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丨安徽馬鞍山市長江岸線綜合整治進行時

發布時間:2022-07-18 09:55: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合肥7月17日電題:安徽馬鞍山市長江岸線綜合整治進行時

  新華社記者水金辰

  長江東(dong) 岸,安徽省馬鞍山市薛家窪生態園綠意盎然。站在觀景台眺望長江,晚霞當空,江輪穿行,人水和諧之景吸引不少人駐足拍照。向南延伸23公裏,薛家窪、楊樹林、采石磯等一批濕地公園、濱江生態綠廊和文化旅遊景區“串珠成鏈”。

  “以前長江岸線分布著眾(zhong) 多非法碼頭、堆積著大量工業(ye) 固廢,不少‘散亂(luan) 汙’企業(ye) 也聚集於(yu) 此,我們(men) 濱江不見江。岸線綜合整治之後,這裏成了‘城市生態客廳’。”馬鞍山市民徐女士說。

  馬鞍山是一座濱江資源型城市,經曆了“先有礦後有市、先生產(chan) 後生活”的發展過程,背負了沉重的環保欠賬。

  轉變得益於(yu)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2018年,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安徽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督察反饋“安徽省大力推進長江及巢湖生態環境治理修複工作,但一些地區和部門對‘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認識還不夠到位,措施還不夠有力”“沿江地市港航管理部門對港口、碼頭汙染防治工作重視不夠,大量碼頭未按要求配套建設地麵衝(chong) 洗水、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等問題。

  要把長江大保護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最大的民生。截至目前,馬鞍山市不僅(jin) 拆除長江幹、支流非法碼頭158家,整治散亂(luan) 汙企業(ye) 756家,騰退長江岸線約10公裏、灘地1000多畝(mu) ,還對長江幹流及主要支流率先實施禁漁和漁民退捕轉產(chan) ,5146條漁船全部拆解,1.1萬(wan) 漁民轉產(chan) 上岸。

  “馬鞍山深刻理解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chan) 力,痛下決(jue) 心對濱江地區產(chan) 業(ye) 進行轉型升級。”馬鞍山市副市長左年文說,近年來馬鞍山逐漸走出一條內(nei) 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馬鞍山市長江港口有限公司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中點名的一家企業(ye) 。記者近日來到該公司碼頭平台,掃地車和灑水車正在清掃和除塵,消防栓井、自來水井、安全減壓孔、伸縮縫等全部封閉。該公司副總經理胡德文介紹說,為(wei) 了避免碼頭衝(chong) 洗水及雨水直排長江,公司新建1200立方米雨汙水收集池,並購置安裝了兩(liang) 套汙水處理設備。

  在碼頭工作十年的公司員工崔傳(chuan) 木說:“這兩(liang) 年長江裏的魚明顯多了,工作環境好了,幹活也舒心了;由於(yu) 清理了一批非法碼頭,我們(men) 的業(ye) 務量也增多了。”

  馬鞍山市境內(nei) 14條河流直通長江,八段溝是其中之一,該市雨山區采石街道九華村所在的河段距離長江不到300米。這裏原先分布著大大小小的鋼渣磁選企業(ye) ,大量鋼渣在此堆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後,2020年省級環保督察又發現,位於(yu) 九華村的鋼渣淋溶液經雨水混入八段溝,使其呈強堿性廢水,對長江水環境構成威脅。

  “我們(men) 通過工程技術手段對鋼渣進行封存,避免雨水與(yu) 鋼渣接觸,同時定期抽排鋼渣堆內(nei) 的堿性廢水並轉運至馬鋼熱電廠進行回收再利用。”馬鞍山市雨山區城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丁傳(chuan) 寶說,現如今,八段溝水質酸堿度已回歸弱堿性。記者注意到,河邊豎起了“禁止垂釣”的標牌。

  “以前這河水就是石灰水,魚活不了;現在水清澈了,政府在這修建了公園,晚上吃完飯散散步,愜意得很。”九華村村民李偉(wei) 說。

  薛家窪對岸,馬鞍山市和縣長江西岸岸線綜合整治正在進行。非法碼頭得以清理整頓後,占地1680畝(mu) 的浮沙圩濕地公園7月1日正式開園:烏(wu) 桕樹分列步道兩(liang) 側(ce) ,紫色的馬鞭草、橙色的硫華菊、紅色的百日草爭(zheng) 奇鬥豔……這裏正成為(wei) 馬鞍山市民休閑的新去處。

  “23公裏長的和縣長江西岸岸線整治主要以生態修複為(wei) 主,它將成為(wei) 馬鞍山一張亮眼的生態名片。”馬鞍山市和縣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主任汪國慶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