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融合社交,吸引青年群體——新興運動為何這樣火
輕器材、重體(ti) 驗、高社交、低門檻,讓小眾(zhong) 項目走入大眾(zhong) 視野,為(wei) 全民健身深入開展創造新場景。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認為(wei) ,近年來大眾(zhong) 對戶外運動的熱情越發高漲,給予了小眾(zhong) 項目快速發展的土壤:通過線上分享引發社群互動,推動潛在用戶參與(yu) 線下體(ti) 驗,再激發更多線上分享,從(cong) 而在青年群體(ti) 中形成集聚效應和正向循環。
——編 者
夜晚的北京老君堂公園足球場燈火通明,兩(liang) 支腰旗橄欖球俱樂(le) 部的隊伍正在進行一場友誼賽。進攻球員腰間掛上彩色腰旗,防守球員用拔掉對方腰旗代替衝(chong) 撞對抗,以阻止進攻。雙方你來我往,既有戰術與(yu) 體(ti) 力的角逐,也有“撕名牌”遊戲的歡樂(le) 。
看到大家熱情投入的樣子,95後小夥(huo) 孫墨文頗為(wei) 感慨。自從(cong) 去年冬天他發起成立一家腰旗橄欖球俱樂(le) 部,短短數月已經有近千人參與(yu) 活動,每周4—5場活動,名額往往10分鍾就被搶光。
這個(ge) 夏天,在飛盤運動率先走俏後,腰旗橄欖球也加速“奔”向青年群體(ti) 。輕器材、重體(ti) 驗、高社交、低門檻,讓小眾(zhong) 項目走入大眾(zhong) 視野,為(wei) 全民健身深入開展創造新場景。
運動場上拉近社交距離
在人們(men) 的印象中,橄欖球是一項對抗激烈的運動,厚重的護具和高強度的體(ti) 力要求,使得普通人參與(yu) 起來有一定難度。腰旗橄欖球作為(wei) “簡化版”橄欖球,延續其戰術博弈和團隊協作的特點,又擺脫了對裝備和場地的高要求,低對抗性大大降低了參與(yu) 門檻。“規則比較簡單,大多數新手經過兩(liang) 三次活動就可以熟練掌握,甚至直接參與(yu) 比賽。”孫墨文說。
孫墨文發起成立俱樂(le) 部的初衷是“讓更多人跟我們(men) 一起玩”。這項運動早在2003年就被引入國內(nei) ,一直不溫不火,直到今年走進大眾(zhong) 視野,強大的社交屬性是迅速“黏合”愛好者的關(guan) 鍵。“腰旗橄欖球需要隊友之間及時溝通和分工合作。俱樂(le) 部組織的新手場每次30人,活動兩(liang) 個(ge) 小時,隊友之間就能有一個(ge) 基本了解,特別提升團隊凝聚力。” 孫墨文說。
依托於(yu) 社群和俱樂(le) 部,滿足尋找新鮮運動體(ti) 驗和線下社交的雙重需求,成為(wei) 項目推廣的獨特抓手。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當參與(yu) 者找到有著相同生活方式的同伴,形成強烈的認同感,便更願意為(wei) 這項運動持續投入時間和精力。
80後小夥(huo) 金鑫在上海從(cong) 事金融行業(ye) ,去年10月加入一家腰旗橄欖球俱樂(le) 部,見證了俱樂(le) 部成員人數翻番的迅速成長。“我在腰旗橄欖球活動中認識了一些誌同道合的夥(huo) 伴,後來在工作中也有愉快合作。”金鑫表示,在運動場上的交往更加純粹,興(xing) 趣愛好的一致縮短了社交距離。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nei) 腰旗橄欖球社群、社團約有45家,社區機構和校外培訓機構約有150家。相比於(yu) 足球、籃球等傳(chuan) 統運動,遊戲感更強、男女混合組隊的新興(xing) 運動更能滿足青年群體(ti) 的需求,即便是新手也能迅速融入團隊。正如有人評價(jia) ,飛盤、腰旗橄欖球既有運動價(jia) 值,更給人帶來情緒價(jia) 值和社交價(jia) 值。
線上推廣形成社群互動
今年4月,天津姑娘趙欣佳在朋友的帶領下,第一次接觸到腰旗橄欖球。“這項運動沒有衝(chong) 撞,就算跑不快跳不高也沒關(guan) 係,可以用靈活性來跑位進攻。”如今,她已經成了俱樂(le) 部裏的活躍分子,每周都會(hui) 下場打幾局。
