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一路追“光” 領“纖”世界

發布時間:2022-09-01 10:35: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數字時代,暢通快捷的信息高速路離不開光纖寬帶。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光纖網絡,是全球首個(ge) 基於(yu) 獨立組網模式規模建設5G網絡的國家,光纖用戶占比由2012年的不到10%提升到2021年的94.3%。與(yu) 此相對應的,中國現在已經成為(wei) 全球產(chan) 銷規模最大的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集聚地。在光纖產(chan) 業(ye) 鏈條的眾(zhong) 多企業(ye) 中,不少“隱形冠軍(jun) ”在閃閃發光。

  在現代社會(hui) 中,信息高速公路是一個(ge) 國家重要的通信基礎設施。在這條信息高速公路上,光纖就如同一條條車輛行駛的通道。光纖傳(chuan) 輸的速率越高、容量越大,那麽(me) 信息傳(chuan) 輸就越快、質量也越穩定,因此光纖本身的產(chan) 品質量非常重要。而生產(chan) 光纖最重要的材料就是光纖預製棒,可以說,光纖預製棒的生產(chan) 凝聚著光纖光纜行業(ye) 中絕大部分的核心技術。

  目前,我國光纖預製棒的生產(chan) 水平已經在世界領先,位於(yu) 湖北的長飛公司就是代表企業(ye) 之一。長飛公司在湖北潛江的工廠是全球最大的光纖預製棒和光纖生產(chan) 基地,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銷往9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的光纖預製棒、光纖、光纜產(chan) 銷量連續30年全國第一,2016年起,市場份額連續6年全球第一。

  長飛公司的光纖生產(chan) 線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光纖拉絲(si) 生產(chan) 線。在這裏,一根光纖預製棒以每分鍾3500米的高速,連續拉製2到3天,可生產(chan) 出長達1萬(wan) 多公裏的光纖,這也是目前全球的行業(ye) 最高水平。

  長飛公司開發出的全球最大尺寸光纖預製棒,直徑230毫米。那麽(me) ,這樣一根幾乎像碗口一樣粗的光纖預製棒,是怎樣加工成細如發絲(si) 的光纖的呢?這其中的重要法寶就是光纖拉絲(si) 塔。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 莊丹:這個(ge) 像火箭發射塔的就是我們(men) 的光纖拉絲(si) 塔,這個(ge) 中間拉的就是預製棒,這個(ge) 預製棒就變成液體(ti) 了,經過30多米的長度,它拉出來的光纖迅速冷卻,我們(men) 這個(ge) 拉絲(si) 塔拉絲(si) 速度也是全球最高的拉絲(si) 速度。

  把粗大的光纖預製棒拉成極細的光纖,這聽起來似乎並不難,然而卻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因為(wei) 當直徑變為(wei) 千分之一,它裏麵的結構不能有任何變化。而實現這些技術的整個(ge) 生產(chan) 線,包括光纖拉絲(si) 塔,都是由長飛公司自主研發生產(chan) 的。對企業(ye) 來說,要突破這些核心技術,實現從(cong) 跟跑到領跑,走過的是一條並不平坦的路。

  上世紀80年代,全球掀起信息化浪潮,光纖通信業(ye) 發展起來。我國與(yu) 荷蘭(lan) 的飛利浦公司合作,成立了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將全球最主流的預製棒製備工藝引進到中國,我國光纖產(chan) 業(ye) 由此實現了從(cong) 零到一的突破。

  本世紀初,中國進入光纖通信飛速發展的時代,“八縱八橫”光纜幹線工程也在大力推進,光纖光纜產(chan) 品供不應求。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 莊丹:(那個(ge) 時候)產(chan) 能完全不能滿足國內(nei) 生產(chan) 需要,價(jia) 格持續往上升,在2001年頂峰的時候,光纖1000塊錢1公裏,而且排隊還拉不到貨。

  長飛公司很快成為(wei) 全國最大的光纖光纜供應商,但當時,所有原材料和設備都依賴進口,這也極大限製了企業(ye) 的發展。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 莊丹:裝備是老外的,工藝是老外的,備品備件是老外的,原材料也是老外的,所有的這些東(dong) 西都是從(cong) 國外進口的。我們(men) 設備上麵的某一個(ge) 備件可能要換,需要提前幾個(ge) 月做規劃。第一成本高,第二周期長,你的技術受製於(yu) 人,技術不掌握在自己手上,現在通俗地說就是“卡脖子”。

  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得把關(guan) 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長飛公司決(jue) 心開始自主研發,成立了研發中心,組建了自己的技術團隊。王瑞春當時從(cong) 浙江大學材料係研究生畢業(ye) ,加入長飛公司,成為(wei) 研發團隊的一員。一切要從(cong) 零開始,一個(ge) 部件一個(ge) 部件的去摸索嚐試。

  經驗慢慢積累,團隊也越來越成熟。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整體(ti) 提高,2010年,長飛公司終於(yu) 攻克了光纖預製棒設備的設計研發,實現了光纖光纜整套設備的自主研發和生產(chan) ,這是行業(ye) 一個(ge) 質的飛躍。

