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微企業匯率風險管理能力
匯改走過7個(ge) 年頭,麵對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這一“常態”,市場主體(ti) 匯率風險管理意識正逐步增強。相關(guan)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企業(ye) 利用遠期期權等外匯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規模達到7558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9%,外匯套保比率比去年全年上升4.1個(ge) 百分點,達到26%;新增匯率避險“首辦戶”企業(ye) 將近1.7萬(wan) 家,其中絕大多數是中小微企業(ye) ,特別是小微企業(ye) 。
應該說,這一變化是十分可喜的。前些年,有不少企業(ye) 應對匯率波動較為(wei) 被動,或隻在匯率波動加劇時才重視匯率風險管理,呈現短期化、階段性的特征;還有企業(ye) 做套期保值由老板說了算,匯率風險管理的隨機性很大;甚至有企業(ye) 存在“追漲殺跌”心態,希望利用外匯衍生品增厚收益或從(cong) 事套利,偏離主業(ye) 。這些“招數”或許在前些年匯率單邊波動下管用,但在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增強的當下,顯然不靈了。
各種經驗教訓表明,“匯率風險中性”是企業(ye) 應對匯率雙向波動的必然選擇。企業(ye) 應該聚焦主業(ye) ,建立起財務紀律,控製好貨幣錯配和匯率敞口風險。要樹立“風險中性”理念,不要賭人民幣升值或貶值,久賭必輸。同時,從(cong) 長期穩健經營角度看,企業(ye) 應該多關(guan) 注外匯衍生品的積極作用。
近年來,監管部門花了不少心思幫助企業(ye) 全麵認識、科學管理匯率風險。今年4月,人民銀行、外匯局聯合發文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強化政府、銀行和企業(ye) 間的合作,探索完善匯率避險成本分攤機製,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體(ti) 係,為(wei) 企業(ye) 提供貿易融資和匯率避險業(ye) 務方麵的擔保,指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免收中小微企業(ye) 外匯衍生品交易相關(guan) 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手續費。今年5月,外匯局發布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促進外匯市場服務實體(ti) 經濟有關(guan) 措施的通知》,主要是創新外匯期權產(chan) 品,推出了兩(liang) 類期權產(chan) 品,擴大了合作辦理人民幣外匯衍生產(chan) 品的業(ye) 務範圍,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金融機構更好地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匯率避險服務。商務部、人民銀行、外匯局還聯合發文,要求各地用好外貿發展專(zhuan) 項資金,為(wei) 企業(ye) 提供業(ye) 務培訓、信息服務等匯率避險方麵的公共服務。
提升小微企業(ye) 防範匯率風險的意識和能力,一直是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下功夫的“重頭戲”。匯率風險對不同企業(ye) 的影響存在明顯差別,這與(yu) 企業(ye) 的生產(chan) 經營模式、在涉外業(ye) 務中的競爭(zheng) 力、是否采取有效的匯率避險措施等因素相關(guan) 。一般來說,小微企業(ye) 匯率風險管理基礎較為(wei) 薄弱,外匯套保比其他企業(ye) 更少,也比其他企業(ye) 更難,因此匯率風險承受力更低。為(wei) 此,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繼續在降低門檻、優(you) 化渠道、配套激勵等方麵助力小微企業(ye) 破解匯率風險管理難題。
小微企業(ye) 自身也要克服“搖擺”心理。首先,要明白匯率是不可預測的,持幣觀望、擇機操作的實質都是在賭匯率走勢,可能會(hui) 有一時的“收益”,但中長期看很難保證企業(ye) 的經營利潤不被匯率波動侵蝕。在當前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常態下,合理運用外匯衍生品進行套期保值,可以有效幫助企業(ye) 鎖定經營利潤。
其次,要認識到關(guan) 於(yu) 套保“盈虧(kui) ”的評價(jia) ,不宜以鎖匯價(jia) 與(yu) 即期價(jia) 差作標準,這忽視了套保的實質。隻要企業(ye) 鎖匯了,就鎖定了成本或收益。這是企業(ye) 穩健經營、可持續經營的保證。
再次,要保持穩定的套期保值策略,切不可因匯率短期漲跌或個(ge) 人主觀判斷,貿然改變原本適合企業(ye) 的套期保值策略,否則可能會(hui) 陷入更大的風險中。隻有長期堅持,才能幫助企業(ye) 真正有效管理好匯率風險。(姚 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