讓趙欣佳對腰旗橄欖球著迷的另一原因是線上分享。每次活動結束後,她都會(hui) 在社交平台發布運動筆記,用照片和視頻記錄自己的進步。“我也會(hui) 翻看其他人的運動筆記,彼此交流經驗。腰旗橄欖球講究戰略和配合,有很多學習(xi) 和進階的空間。”
感受到參與(yu) 者的線上分享需求,很多俱樂(le) 部紛紛引入跟拍業(ye) 務。孫墨文組織腰旗橄欖球活動時,每次都會(hui) 邀請專(zhuan) 業(ye) 攝影師,現場抓拍幾百張照片,再將素材製作成相冊(ce) 和視頻供大家下載。愛好者在線上的廣泛傳(chuan) 播,無異於(yu) 天然的廣告。“有很多新手就是通過社交平台推送,被俱樂(le) 部活動照片吸引前來報名的。”孫墨文說,這也推動俱樂(le) 部更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
新興(xing) 運動帶有鮮明的潮流標簽,契合當代年輕人對時尚和個(ge) 性的追求。年輕用戶聚集的線上平台因此成為(wei) “孵化”小眾(zhong) 項目的最佳載體(ti) 。打開生活社交平台小紅書(shu) ,“飛盤”的相關(guan) 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約24倍,“腰旗橄欖球”的原創內(nei) 容也在今年3月後迎來快速增長。
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認為(wei) ,近年來大眾(zhong) 對戶外運動的熱情越發高漲,給予了小眾(zhong) 項目快速發展的土壤。梳理這一過程,線上推廣的巨大助力清晰可見:通過線上分享引發社群互動,推動潛在用戶參與(yu) 線下體(ti) 驗,再激發更多線上分享,從(cong) 而在青年群體(ti) 中形成集聚效應和正向循環。
市場拓展激發消費潛力
小眾(zhong) 運動走向大眾(zhong) ,也為(wei) 健身市場拓展出一片藍海。盡管這門“小而美”的生意剛剛邁出探索的第一步,但已有很多人看到其背後的消費潛力。
參加兩(liang) 小時活動60—80元、橄欖球手套150—300元,再加上護齒牙套100元左右,這就是金鑫參加腰旗橄欖球活動的花費,“一般愛好者穿普通運動服和運動鞋也可以,較低的消費門檻也是新手願意嚐試這項運動的原因”。在俱樂(le) 部層麵,組織一場活動包含訂場地、新手培訓、飲用水、攝影等費用。“現在參與(yu) 的人越來越多,但我們(men) 俱樂(le) 部沒有漲價(jia) ,希望能用性價(jia) 比更高的教練和攝影師來提升運動體(ti) 驗,讓他們(men) 真正愛上腰旗橄欖球。”孫墨文說。
盡管從(cong) 現階段看,新興(xing) 運動尚未催生出成熟的商業(ye) 模式和產(chan) 業(ye) 鏈條,但金鑫看好參與(yu) 群體(ti) 的消費潛力:“這些健身達人有商業(ye) 價(jia) 值,充分耕耘可以挖掘出很多機會(hui) ,比如賽事組織、體(ti) 育旅遊、運動品牌推廣等。”據悉,上海的一些腰旗橄欖球俱樂(le) 部已經開始實現盈利。
讓大眾(zhong) 參與(yu) 常態化,讓資深愛好者專(zhuan) 業(ye) 化,最終讓項目賽事化,被視為(wei) 新興(xing) 運動走得更遠的關(guan) 鍵。清華大學體(ti) 育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說:“對體(ti) 育運動參與(yu) 者來說,有了場地和活動,讓他們(men) 動起來,體(ti) 育用品和體(ti) 育服務的消費自然會(hui) 隨之增加。”
讓業(ye) 內(nei) 人欣喜的是,在日前頒布的《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極限飛盤”作為(wei) 時尚運動類項目入選。而腰旗橄欖球如今在上海已有較為(wei) 成熟的中學聯賽。“新興(xing) 運動進校園,會(hui) 給器材研發、教練培訓、人才儲(chu) 備、消費習(xi) 慣養(yang) 成等帶來利好。尤其是青少年,如果從(cong) 小就開始玩一項運動,多半會(hui) 一直玩下去。”全國飛盤運動推廣委員會(hui) 副秘書(shu) 長薛誌行說。(記者李碩 陶相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