  此時的中國,通信光纜建設又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實現了從(cong) 2G到4G的跨越,這為(wei) 光纖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當時,以長飛公司的工藝,生產(chan) 光纖的成本還相對較高。於(yu) 是2012年,長飛公司決(jue) 定對標當時美國和日本的工藝技術,繼續進行攻關(guan) 。要同時研發兩(liang) 種完全陌生的製備工藝,難度前所未有,一切又是從(cong) 零開始。

  最艱難的時候,大家也有過猶豫和退縮。不過,最終大家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在無數次失敗中不斷進步和突破。經過5年的艱難探索,2017年,長飛公司成功開發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工藝和設備平台,達到全球的行業(ye) 最高水平。至此,長飛成為(wei) 全球唯一掌握三大主流預製棒製備技術並實現產(chan) 業(ye) 化的企業(ye) ,真正成為(wei) 全球行業(ye) 的“領跑者”。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 莊丹: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預製棒的原材料,到預製棒的工藝製成,包括裝備,完全掌握在我們(men) 自己手裏,在預製棒,在光纖的成本上,我們(men) 是全球最有競爭(zheng) 力、最有優(you) 勢的,我們(men) 的長飛夢是要做全球第一。

  依托像長飛這樣的企業(ye) 的自主創新和發展,目前,中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集聚地,光纖光纜產(chan) 銷規模占全球市場超過50%。全球光纖光纜10強企業(ye) ,中國占據半壁江山。

  光纖通信的產(chan) 業(ye) 鏈中,還有很多不可缺少的零部件,陶瓷插芯就是其中之一。陶瓷插芯是用在哪兒(er) 的呢?在光纖通信的傳(chuan) 輸中,有一個(ge) 重要部件——光纖連接器,它主要用於(yu) 光纖與(yu) 光纖之間、光纖與(yu) 設備之間的對接。在這個(ge) 光纖連接器中,核心部件就是陶瓷插芯。依靠陶瓷插芯才能實現光纖與(yu) 光纖間兩(liang) 個(ge) 端麵的精密連接。因此,陶瓷插芯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著通信的質量。

  現在,我國的陶瓷插芯生產(chan) 也位居全球領先,陶瓷插芯產(chan) 量占據全球市場的90%以上。這其中,絕大部分產(chan) 品都來自一家中國企業(ye) ——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光纖陶瓷插芯產(chan) 銷量連續多年全球第一。

  和光纖行業(ye) 的其他部件一樣,我國的陶瓷插芯生產(chan) 同樣也起步較晚、後來居上。在2010年之前,雖然生產(chan) 陶瓷插芯的設備——PC自動研磨機,三環公司已經實現自主研發,但在生產(chan) 陶瓷插芯過程中所需的一個(ge) 重要原料——粉體(ti) ,一直依賴進口。

  2010年,隨著我國的光纖基礎設施建設飛速發展,陶瓷插芯的需求也大幅增加,這對企業(ye) 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那一年,三環公司著手開始進行粉體(ti) 的研發,希望盡早擺脫受製於(yu) 人的局麵。

  三環集團副總裁、三環集團研究院院長 邱基華:最難的,第一是成分的均勻性,第二是粉體(ti) 做細了之後,怎麽(me) 去實現這些粉體(ti) 的指標。試了各種各樣粉體(ti) 的製作方法,想了一個(ge) 比較獨特的工藝條件,實現了產(chan) 品的量產(chan) 。

  經過兩(liang) 年的努力,研發團隊研製出了符合技術指標的粉體(ti) 。但當把產(chan) 品交給工藝團隊來試製產(chan) 品時,效果卻並不理想。

  三環集團副總裁、三環集團研究院院長 邱基華:當時兩(liang) 個(ge) 團隊產(chan) 生了很強烈的衝(chong) 突,做粉的認為(wei) 做成型的工藝用得不好,粉已經達到了工藝指標,為(wei) 什麽(me) 就用不好呢?做成型的技術人員就說粉不行,明明用別的粉都用得很好,就用這個(ge) 粉不行。

  爭(zheng) 吵過後,兩(liang) 個(ge) 團隊決(jue) 定一起到生產(chan) 現場,分析、檢測,查找問題的根源。

  三環集團副總裁、三環集團研究院院長 邱基華:最後找到了原因,因為(wei) 我們(men) 做粉的方法跟國外不一樣,粉體(ti) 帶有雜質,會(hui) 影響後麵的注射性能。

  經過不斷調整和嚐試,幾個(ge) 月後,團隊終於(yu) 攻克了這個(ge) 技術問題。自主研發的高性能粉體(ti) 投入批量生產(chan) ,成功替代了原有的進口粉體(ti) ,三環公司也由此實現了陶瓷插芯的全鏈條自主研發生產(chan) 。2015年,三環公司生產(chan) 的光纖連接器陶瓷插芯產(chan) 銷量躍至全球第一,並蟬聯多年。

  從(cong) 完全依賴進口,到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自主可控,中國的光纖企業(ye) 走過了一條艱難的轉型升級路。冠軍(jun) 之路沒有捷徑,需要十年甘坐冷板凳,持之以恒地攻關(guan) 和創新,而這也是中國製造走向高質量發展,進而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ge) 關(guan) 鍵所在。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