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生態監測今非昔比

發布時間:2022-08-31 09:5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前不久,我國成功發射陸地生態係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浩瀚宇宙中,這顆衛星將為(wei) 碳儲(chu) 量監測、生態資源詳查、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監測評價(jia) 等提供遙感監測服務,為(wei) 美麗(li) 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句芒號”是世界首顆森林碳匯主被動聯合觀測的遙感衛星,能夠實現對森林植被生物量、氣溶膠分布、葉綠素熒光的高精度定量遙感測量,這些都是計算森林碳匯能力的核心數據。作為(wei) 森林碳匯監測的“專(zhuan) 業(ye) 之星”,“句芒號”本領強大,配置了多波束激光雷達、多角度多光譜相機、超光譜探測儀(yi) 、多角度偏振成像儀(yi) 等載荷,可以確保獲取數據的“準、全、細、精”。

  過去,我國對於(yu) 重大生態工程的監測與(yu) 評價(jia) 主要依靠人工抽樣,再根據樣本計算出全國的數據,費時費力不說,誤差也大,很容易影響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10年前,我國林草領域的衛星遙感數據大部分還需要依靠西方發達國家提供的衛星圖像,數據成本高,且數據安全掌握在別人手裏。

  如今,我們(men) 可以通過自己的衛星遙感技術獲得生態係統的數據變化。經過十多年的協同攻關(guan) 研究,我們(men) 攻克了高分辨率遙感林業(ye) 調查和監測應用的關(guan) 鍵技術,首次建立基於(yu) 高性能計算和雲(yun) 架構的高分林業(ye) 應用服務平台,形成高分專(zhuan) 項標準規範9項,填補了國內(nei) 高分辨率遙感林業(ye) 應用的空白。此次“句芒號”的行業(ye) 應用,標誌著我國碳匯監測正式進入天基遙感時代。

  有專(zhuan) 家指出,目前我國70%以上的林業(ye) 衛星遙感分析數據來源於(yu) 自己發射的衛星,這大大提高了森林資源調查的精度和效率,並在衛星數據獲取方麵顯著提高了自給率。

  我要為(wei) “句芒號”點讚,向服務中國航天和奮戰在國家生態建設主戰場的同行們(men) 致敬。(記者 張蕾)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