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村民的“健康管家”(圖說)
不久前,湖南衡南縣的鄉(xiang) 、村兩(liang) 級醫務人員,有了自己的“智醫助理”。“智醫助理”借助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結合各地匯集的病例數據、最新的用藥規範等,為(wei) 醫生診斷治療提供參考。如果個(ge) 人診斷和“智醫助理”結果不一致,上級醫療機構還可及時答疑解惑。一位從(cong) 業(ye) 20多年的鄉(xiang) 村醫生感慨:能有這樣的高科技手段作輔助,在過去難以想象。
鄉(xiang) 村醫生是村民的“健康守門人”。目前,我國有70多萬(wan) 名鄉(xiang) 村醫生堅守在一線。他們(men) 承擔著廣大農(nong) 村地區醫療照護和公共衛生的艱巨任務,也是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力量。要看到,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服務缺口較大,一些村民健康知識缺乏及慢性病比例較大,為(wei) 工作開展帶來困難。曾有鄉(xiang) 村醫生給筆者翻看他的工作台賬:一個(ge) 普通行政村,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達數百人,一年4次的慢病隨訪,有時還需翻山越嶺。讓鄉(xiang) 村醫生安心、專(zhuan) 心工作,才能進一步築牢基層健康防線。
過去,鄉(xiang) 村醫生背著藥箱、聽診器走村串戶看病。如今,不少鄉(xiang) 村用上了現代化醫療設備。人工智能語音電話隨訪,可以對慢病管理對象自動撥號並進行語音識別記錄;“5G+智慧醫療一體(ti) 機”,可快速完成13種檢測項目並實現遠程診斷。科技賦能,讓更多先進應用下沉鄉(xiang) 村,有助於(yu) 提高診治效率,讓村民享受更專(zhuan) 業(ye) 的醫療服務,也幫助村醫減少數據填報等事務性工作,將更多精力用於(yu) 診療。
從(cong) 前,在村衛生室看病,醫保報銷結算流程較為(wei) 繁瑣,一些村民因為(wei) 嫌麻煩而延誤就醫。如今,電子病曆日益普及,村級就醫醫保報銷更加順暢。在廣西百色,當地采購安裝“村醫通”設備,推動直接結算,極大便利了農(nong) 村老弱病殘患者,幫助他們(men) 實現“小病不出村”。這也提示我們(men) :醫療服務不隻體(ti) 現在診療過程中,也包含預約、繳費等環節。為(wei) 就醫創造更多便利條件,才能讓群眾(zhong) 看病更省心。
鄉(xiang) 村醫生是農(nong) 村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些地方,村醫人才匱乏、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仍然存在。有村醫坦言,因為(wei) 經驗不足,稍微複雜的疾病隻能推給上級醫院,“越不敢看病,就越不會(hui) 看病,村衛生室就越無人問津”。由此可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業(ye) 務水平勢在必行。如今,很多地方實行鄉(xiang) 村醫生“縣招鄉(xiang) 管村用”,發揮緊密型醫共體(ti) 優(you) 勢,讓縣鄉(xiang) 醫院的技術儲(chu) 備成為(wei) 村醫提升本領的“後援糧草”。鄉(xiang) 村醫生通過業(ye) 務培訓、跟班實習(xi) ,對於(yu) 早期中風等過去容易漏診誤診的常見病更能做到心裏有數、手上有招。同時,從(cong) 村醫入編、落實“五險一金”,到增加生活補助、發放年終考核獎勵,不斷提高待遇水平,拓寬職業(ye) 發展路徑,才能為(wei) 鄉(xiang) 村醫生免除後顧之憂,讓他們(men) 心無旁騖做好工作。
敬佑生命,大愛無疆。時下,不少鄉(xiang) 村醫生成為(wei) “家庭醫生”,將醫療服務送到村民家中,切實守護村民健康。大力補齊鄉(xiang) 村醫療短板,實現鄉(xiang) 村醫生業(ye) 務有人教、工作有保障、發展有奔頭,就能為(wei) 農(nong) 民群眾(zhong) 配備更多優(you) 秀“健康管家”,讓健康鄉(xiang) 村建設的前景更加可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