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探訪山西太原“夜經濟” 城市“煙火氣”如何絢爛又規範

發布時間:2022-07-26 09:59:00來源: 法治日報

  城市“煙火氣”如何絢爛又規範【記者探訪山西太原“夜經濟”】

  □ 本報記者 馬超 王誌堂

  盛夏時節,華燈初上,約三五好友,選一大排檔或路邊攤,來一頓燒烤啤酒小龍蝦,已經成為(wei) 許多人的不二選擇。

  受疫情和國際形勢影響,不少地方大力提倡發展“夜經濟”。從(cong) 實踐來看,“夜經濟”的發展不僅(jin) 給城市增添了“煙火氣”,也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了動力。

  如何發展“夜經濟”,讓這城市裏的“煙火氣”更規範更健康更安全,從(cong) 而在便民利民的同時又不擾民?《法治日報》記者近日在山西太原進行了實地探訪。

  太原夜市日趨繁華

  包括四種經營模式

  7月10日18點剛過,暑氣還未消散,太原長風·國貿第六館的一片空地上,已經陸續開來了許多私家車。

  這些車主將車一字排開後,迅速打開後備廂,拉上氛圍燈,支起小桌板,擺上琳琅滿目的商品,等待顧客到來。

  冰粉、麵皮、提拉米蘇、頭花飾品……一波波散步納涼的顧客駐足停留,選擇自己中意的商品,手機掃碼支付後,轉戰下一家。

  小投入、低門檻、快回本,一晚上幾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收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後備廂集市,利用“夜經濟”小賺一筆。

  同樣熱鬧的還有幾公裏外的許坦東(dong) 街。

  伴隨著動感的音樂(le) 聲,飯店門前的小廣場上已經擺滿了一排排桌椅,攤位前的服務員正熱情招呼著來來往往的顧客:“正宗東(dong) 北燒烤!”“吃燒烤免費送啤酒!”

  幾名顧客轉了一圈後,選擇一張桌子坐下,點餐,聊天,等待上菜。

  幾天來,記者探訪了太原多個(ge) 夜市發現,當下夜市經營模式主要有四種:

  第一種為(wei) 商家自己有店麵,此類型多依靠自己店麵經營,有一部分飯店經營者到了晚上會(hui) 在自家店門口搭幾張桌子吸引顧客;

  第二種為(wei) 近段時間漸火的後備廂集市,此類經營者中一部分自己有固定經營場所,另一部分則純粹為(wei) 夜間兼職;

  第三種為(wei) 政府統一組織的夜市,經營者需繳納一定攤位費,此類經營者有的以此為(wei) 主業(ye) ,有的則屬於(yu) 兼職賺外快;

  第四種則為(wei) 過去的“遊擊隊”,此類攤主多為(wei) 遊商小販,哪裏人多就到哪裏,遇到城市管理人員就選擇“跑路”逃避監管。

  交通擁堵噪聲擾民

  新老問題不容忽視

  “本來就不寬的路,突然要設一個(ge) 集市,決(jue) 策之前做過調研嗎?”太原市杏花嶺區城坊街最近剛設立的龍潭便民早、夜市,讓住在周圍的張大爺百思不得其解。

  在這家號稱太原首家街景市集的早、夜市,記者看到從(cong) 坡子街開始向西到綠柳巷口,150多米長的非機動車道已被攤位桌和帳篷占據。

  中午時分,記者以租攤位的名義(yi) 進入設在一間帳篷中的招商中心進行谘詢。

  在招商中心,記者看到牆上的介紹中,集市是由太原市杏花嶺區三橋街道和鼓樓街道共同設立,運營時間分早晚,早5點半到9點,17點到23點半。

  “帳篷攤位一天60元,其他的一天30元,3個(ge) 月起租。”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該工作人員表示,隻要不是用明火現場加工的小吃,售賣水果蔬菜、生活潮物、文創手作等都可以租攤位,而且不需要資質、手續。

  “能開發票嗎?開哪裏的?”記者問道。

  “你要的話我就給你開,但稅點得你出。開公司的票。”該工作人員回複。

  當記者問是否簽協議時,對方表示現在還沒有。記者表示考慮考慮後選擇了離開。

  當天下午,記者用辦公電話聯係該集市招商中心繼續谘詢相關(guan) 事宜。第一次撥打直接被掛斷,第二次接通後,對方首先問記者想賣啥,之後很警覺地問:“你怎麽(me) 用固定電話?”

