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一線觀察丨變中尋機、難中求進——年中經濟一線企業掃描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 題:變中尋機、難中求進——年中經濟一線企業(ye) 掃描
新華社記者
隨著複工複產(chan) 持續推進,6月份,我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回升至50.2%,重返擴張區間。
麵對當前不少挑戰,許多企業(ye) 堅持變中尋機、難中求進,研發創新、保鏈穩鏈、獲助解困……成為(wei) 一線企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詞。
加強研發,強化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
時至盛夏,浙江金澳蘭(lan) 機床有限公司的研發車間裏,研發團隊正抓緊調試新的鏈條生產(chan) 機床,產(chan) 品預計8月部署投產(chan) ,有望把傳(chuan) 統機床衝(chong) 壓頻率由每分鍾130次提升至380次。公司董事長呂時廣說,新產(chan) 品是專(zhuan) 門針對下遊企業(ye) 的新需求定向研發的,有望幫助企業(ye) 提升產(chan) 能、搶占市場。
自主創新是企業(ye) 爬坡過坎、發展壯大的根本。當前,不少企業(ye) 正加大研發力度,針對市場需求不斷豐(feng) 富產(chan) 品類型,強化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
麵對客戶智能化改造意願不強、機器人購買(mai) 需求減弱等市場變化,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正加緊為(wei) 大型工業(ye) 企業(ye) 開發定製化機器人,為(wei) 特殊應用場景及工藝提供針對性解決(jue) 方案;同時著力提升產(chan) 品易用性,開展運維人才培訓等,拓展業(ye) 務增長點。
麵對出口市場的挑戰,惠達衛浴股份有限公司不斷改進產(chan) 品設計,推出了一批引領潮流、附加值高的產(chan) 品,並為(wei) 客戶提供定製式產(chan) 品和服務,今年一季度出口額2.43億(yi) 元,同比增長22%。
當前,行業(ye) 發展已出現積極變化。“工業(ye) 企業(ye) 複工達產(chan) 加快推進,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0.7%,4月份為(wei) 下降2.9%,增速回升明顯。服務業(ye) 生產(chan) 逐漸恢複,物流保通保暢成效日益顯現。”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說。
“空檔期也是提檔升級的機遇期,隻有沉下來搞研發的企業(ye) 才有生命力,練好內(nei) 功永遠是企業(ye) 應對挑戰的法寶。”呂時廣說。
保鏈穩鏈,應對外部壓力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chan) 銷量同比增幅分別達255.12%和204.51%——重慶小康工業(ye)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穩鏈“答卷”。
今年以來,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一度麵臨(lin) 挑戰。“鋰電核心原材料的漲價(jia) 和車規級芯片的短缺不斷向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傳(chuan) 導,給汽車行業(ye) 帶來不小壓力。”小康集團首席技術官許林說。
穩住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最關(guan) 鍵的就是穩產(chan) 業(ye) 鏈、提高效率。許林介紹,公司前期對關(guan) 鍵零部件進行了儲(chu) 備,實時調整排產(chan) 計劃,優(you) 化物流體(ti) 係,旗下賽力斯汽車在川渝地區的配套率超過40%。“提升本地化配套率有助於(yu) 穩供應、控成本、提效率。”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穩定是外貿企業(ye) 的命脈所在。今年以來,從(cong) 中央到地方陸續出台減稅降費、暢通物流、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加強出口信用保險支持等舉(ju) 措,全力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完整和穩定。
浙江省德清縣提升“海河聯運”效率,保障當地外貿空箱優(you) 先卸船、重箱優(you) 先裝船等舉(ju) 措,讓浙江華之傑塑料建材有限公司的出口壓力得到緩解。“在政府協調下,公司的出口信用保險額度提升了30%,一定程度解決(jue) 了現階段‘有單不敢接’的難題。”公司總經理丁淩燁說。
保鏈穩鏈更要靠企業(ye) 自身的努力。出口型跨境電商企業(ye) 深圳市澤匯科技有限公司減少產(chan) 品流通中間環節,在目的地國家設立中轉倉(cang) ,實時查看貨物出入庫情況,及時更新訂單狀況,提高產(chan) 品周轉率,主動應對物流成本上漲、海運運輸周期延長等不利因素。
“要將保鏈穩鏈作為(wei) 提振工業(ye) 經濟的重中之重。”工信部部長肖亞(ya) 慶5月27日在工信部召開的提振工業(ye) 經濟電視電話會(hui) 議上表示,將聚焦重點企業(ye) 、重點行業(ye) 、重點區域,進一步加大力度,確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運轉順暢。
助企紓困,堅定發展信心
“申請留抵退稅後不到一小時退稅資金就到賬了。”濟南利業(ye) 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韓保航說,這8.6萬(wan) 元雖不算多,卻實打實地幫助企業(ye) 緩解了資金周轉壓力。
中國中小企業(ye) 協會(hui) 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中小企業(ye) 發展指數為(wei) 88.4,環比上升0.2點,在連續4個(ge) 月下降後止跌回升。
今年以來,紓困政策不斷推出。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64萬(wan) 億(yi) 元。此外,加大金融支持、物流保通保暢、推動企業(ye) 複工達產(chan) 等政策,著力幫扶市場主體(ti) 應對挑戰。
“上半年,公司得到了留抵退稅、社保緩繳等一係列政策支持。針對訂單量下滑等問題,政府部門還積極‘牽線搭橋’,組織我們(men) 和多家企業(ye) 對接業(ye) 務,我們(men) 成功拿到一批訂單。”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亮說。
堅定發展信心,才能上下同心、共克時艱。“產(chan) 業(ye) 優(you) 勢仍在,市場前景可期,大浪淘沙勇者勝,練好內(nei) 功,以競爭(zheng) 優(you) 勢拓展更大市場。”恒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龍說。(記者張千千、吳帥帥、黃興(xing) 、印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