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提升數字技能成為助力實現數字普惠的“加速度”

發布時間:2022-08-15 14:08:00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作者:邱澤奇(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課題組專(zhuan) 家)

  人類社會(hui) 每一次革命性技術變革都攜帶著前所未有的技術紅利。當下,中國正處在第三次革命性技術變革的起飛階段,數字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獲取技術紅利的機會(hui) 。提升全民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是順應數字時代要求,提升國民素質的戰略性任務,也是彌合數字鴻溝、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關(guan) 鍵舉(ju) 措。

  數字技能是分享數字紅利的捷徑

  數字技術源遠流長,可讓紅利呈現為(wei) 發展機會(hui) 、對社會(hui) 產(chan) 生廣泛影響還是從(cong) 數字技術社會(hui) 化應用開始的,距今也不過30多年的時間,是人類正在經曆的、從(cong) 一開始便影響廣泛且深遠的未有之變。公開數據顯示,在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中,1990年有6家銀行、1家通信硬件公司;2020年則有7家數字公司、2家金融公司。在過去40年,以設施設備等硬件為(wei) 基礎,以組織和社會(hui) 應用為(wei) 目標,數字技術快速地邁過其擴散臨(lin) 界點,進入到變革的起飛階段。

  與(yu) 第二次技術變革不同,在數字技術變革中,中國站在了第一方陣。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數字技術變革已經成為(wei) 推動中國發展的新動能。在經濟領域,數字經濟增加值越過了其起飛拐點,進入起飛的初期階段。其中,電商技術和數字民生服務技術成為(wei) 覆蓋人群最廣的典型形態之一。最不可能運用數字技術的人口,如在脫貧攻堅任務完成之前的貧困地區貧困戶,也在從(cong) 數字技術變革中分享數字紅利。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分享數字紅利不需要條件。

  我們(men) 的研究顯示,擁有數字技能是農(nong) 戶分享數字紅利的必要條件。以電商技術為(wei) 例,為(wei) 分析數字技能的影響,我們(men) 將農(nong) 戶用於(yu) 生產(chan) 的技能劃分為(wei) 一般技能和數字技能:一般技能指經學校教育獲得、適應工業(ye) 崗位需要的技能;數字技能指數字操作、規範、信息、溝通、內(nei) 容創造等實用技能和戰略技能。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是通過開網店還是通過參與(yu) 電商相關(guan) 工作分享數字紅利,擁有較高數字技能都會(hui) 顯著增加農(nong) 戶把握發展機會(hui) 的可能性,而一般技能和數字技能都低的農(nong) 戶開網店和參與(yu) 電商相關(guan) 工作的可能性均低於(yu) 其他類型的農(nong) 戶。簡言之,數字技能是分享數字紅利的捷徑,也是俗語裏的“準備”。

  數字鴻溝依然是人類社會(hui) 麵臨(lin) 的挑戰

  人類社會(hui) 每一次革命性技術變革在提供未有之技術紅利的同時,還會(hui) 製造技術門檻,把一部分人擋在門檻之外,為(wei) 社會(hui) 發展帶來障礙。數字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也為(wei) 一部分人分享數字紅利製造了數字鴻溝,帶來社會(hui) 發展的不平等。

  數字鴻溝是刻畫數字技術變革社會(hui) 影響的通用術語。通常,人們(men) 會(hui) 把由數字接入設施供給差異帶來的接入性差異視為(wei) 導致數字鴻溝的主因,甚至等同於(yu) 數字鴻溝。其實,數字鴻溝的發展有三個(ge) 階段。第一個(ge) 階段是接入鴻溝。在接入鴻溝中,又有兩(liang) 個(ge) 維度,即接入設施供給鴻溝和接入設施運用鴻溝。第二個(ge) 階段是技能鴻溝。在數字接入基礎設施供給充分的前提下,個(ge) 體(ti) 或組織是否具有接入數字技術設施和運用數字技術的數字技能,會(hui) 影響其分享數字紅利的機會(hui) ,從(cong) 而帶來數字鴻溝。第三個(ge) 階段是運用鴻溝,即個(ge) 體(ti) 或組織因創新或應用數字技術的方向偏差帶來的數字鴻溝。一個(ge) 簡單的例子是,兩(liang) 人具有同樣的接入機會(hui) 和數字技能,收益卻因是否運用與(yu) 分享數字紅利有關(guan) 活動而產(chan) 生了差異,形成數字鴻溝。

  接入鴻溝依然是人類麵臨(lin) 的主要挑戰。綜觀世界各地,工業(ye) 不發達與(yu) 數字不發達高度重疊,形成強烈的交互效應,互聯網接入率低的國家也是經濟不發達國家;互聯網接入率低的人口也是貧困人口。接入鴻溝依然是影響人類分享數字紅利的前提性障礙。

