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在北緯30度繪就共富“山海圖”
【走進縣城看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曾毅
兩(liang) 座防浪堤,組成了一對“臂彎”。臂彎內(nei) ,夏日晴空,微風細浪,五顏六色的船艇靜靜停泊;臂彎外,東(dong) 海一望無際,帆影點點劃出曼妙弧線,將映照在海上的陽光“揉”得細碎。
這裏是位於(yu) 浙江省象山縣的亞(ya) 帆中心。“這是為(wei) 杭州亞(ya) 運會(hui) 量身定製的比賽場館,能夠滿足國際A級賽事舉(ju) 辦條件。中心一半在海上,一半在陸上。陸上部分有1.6萬(wan) 平方米,主要是運動員中心、比賽控製中心、後勤服務中心。海上部分現有200多個(ge) 泊位,後期可達1000個(ge) 。”象山縣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張微燕介紹。
象山,因縣城西北的山嶺形似俯臥著的大象而得名。象山是個(ge) 濱海縣,三麵環海、兩(liang) 港相擁,陸域麵積1415平方公裏,海域麵積6618平方公裏,有18個(ge) 鎮鄉(xiang) 街道,常住人口57.4萬(wan) 。象山人自古以海為(wei) 伴、向海而生。6000多年文明史、1300餘(yu) 年立縣史孕育了海洋特色文化,象山是全國唯一以縣域為(wei) 單元的國家級漁文化生態保護區,擁有徐福東(dong) 渡傳(chuan) 說等國家級非遺項目7個(ge) 、省級非遺項目15個(ge) 。南宋時文天祥在此寫(xie) 下了“海山仙子國,萬(wan) 象畫圖裏”的經典詩篇,這也成為(wei) 象山的宣傳(chuan) 口號。
“象山最有特色的資源就是一條神奇而美麗(li) 的海岸線。它位於(yu) 神秘而奇特的北緯30度線上,與(yu) 美國夏威夷、法國巴黎、日本富士山處於(yu) 同一緯度。在這個(ge) 緯度上,象山有著988公裏綿長海岸線,其中大陸岸線323公裏、海島岸線665公裏,不僅(jin) 在浙江省最長,也是長三角185個(ge) 縣市區裏最長的,而且75%以上是非常稀缺的自然海岸線。自然科學將海岸分為(wei) 基岩質、砂礫質、淤泥質、生物質4種類型,象山全部擁有。”張微燕說。
“萬(wan) 象山海、千年漁鄉(xiang) 、百裏銀灘、十分海鮮、一曲漁光”,作為(wei) 中國綜合競爭(zheng) 力百強縣,象山將這五道風景轉化為(wei) 共同富裕的創造路徑。他們(men) 在海洋經濟示範區、“海上兩(liang) 山”實踐地、共同富裕樣板縣三張金名片裏,將縣域分成東(dong) 西南北四大區塊分別打造——東(dong) 麵是時尚東(dong) 海岸、西麵是潮隱西海岸、南麵是風情石浦港、北麵是斑斕西滬港,繪就了一幅共富“萬(wan) 象山海圖”。
打好“海洋牌”,做強海洋經濟示範區。海洋是象山最大的資源。24年前,象山漁民代表率先發出休漁倡議,這個(ge) 理念隨著中國開漁節傳(chuan) 向世界。如今,象山打出了“以土地空間換產(chan) 業(ye) 、海洋資源換產(chan) 業(ye) 、人才招引換產(chan) 業(ye) ”的組合拳,突出變革重生、改革賦能。一方麵,象山將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理念向海洋延伸,推動岸線空間資源重組、產(chan) 業(ye) 重整。去年以來,全縣整治提升船舶企業(ye) 27家、碼頭51座,一批央企重大海洋經濟項目落地建設,海洋經濟增加值占比首超30%。另一方麵,象山將“大綜合一體(ti) 化”行政執法改革向海洋延伸,推動海上安全流程重構、治理重塑。
打好“生態牌”,建好“海上兩(liang) 山”實踐地。碧海銀灘也是金山銀山,生態是象山最大的優(you) 勢。為(wei) 此,象山開展了海岸線整治修複三年行動,累計修複海岸線93.1公裏、海島5個(ge) 。全麵升級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生物等物種豐(feng) 富程度居全省首位,其中世界級瀕危動物中華鳳頭燕鷗已經累計孵化繁殖149隻,占全世界總量的80%。此外,象山編製了浙江省首個(ge) 縣級海岸帶綜合發展規劃,打響“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全域旅遊品牌,策劃了“奔赴山海,象往新鮮”文旅宣傳(chuan) 活動,讓升級的濱海旅遊消費新場景成為(wei) 新流量。與(yu) 此同時,象山還探索建立海上“兩(liang) 山銀行”,成立了海上兩(liang) 山生態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啟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轉化應用係統開發,探索海洋生態資源的價(jia) 值轉換路徑。
打好“均衡牌”,打造共同富裕樣板縣。2021年,象山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倍差為(wei) 1.7,優(you) 於(yu) 省市平均,農(nong) 民收入來源更加豐(feng) 富,財產(chan) 性與(yu) 經營性收入相對較高。亞(ya) 洲一流的帆船運動中心、全國最大的濱海數字影城、華東(dong) 地區最大的水上樂(le) 園等一批標誌性項目建成運行,引領帶動了沿線群眾(zhong) 建成民宿1200餘(yu) 家,吸納就業(ye) 3.6萬(wan) 餘(yu) 人,讓美麗(li) 共富在最美海岸線上加速生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