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嘌呤含量有規律
你知道嗎,食物中的嘌呤含量大概是有規律可以遵循的,掌握食品嘌呤含量規律,合理規避高嘌呤食物,可減少體(ti) 內(nei) 尿酸形成,延緩高尿酸血症進程,進而減慢因血尿酸濃度高導致的其他全身代謝性疾病。
早期高尿酸血症可能並無症狀
但可潛伏十年之久
人體(ti) 內(nei) 嘌呤主要來源於(yu) 食物攝取、體(ti) 內(nei) 生成和核酸分解,其中從(cong) 食物攝入嘌呤含量的高低是其主要因素。尿酸作為(wei) 人體(ti) 嘌呤代謝的終末代謝產(chan) 物,在人體(ti) 內(nei) 嘌呤代謝異常或尿酸排出受阻時,尿酸不可避免地升高。
早期高尿酸血症可能並無症狀,臨(lin) 床上主要表現為(wei) 血尿酸升高,多在體(ti) 檢中發現,可持續10年之久,甚至更長。
從(cong) 極低到極高嘌呤的食品
分別都有哪些代表性食物
根據嘌呤含量高低可將食品分為(wei) 極低嘌呤食品、低嘌呤食品、中嘌呤食品、高嘌呤食品、極高嘌呤食品。
其中,絕大部分食品嘌呤含量<50mg/100g,此類食品如雞蛋、乳及乳製品,屬於(yu) 極低嘌呤食品;
當食品中嘌呤含量達50-100mg/100g,此類食品如菌類、部分加工肉類等屬於(yu) 低嘌呤食品;
當食品中嘌呤含量達100-200mg/100g,此類食品如幹豆、未加工的肉類、大部分加工的肉類、大部分魚類水產(chan) 等屬於(yu) 中嘌呤食品;
當食品中嘌呤含量達200-300mg/100g,此類食品如牛肝、豬肝等屬於(yu) 高嘌呤食品;
當食品中嘌呤含量高於(yu) 300mg/100g,此類食品是以動物內(nei) 髒為(wei) 代表的動物性食物,如雞肝和部分海產(chan) 品等屬於(yu) 極高嘌呤食品。
根據不同食品嘌呤含量
一般具有三種規律
1.動物性食品嘌呤含量高於(yu) 植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品嘌呤含量明顯低於(yu) 動物性食物,嘌呤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食物主要為(wei) 幹豆、菌菇和啤酒。
2.內(nei) 髒和含水量較低食品嘌呤含量高於(yu) 其他食品
內(nei) 髒的嘌呤含量明顯高於(yu) 其他食品。內(nei) 髒(如肝髒)和含水量較低的食品(如烤蝦、魚幹)的嘌呤明顯高於(yu) 其他食品。豬肝在畜類食品中嘌呤含量最高,鴨肝在禽類內(nei) 髒中嘌呤含量最高。
3.海鮮類食品嘌呤含量高於(yu) 肉及肉製品
海鮮類食品嘌呤含量高於(yu) 肉及肉製品,而貝類及蝦類食品中嘌呤含量又明顯高於(yu) 魚蟹類食品。
通過上述規律,應調整膳食結構,減少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nei) 髒、海產(chan) 品等)的攝入。與(yu) 此同時注意多飲水,每日飲水量>2000mL,通過足夠的尿量排出體(ti) 內(nei) 多餘(yu) 的尿酸。
文/高春海(天津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醫師、注冊(ce) 營養(yang) 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