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風雲氣象 守皓月晴空(現場評論)
在海南省三沙市七連嶼趙述島上,矗立著一座無人值守的氣象觀測站。該站記錄著每一天的日升月落,提供著寶貴的海域氣象觀測數據。向海圖強,了解海洋是重要前提,氣象事業(ye) 正是打開海洋大門的鑰匙。
美好生活呼喚優(you) 質的氣象服務,要求提高氣象服務能力。2019年7月11日6時許,一艘載有32人的漁船在航行途中因風浪大而遇險。三沙市氣象局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逐小時發布相關(guan) 海域天氣預報,為(wei) 搜救提供準確及時的氣象服務。近年來,三沙市氣象局開通南海島礁航線和島際交通短臨(lin) 精細化預報服務,建立雷雨大風精準預警新機製,實現島礁航線、島際交通開停航管理融入應急管理體(ti) 係。實踐表明,氣象服務為(wei) 人民,必須麵向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氣象事業(ye) 是科技型、基礎性、先導性社會(hui) 公益事業(ye) ,技術創新是推動事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從(cong) 1957年在永興(xing) 島上建成西沙氣象站,到2012年成立三沙市氣象局,再到打造與(yu)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相適應的科技創新平台、今年6月建成西沙國家氣候觀象台觀測塔,65年來,三沙氣象事業(ye) 蓬勃發展,技術支撐、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在今天的三沙,自動觀測取代人工觀測,常規氣象要素實現自動化觀測,觀測數據實現分鍾級采集,氣象觀測站增加到16個(ge) 。加強氣象基礎能力建設,增強氣象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有利於(yu) 更好做到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
推動氣象事業(ye)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氣象工作者的堅守與(yu) 奉獻。三沙市氣象局有這樣一群基層工作者:當8個(ge) 熱帶氣旋接踵而至時,有人連軸值班,提供“早、準、快”氣象服務;台風“利奇馬”襲來時,有人強忍病痛,奔赴一線參與(yu) 抗擊台風工作……無論情況多緊急、條件多艱苦、任務多艱巨,氣象工作者們(men) 都在崗位上挺立堅守。從(cong) “新中國的西沙氣象資料不能永遠是空白”的決(jue) 心,到“環境再惡劣也得幹,因為(wei) 我是氣象人”的堅定,三沙氣象人攻堅克難、默默奉獻,推動當地氣象事業(ye) 不斷向前發展。鬥風浪、戰驕陽、耐寂寞……堅守、嚴(yan) 謹、敬業(ye) 、奉獻、傳(chuan) 承的精神,激勵著更多人不忘初心,努力履行好職責使命。
黨(dang) 建也是生產(chan) 力,抓好黨(dang) 建添活力。一次去島礁布設自動站時,有同誌主動請纓:“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幹部,我必須要頂在最前麵。”近年來,三沙市氣象局以“四個(ge) 一”為(wei) 抓手,落實基層黨(dang) 支部工作聯係點製度,每年至少要到聯係點支部實地聽一次匯報、講一次黨(dang) 課、參加一次支部活動、開展一次調研。推進黨(dang) 建與(yu) 業(ye) 務融合發展,讓黨(dang) 旗高揚在藍色海疆上,為(wei) 氣象事業(ye) 發展凝聚起澎湃動力。
在三沙市氣象局,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我駐三沙,國在我心。”測風雲(yun) 氣象、守皓月晴空,對勇立潮頭的三沙氣象人來說,一個(ge) 島礁氣象站就是一麵旗幟。始終把黨(dang) 和國家的重托牢記於(yu) 心,把人民群眾(zhong) 的期盼踐實於(yu) 行,持之以恒打基礎、補短板、強弱項,就能打造更優(you) 質更高水平的氣象服務,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為(wei) 本報評論部編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