業(ye) 種植技能等專(zhuan) 業(ye) 知識。

  吳琦認為(wei) ,留住“新農(nong) 人”,就要為(wei) 他們(men) 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比如加強頂層規劃,從(cong) 財稅優(you) 惠、融資擔保、用地住房、職稱評定等方麵,進一步加大對返鄉(xiang) 創業(ye) 人才和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人才培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同時完善教育、醫療、養(yang) 老等配套支持政策,為(wei) “新農(nong) 人”解除後顧之憂。又如,發揮農(nong) 村幹部人才隊伍的主導作用,通過各類學習(xi) 平台、結對幫扶、定期培訓、案例參觀等形式,加強對“新農(nong) 人”的職業(ye) 教育和學曆教育培訓。另外,應進一步加強農(nong) 村基礎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xiang) 村治理現代化水平,推動農(nong) 村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和城鄉(xiang) 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打造更好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

  李嘉寶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