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③】“負碳海島”養成記

發布時間:2022-08-04 10:0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③】

  光明日報記者 劉豔傑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傑

  “全國首個(ge) ,真了不得!”

  “老陳,這裏麵絕對有你賣羊的功勞!”

  說起島上的大喜事兒(er) ,山東(dong) 青島西海岸新區靈山島的居民們(men) 抑製不住內(nei) 心的高興(xing) 。而62歲的陳國社,更是樂(le) 不可支,瞧,正一個(ge) 勁兒(er) 地咧嘴笑呢。

  今年年初,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收到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核查證書(shu) ,其碳排放核算結果獲得官方認證,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自主負碳區域。一時間,“負碳”成了島民嘴裏的熱詞,而在此之前,“負碳”是個(ge) 啥,哪個(ge) 又能說得清喲!

  靈山島成為(wei) “負碳”島,離不開李景哲的推動。李景哲是誰?他是青島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2020年秋天,作為(wei) 專(zhuan) 家顧問,到靈山島掛職。

  彼時,國家正好提出要紮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地也開始了“雙碳”的嚐試摸索。區域封閉、邊界清晰,人員流動大,碳排放要素相對完整……剛剛登上靈山島,李景哲就發現這是一塊“負碳”寶地。

  於(yu) 是,保護區黨(dang) 工委向區裏做了打造“負碳”試驗田的詳細設想匯報。區裏毫不含糊,當即表示:全力支持!

  “但成為(wei) ‘負碳海島’可不是件容易事兒(er) 。”翻閱著手機裏的報告,李景哲仔細一盤算,不免擔憂起來。碳核算主要包括碳排放源、碳吸收匯、減排項目三項。碳吸收與(yu) 森林麵積有關(guan) ,減排項目主要涉及光伏發電,最難的是碳排放。

  “涉及老百姓的吃住行,要從(cong) 根本上改變島民幾十年的生活生產(chan) 方式,甚至會(hui) 觸動部分老百姓的‘飯碗’!”那些天,李景哲天天愁眉不展。

  李景哲的擔憂並非多餘(yu) 。靈山島有2400餘(yu) 名居民,其中山羊養(yang) 殖28戶,山羊是他們(men) 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燒煤取暖、用液化氣做飯、開燃油車,更是島民延續幾十年的生活習(xi) 慣。而這些,都與(yu) “負碳”有直接聯係。

  深入調研後,區政府下定決(jue) 心進行全島改革:實施煤改電、控製燃油車增量、動態清理存量,在島內(nei) 進行山羊清理、繼續退耕還林。

  “養(yang) 了20多年羊,不養(yang) 羊吃啥?”養(yang) 羊戶陳國社抵觸情緒強烈。

  “山路上上下下,新能源車爬坡能行嗎?”經營觀光車生意的肖義(yi) ,對控製燃油車增量一肚子疑慮。

  “燒了一輩子煤,用電能暖和嗎?”逄宗芳報名“煤改電”後又後悔了……

  “群眾(zhong) 擔心的,是生計,是改革的性價(jia) 比。”靈山島保護區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沈久波說。

  怎麽(me) 打消大家的顧慮?一靠政策,二靠口碑。

  清理山羊,政府在村民自行處理後,按每隻100元再額外給予補貼;煤改電,對特困戶設備全額補貼,普通村民享受1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設備補貼;對符合條件的報廢車,給予800~1200元不等數額補貼……

  陳國社最先轉變了想法,賣掉了500多隻羊,額外拿到了5萬(wan) 多元的“禁羊錢”,將錢投入自家民宿經營。接著,肖義(yi) 買(mai) 了兩(liang) 輛新能源車。觀望了一年的逄宗芳也坐不住了,第二年果斷報名安裝熱風機:“24小時開著,一天也就10塊錢。”全島常住農(nong) 戶已全部報名,將於(yu) 今年全部完成“煤改電”。

  “經營民宿比養(yang) 羊賺得多。”

  “新能源車也不孬,關(guan) 鍵是遊客特喜歡。”

  “不燒煤,不用擔心煤氣中毒,也不用天天擦牆上的灰了!”

  口碑有了,島民們(men) 對“負碳”這事也越來越上心了。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發放的核查證書(shu) 顯示,2020年,靈山島因能源消耗、農(nong) 業(ye) 活動、廢棄物處理等產(chan) 生二氧化碳當量5668噸,森林碳匯清除量7001噸,經過核減,全島全年二氧化碳當量-1333噸,以此獲得負碳認證。

  環境改善,“負碳”招牌,靈山島的文旅事業(ye) 穩步提升。年輕人紛紛回島創業(ye) 。目前,島上已建成165家特色民宿、2家海洋牧場,形成了旅遊業(ye) 態集聚效應。

  “今年在樓上增開了6間,想接接團體(ti) ,價(jia) 格也想適當提升。”90後陳藝文大學畢業(ye) 後回島創業(ye) ,開辦了“阿文小棧”。雖有疫情影響,目前一年收入也在10萬(wan) 元左右。

  清理山羊、煤改電、氣改電、燃油車動態清理等相繼完成,是不是意味著“負碳海島”就搞好了?

  “這些僅(jin) 僅(jin) 是完成了第一步。”李景哲說,比如,煤改電雖然解決(jue) 了直接燃燒,但用電同樣會(hui) 產(chan) 生二氧化碳當量,要減碳,還要探索新能源的使用。為(wei) 此,全島安裝了209盞太陽能路燈,還建成了300平方米的光伏發電。

  為(wei) 了讓島民和每年十幾萬(wan) 遊客都參與(yu) 到“雙碳”建設中來,靈山島推出了碳普惠行為(wei) 清單,還將在島上設立“碳積分銀行”和“碳積分超市”,通過低碳變“現”來鼓勵大家主動減碳。

  “這就是個(ge) 加減法嘛!我不養(yang) 羊,森林草地就可以多吸碳,隻要吸收的比排放的多,就‘負碳’了唄。”如今,對“負碳”是個(ge) 啥,陳國社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