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如何完善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回應

發布時間:2022-08-03 10:01:00來源: 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袁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副司長趙文華在國家衛健委2日舉(ju) 行的發布會(hui) 上介紹,十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實施了“十二五”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十四五”行動計劃正在按部署認真組織實施,從(cong) 四個(ge) 方麵不斷夯實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

  一是強化縣級中醫院的龍頭作用。支持約850家縣級中醫院基礎設施建設,開展500家縣級中醫院全麵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建設和原全部貧困縣中醫院能力提升建設,縣級中醫院中醫診療能力明顯提高。截至2020年底,已設置縣級中醫院的縣域1615個(ge) ,占全國縣級區域的86.32%。

  二是持續推進中醫館建設。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建設,提升鄉(xiang) 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綜合服務區(中醫館)綜合服務能力。2012-2022年,這十年間中央財政累計投入支持了3.67萬(wan) 個(ge) 中醫館建設。截至2020年底,全國有85.38%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0.14%的鄉(xiang) 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到2022年底,基本實現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xiang) 鎮衛生院中醫館全覆蓋。

  三是加強縣級非中醫類醫療機構中醫科室建設。提升縣級綜合醫院、專(zhuan) 科醫院、婦幼保健機構中醫藥服務設施配置,加強中醫臨(lin) 床科室、中藥房建設。截至2020年底,有87.43%的縣級綜合醫院和63.97%的縣級婦幼健康服務機構設有中醫科,82.53%的縣級綜合醫院和52.82%的縣級婦幼健康機構設有中藥房。

  四是鼓勵社會(hui) 力量在基層辦中醫。鼓勵社會(hui) 力量在縣域舉(ju) 辦中醫類別醫療機構,支持名老中醫舉(ju) 辦診所,保證社會(hui) 辦非營利性中醫醫療機構和政府辦中醫醫療機構在準入、執業(ye) 等方麵享有同等權利。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門診部達到了3544個(ge) ,診所達到了6.3萬(wan) 個(ge) 。

  “目前,以縣級中醫醫院為(wei) 龍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鄉(xiang) 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為(wei) 主體(ti) ,縣級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等非中醫類醫療機構中醫藥科室為(wei) 骨幹,社會(hui) 辦中醫院、中醫門診部、診所為(wei) 補充的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逐步完善。”趙文華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