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人造鼻”用呼吸識別“你是誰”

發布時間:2022-06-24 14:28: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6月23日電(實習(xi) 記者張佳欣)指紋、虹膜掃描這樣的生物認證過去常會(hui) 出現在間諜片中,但這項技術的使用範圍早已擴大,指紋驗證和麵部識別已在人們(men) 手機上司空見慣。現在,生物識別安全工具包又增添了新選項:呼吸。據《化學通訊》雜誌22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嗅覺傳(chuan) 感器,能夠通過分析呼吸中的化合物來識別個(ge) 體(ti) 身份。

  在這個(ge) 信息和技術的時代,生物識別認證是保護寶貴資產(chan) 的重要方式。從(cong) 常見的指紋、掌紋、聲音和麵部識別,到不太常見的耳朵和手指靜脈,機器可使用各種生物識別方法來識別一個(ge) 人。

  研究人員解釋說,人類氣味是一種新的生物識別技術,使用個(ge) 人獨特的化學成分來確認“你是誰”。

  其中之一是經皮氣體(ti) ——從(cong) 皮膚產(chan) 生的化合物,但皮膚產(chan) 生的揮發性化合物濃度很難讓機器檢測到。因此,研究小組轉而研究是否可用人類呼吸來代替。事實上,人類的呼氣已被用來識別一個(ge) 人是否患有癌症、糖尿病,甚至新冠肺炎。

  研究小組從(cong) 分析受試者的呼吸開始,篩選可用於(yu) 生物識別認證的化合物,共發現了28種可行的化合物。在此基礎上,他們(men) 開發了一個(ge) 有16個(ge) 通道的嗅覺傳(chuan) 感器陣列,每個(ge) 通道都可識別特定範圍的化合物。傳(chuan) 感器數據隨後被傳(chuan) 遞到機器學習(xi) 係統中,分析每個(ge) 人的呼吸組成,並以此區分個(ge) 人的特征。

  研究人員用6個(ge) 人的呼吸樣本對該係統進行了測試,發現它識別出個(ge) 人身份的平均準確率為(wei) 97.8%。即使樣本量增加到20人,這種高水平的準確率仍然保持不變。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在這項技術真正進入應用之前,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此次研究中他們(men) 要求受試者在測試前6小時禁食。下一步,他們(men) 將改進該技術,使其不受飲食的影響。目前的研究表明,增加更多傳(chuan) 感器並收集更多數據,可克服這一障礙。

  總編輯圈點

  今年稍早時間一項報告指出,腦結構和功能研究樣本量需達數千人才能確保結果可靠。我們(men) 無法斷言生物識別研究和腦研究哪個(ge) 需要更高的可重複率,但無論6個(ge) 人還是20個(ge) 人,作為(wei) 樣本量來說規模都太小了。而且呼吸樣本波動性極高,很容易受飲食、環境甚至個(ge) 人情緒影響,目前來看,以此作為(wei) 身份驗證的主要識別信號,還是欠缺令人信服的數據和條件(作為(wei) 輔助手段或可以)。但從(cong) 傳(chuan) 感器技術發展角度來講,一種多通道傳(chuan) 感器陣列的構建,很可能在醫療界發揮更大的作用。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