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軟件業良好生態(縱橫)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運行態勢持續向好,軟件業(ye) 務收入46266億(yi) 元,同比增長10.9%。深入分析我國軟件產(chan) 業(ye) 當前的態勢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意義(yi) 。
隨著數字化轉型加速以及數字中國建設的持續推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需求顯著增長。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優(you) 勢和區位優(you) 勢,加快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加速發展數字產(chan) 業(ye) ,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促進了軟件業(ye) 的發展增速提升。從(cong) 產(chan) 業(ye) 角度來看,國內(nei) 芯片產(chan) 業(ye) 發展速度較快,連帶集成電路相關(guan) 的軟件業(ye) 收入提高。麵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線購物、在線交易、在線商務等成為(wei) 工作生活新方式,也推動電子商務擴大了營收。
同時也要看到,在產(chan) 業(ye) 整體(ti) 增長的背後,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一是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軟件業(ye) 增速放緩;二是利潤總額雖保持增長,但低附加值、低利潤率的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占比偏高;三是軟件和服務產(chan) 品化、標準化能力較弱,規模擴張和降本增效難度加大,整體(ti) 盈利水平不高;四是不同地區軟件業(ye) 發展不平衡問題較為(wei) 突出。加快推進軟件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應從(cong) 政策、產(chan) 業(ye) 、技術和生態等方麵協同發力,創造良好生態。
政策製定應從(cong) 普惠式扶持向精準化轉變。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型企業(ye) ,著重扶持軟件產(chan) 品型和雲(yun) 服務型企業(ye) 。在“卡脖子”領域,對龍頭企業(ye) 和原創技術企業(ye) 提供稅收優(you) 惠和要素保障等支持,以開放場景、開放數據促進軟件升級應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產(chan) 業(ye) 發展應圍繞國產(chan) 化軟件替代及數字化轉型重構兩(liang) 大目標。要加強軟件行業(ye) 標準建設,提升應用推廣能力、軟件能力成熟度,保護知識產(chan) 權,支持原創軟件創新,鼓勵產(chan) 業(ye) 資本支持軟件業(ye) ,強化軟件業(ye) 和其他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推進以軟件為(wei) 代表的信息化、數字化產(chan) 業(ye) 和工業(ye) 、農(nong) 業(ye) 以及服務業(ye) 的深度融合,實現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要精準把握技術發展態勢,大力推進行業(ye) 生態建設。應加強對雲(yun) 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軟件研發和推廣應用,緊跟自動駕駛、元宇宙等發展趨勢,布局軟件產(chan) 業(ye) 新賽道。要優(you) 化提升軟件創業(ye) 空間、軟件園區等管理和建設水平,創新發展模式、加大人才培養(yang) 和激勵力度、強化要素保障,吸引政產(chan) 學研等各方力量協力優(you) 化軟件業(ye) 生態。
(摘編自《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