  中國十分重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注重在邊遠鄉(xiang) 村地區提供接入基礎設施,是世界上數字接入基礎設施供給最好的國家。國家“寬帶中國”戰略將“寬帶網絡”定位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數字中國發展報告》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行政村通寬帶的比例早已達到100%,中國也是4G、5G基站部署數量最多、接入最便捷的國家。在中國,接入設施供給已經實現充分普惠,接入障礙已不再是產(chan) 生數字鴻溝的主因。然而對接入基礎設施的運用依然是中國麵對的挑戰。盡管近些年,對接入基礎設施的運用狀況實現了快速改善,“十三五”期間中國上網人口增加了約44%,城鄉(xiang) 上網人口數量上的差距也在迅速縮小。但是,依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最新數據,以個(ge) 人單位計算的中國互聯網接入率隻有約70%,依然明顯低於(yu) 歐美國家。改善對接入設施的運用、進一步彌合接入鴻溝依然是中國麵臨(lin) 的重要挑戰。

  提升數字技能才能促進數字普惠

  在數字接入普惠環境下,數字技能變成影響個(ge) 體(ti) 或組織分享數字紅利、產(chan) 生數字鴻溝的遞進性主因。我們(men) 的研究進一步顯示,如果把分享數字紅利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維度:開網店和參與(yu) 電商相關(guan) 工作,則擁有較高數字技能會(hui) 顯著增加農(nong) 戶開網店的可能性,開網店的可能性隨農(nong) 戶的數字技能水平降低遞減,即:數字技能高的 >一般技能高的 >數字技能和一般技能均低的。對參與(yu) 電商相關(guan) 工作考察的結果更加直接,即一般技能低但數字技能高的 >雙高的 >雙低的。

  數字技能是人類數字素養(yang) 的一個(ge) 子集,提升數字素養(yang) 是人類麵臨(lin) 的挑戰。為(wei) 有效促進數字平等,2021年,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hui) 印發了《提升全民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行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把提升國民數字素養(yang) 作為(wei) 中國從(cong) 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彌合數字鴻溝、促進共同富裕的關(guan) 鍵舉(ju) 措。

  數字經濟進入起飛的初始階段也意味著數字環境成為(wei) 了社會(hui) 的普遍環境,數字生活已經成為(wei) 個(ge) 體(ti) 或組織的必需生活。缺乏數字素養(yang) 不再隻是自己願意或不願意運用數字技術的個(ge) 體(ti) 選擇,而是個(ge) 體(ti) 或組織能否分享數字紅利的社會(hui) 選擇。因此,保障每位國民或組織有機會(hui) 進入數字生活成為(wei) 彌合數字鴻溝的底線要求。《綱要》中“提升高品質數字生活水平”的部署覆蓋了家庭生活、社區生活等廣泛場景,特別納入了容易產(chan) 生數字鴻溝的典型生活場景、關(guan) 注了數字弱勢人群如殘障群體(ti) 和老年人口,形成了幫助每位國民或每個(ge) 組織跨過數字接入門檻的政策底線。

  進入數字世界就有了分享數字紅利的機會(hui) ,但要充分分享數字紅利,前提是擁有相應的數字技能。《綱要》明確部署了對不同職業(ye) 類型群體(ti) 的數字技能提升行動,如專(zhuan) 題部署“提高產(chan) 業(ye) 工人數字技能”,要求“完善企業(ye) 員工職業(ye) 技能培訓體(ti) 係”“培養(yang) 數字領域高水平大國工匠”;要求“提升企業(ye) 管理人員數字素養(yang) ,建立數字化思維,提高數字化經營管理能力”;還專(zhuan) 題部署針對農(nong) 民、新興(xing) 職業(ye) 群體(ti) 的數字技能提升要求,如“持續推進農(nong) 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工作”“推動數字服務和培訓向農(nong) 村地區延伸”等;還要求“引導支持新興(xing) 職業(ye) 群體(ti) ,積極利用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創新創業(ye) ”。《綱要》還關(guan) 注性別視角,部署了“開展婦女數字素養(yang) 教育與(yu) 技能培訓”,引導女性積極參與(yu) 數字生活和生產(chan) ,運用數字技術分享數字紅利。

  數字技能的一個(ge) 最大特征是生命周期短暫,一項技能再也無法使個(ge) 體(ti) 或組織一生受用,個(ge) 體(ti) 或組織隻有不斷學習(xi) 才能讓自己始終處在數字世界之中。在數字時代,數字學習(xi) 已經成為(wei) 個(ge) 體(ti) 和組織必須擁有的一項數字技能,進而也成為(wei) 數字素養(yang) 的應有內(nei) 涵。《綱要》部署了“終身數字學習(xi) 體(ti) 係”建設,要求“將數字素養(yang) 培育相關(guan) 教育內(nei) 容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活動”,並“持續壯大高水平數字技能師資力量”。接續基礎教育階段,《綱要》還要求“完善數字技能職業(ye) 教育”,以呼應針對專(zhuan) 門群體(ti) 的數字技能提升計劃,如“推行‘學曆證書(shu) +職業(ye) 技能等級證書(shu) ’製度,打造一批高水平數字技能職業(ye) 院校和專(zhuan) 業(ye) ”等,為(wei) 終身數字學習(xi) 體(ti) 係的建設提供可信可靠的“補給站”和四通八達的“立交橋”。

  從(cong) 邁過數字技術變革的門檻進入數字時代和數字世界,到提升數字技能,再到通過數字學習(xi) 維護數字技能,《綱要》規劃了一幅通過提升數字技能實現數字普惠的政策路線圖,對數字中國建設可謂是及時之雨。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