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雙升
光明日報記者 溫源
日前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結構優(you) 化,企業(ye) 的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質量和效率有所提升。在13日舉(ju) 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圍繞2022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中國人民銀行相關(guan) 負責人進行了詳解。
穩健貨幣政策精準發力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人民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25個(ge) 百分點,上繳結存利潤9000億(yi) 元,合理增加流動性供給,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ti) 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6月末,廣義(yi) 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1.4%,比上年同期高2.8個(ge) 百分點;上半年,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為(wei) 21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3.2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13.68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192億(yi) 元。
“今年上半年,人民銀行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努力服務實體(ti) 經濟,穩住經濟大盤。”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
與(yu) 此同時,人民銀行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精準導向作用,推出多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普惠小微貸款的支持力度。6月末,投向製造業(ye) 的中長期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29.7%,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8.5個(ge) 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餘(yu) 額同比增長23.8%,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2.6個(ge) 百分點。普惠小微授信戶數為(wei) 5239萬(wan) 戶,同比增長36.8%。
人民銀行持續優(you) 化中央銀行政策利率體(ti) 係,加強存款利率監管,著力穩定銀行負債(zhai) 成本,企業(ye) 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6月份,新吸收定期存款利率為(wei) 2.5%,比上年同期低16個(ge) 基點。發揮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改革潛力,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別下降10個(ge) 基點和20個(ge) 基點,降低企業(ye) 綜合融資成本。6月份,新發放企業(ye) 貸款利率為(wei) 4.16%,比上年同期低34個(ge) 基點。
實現“較高增長、較低通脹”
統計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我國穩杠杆促增長取得顯著成效,宏觀杠杆率連續五個(ge) 季度淨下降,為(wei) 後續應對各種複雜局麵創造了寶貴的政策空間。從(cong) 國際比較看,疫情以來我國宏觀杠杆率增幅明顯低於(yu) 其他主要經濟體(ti) ,以相對較少的新增債(zhai) 務支持了經濟較快恢複。
阮健弘分析,中國以溫和的宏觀杠杆率增幅支持實現了“較高增長、較低通脹”的優(you) 化組合,說明宏觀政策有力、有度、有效。今年一季度,我國的宏觀杠杆率是277.1%,比上年末高4.6個(ge) 百分點。阮健弘認為(wei) ,宏觀杠杆率出現階段性上升,既是外部衝(chong) 擊的客觀反映,也是逆周期調控政策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體(ti) 現。“隨著國內(nei) 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我國經濟已經呈現明顯的複蘇勢頭,這也為(wei) 未來保持合理的宏觀杠杆率水平創造了條件。”阮健弘指出。
今年二季度人民銀行的儲(chu) 戶問卷調查顯示,傾(qing) 向於(yu) “更多儲(chu) 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度上升了3.6個(ge) 百分點,傾(qing) 向於(yu) “更多投資”的居民占17.9%,比上季度下降了3.7個(ge) 百分點。阮健弘分析,居民儲(chu) 蓄存款意願的邊際上升,投資意願的邊際下降,主要是由於(yu) 二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國局部地區有所反複,居民對流動性的偏好有所上升。同時,資本市場波動加大,居民的風險偏好有所降低。預計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居民的投資意願將逐步恢複,消費意願將穩步回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