  蔬菜水果、饅頭小吃、服裝鞋帽……夜幕漸漸降臨(lin) ,該集市各個(ge) 攤位前擠滿了人。許多路過的行人及電動車紛紛選擇旁邊的機動車道通過。來來往往的機動車為(wei) 了避讓行人及非機動車紛紛減速,本就不寬的一條機動車道不一會(hui) 兒(er) 便形成了堵車長龍。

  在旁邊一家賣服裝的帳篷裏,記者看到了許多“名牌”,但價(jia) 格著實讓人驚訝。一條品牌運動褲隻要35元。

  “這是正品嗎?”記者問道。

  “怎麽(me) 可能是正品。但你掃吊牌上的這個(ge) 碼,在官網能查到。”對方回複。

  從(cong) 帳篷出來,已近20點半。記者看到幾名城管執法人員正在驅趕一名緊挨著集市攤位私自擺攤的攤主。在執法隊員的要求下,這位攤主隻能離開。

  “這個(ge) 地方以前有集市,就在拐個(ge) 彎的坡子街,後來不知什麽(me) 原因被取締了,現在不知道為(wei) 啥又要設。”周圍一位居民對記者這樣說道。

  這位居民告訴記者,取締期間禁止任何人擺攤,城管會(hui) 經常過來,有私自擺的就被沒收了。

  對於(yu) 這一被指占道經營的集市是否經過審批,記者致電太原市杏花嶺區城管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集市的設立是杏花嶺區政府常務會(hui) 同意的,但他從(cong) 執法分局處獲知,該分局並沒有審批的權限。

  而太原市杏花嶺區城管局執法分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則在電話中告訴記者,該集市與(yu) 政府是有協議的,是經過審批的。

  記者走訪了解到,除了導致交通擁堵外,夜市帶來的噪聲等汙染也困擾著周圍居民。

  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記者看到已有眾(zhong) 多群眾(zhong) 反映夜間經營噪聲擾民問題,涉及區域涵蓋了太原六城區。

  如一名網友留言:萬(wan) 柏林區一飯店夜間占道擺攤經常經營至淩晨兩(liang) 點,夜間22點後經常有喝酒人員大聲喧嘩,晚上根本不能開窗戶。另一名網友則反映自家樓下燒烤攤的味道嚴(yan) 重影響自己的生活。

  相比於(yu) 周圍居民關(guan) 注的堵車、汙染,許多顧客更關(guan) 注商品的質量與(yu) 安全。

  “用的東(dong) 西還好,質量不好大不了扔了,吃的如果沒保證就麻煩了。”經常喜歡和朋友在下班之後喝幾杯的快遞小哥許先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科學選址規範運營

  多措並舉(ju) 護航夜市

  前幾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太原市杏花嶺區城坊街龍潭早、夜市占道經營,導致原本就比較擁堵的道路雪上加霜。

  那麽(me) ,夜市應當如何選址才更加科學合理,如何運營才更加規範?

  山西佳鏡律師事務所律師梁桐棟認為(wei) ,在選址前應該充分調研論證,既要與(yu) 城市生活圈融為(wei) 一體(ti) ,方便市民來消費,也要與(yu) 居住區保持一定距離,防止夜市擾民,影響居民日常生活。選址要避免交通要道或者道路口,盡量選擇一些空曠的場地,比如廣場等。

  “像杏花嶺區城坊街龍潭早、夜市,不僅(jin) 選擇了兩(liang) 條道路的交匯口,而且還占據了道路,很容易導致交通擁堵。”梁桐棟說,選址時還要考慮停車等相關(guan) 配套設施,合理設置停車費用,讓群眾(zhong) 開心消費,滿意而歸。選址確定前如果能充分征求周圍群眾(zhong) 意見就更好了。

  在夜市的規範運營上,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韓永紅認為(wei) ,早、夜市設立的初衷是為(wei) 了解決(jue) 部分生活困難人群的生活就業(ye) 問題,是有公益性質的,政府部門為(wei) 了解決(jue) 管理成本問題,可以收取一定的攤位管理費用,但須出具行政事業(ye) 性收費收據。

  “夜市的攤位費如果由公司收取,沒有法律依據。”韓永紅說。

  梁桐棟認為(wei) ,規範夜市運營,政府部門應該主動承擔監管職責。為(wei) 擴大運營範圍和影響力,可以引入社會(hui) 資本,但引入過程要公開,運行要陽光,避免滋生腐敗,成為(wei) 某些人眼中的“肥肉”。

  山西國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王瑩說,應確保夜市合法經營,持證營業(ye) ,夜市運營主體(ti) 應有相關(guan) 主管單位頒發的執業(ye) 許可證。對於(yu) 入駐的攤販,應當設有一定的門檻,否則出現食品安全等問題難以溯源。

  對於(yu) 群眾(zhong) 關(guan) 注的噪聲擾民、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問題,王瑩建議,相關(guan) 主管單位應製定定期檢查巡視製度,同時通過電子屏或者相關(guan) 方式加強普法和規範經營宣傳(chuan) 力度,並且公布監督電話、投訴電話和報警電話,安排專(zhuan) 人值班,確保群眾(zhong) 有需要可以及時聯係並獲得幫助。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