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央企專業化整合提速 多領域迎機遇

發布時間:2022-09-05 10:25: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隨著中企聯合糧食儲(chu) 備有限公司、中國物流集團資產(chan) 管理有限公司等相繼成立,近期,國有資本布局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不斷提速。而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入收官倒計時之際,央企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動作不斷,上市公司層麵的運作也迎來戰略機遇期。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未來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空間巨大,能源、裝備製造、鋼鐵、物流等多領域或將加快。

  整合動作頻頻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中檢”)與(yu)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8月25日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啟動所屬檢驗檢測企業(ye) 的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工作,並同步開展中國中檢的股權多元化改革。

  中國中檢是中央企業(ye) 中唯一以“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計量”等為(wei) 主業(ye) 的綜合性質量服務機構。通用技術集團成立於(yu) 1998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ye) ,旗下擁有沈機股份、中國汽研、環球醫療、中國醫藥4家上市公司。

  “集團所屬中國汽研、檢科測試兩(liang) 家公司通過重組整合加入中國中檢,進入了行業(ye) 發展主賽道,將獲得更高的發展平台和更大的成長空間,有利於(yu) 業(ye) 務做強做優(you) 做大。”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黨(dang) 組書(shu) 記於(yu) 旭波表示,對通用技術集團自身而言,這次專(zhuan) 業(ye) 化整合有利於(yu) 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ye) ,集中資源做強做優(you) 機床裝備、醫療健康等核心主業(ye) ,進一步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功能作用,提升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這並不是個(ge) 例。近期,央企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動作不斷,推動國有經濟布局結構持續優(you) 化調整。

  8月18日,中企聯合糧食儲(chu) 備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這家新公司是中國儲(chu) 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和中糧集團有限公司通過股權合作方式,以中糧集團部分糧食倉(cang) 儲(chu) 企業(ye) 為(wei) 基礎共同出資組建的,其組建運營標誌著兩(liang) 大糧食央企在專(zhuan) 業(ye) 化整合方麵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7月28日,中國物流集團資產(chan) 管理有限公司成立,開啟了中國物流集團資產(chan) 資源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和統一集中管理的新篇章。下一步,資產(chan) 管理公司將陸續接收集團相關(guan) 資產(chan) ,為(wei) 後續專(zhuan) 業(ye) 化治理、專(zhuan) 業(ye) 化盤活處置和專(zhuan) 業(ye) 化資產(chan) 經營奠定基礎。

  7月25日,中國礦產(chan) 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成立,這將有效增強我國重要礦產(chan) 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對於(yu) 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當前階段,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已經從(cong) 央企間的戰略性重組更多轉向於(yu) 央企內(nei) 部和中央企業(ye) 之間同類或相似業(ye) 務、上下遊緊密關(guan) 聯業(ye) 務的專(zhuan) 業(ye) 化重組整合,促進主責主業(ye) 更聚焦、產(chan) 業(ye) 結構更清晰。”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研究部研究員劉興(xing) 國表示,下半年央企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呈現出加快推進的態勢,所涉及的行業(ye) 領域將更廣、參與(yu) 層麵更寬、精細程度更高。

  優(you) 質資產(chan) 向上市公司集中

  國資委強調,要充分發揮上市公司功能,科學統籌各類資源,靈活采取發行股份購買(mai) 資產(chan) 、非公開發行股票、換股吸收合並等方式,推動優(you) 質資產(chan) 向上市公司集中,切實提升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工作效果。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發布並購公告數量50份,涉及上市公司45家,以能源、建材、軍(jun) 工等行業(ye) 企業(ye) 居多。

  8月23日,中國動力和中國船舶雙雙發布公告,拉開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柴油機業(ye) 務整合帷幕。公告顯示,中國動力全資子公司中船柴油機將以自身股權作為(wei) 對價(jia) ,向中國動力、中船工業(ye) 集團、中船重工集團及中國船舶開展柴油機動力業(ye) 務收購,總交易對價(jia) 達到226.3億(yi) 元。

  當日,中國鋁業(ye) 披露,公司擬以18.87億(yi) 元收購控股股東(dong) 中鋁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平果鋁業(ye) 有限公司100%股權。一個(ge) 月前,中國鋁業(ye) 剛宣布擬通過非公開協議方式以現金收購雲(yun) 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雲(yun) 鋁股份9%股權。

  8月13日,中材國際發布公告稱,正在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mai)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持有的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10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事宜。

  在推動優(you) 質資產(chan) 向上市公司集中的同時,中央企業(ye) 還著眼國資全局,加強央地協同,通過無償(chang) 劃轉、協議轉讓、合資新設、資產(chan) 置換、交叉持股等多種方式組合推進專(zhuan) 業(ye) 化整合。

  “今年以來,實施整合重組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越來越多。”中國企業(ye) 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介紹,當前央企重組整合呈現出一些新特征,以平台為(wei) 主體(ti) 的專(zhuan) 業(ye) 化精準整合明顯提速。以優(you) 勢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通過無償(chang) 劃轉、有償(chang) 收購的內(nei) 部置換越來越多。以分拆為(wei) 主的優(you) 質資產(chan) 注入上市公司的案例大大增多。

  釋放一體(ti) 化運作紅利

  下一步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如何深入推進?在9月1日召開的鞏固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補短板強弱項專(zhuan) 題推進會(hui) 上,國務院國資委黨(dang) 委委員、副主任翁傑明強調,下一步要在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的力度廣度深度上狠下功夫。要繼續大力推動資源向主業(ye) 企業(ye) 、優(you) 勢企業(ye) 、“鏈長”企業(ye) 集中,鼓勵更多企業(ye) 和地區形成“一業(ye) 一企、一企一業(ye) ”新格局,實現業(ye) 務板塊清晰、“小散弱”問題基本清零。要主動挖掘央企之間、央地之間跨企業(ye) 、跨層級、跨區域的整合空間,在更廣範圍促進資源優(you) 化配置。要強化整合後的深度融合,充分釋放一體(ti) 化運作紅利。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隨著央企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的深入推進以及控股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實施方案的落地,多領域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將加大資本運作力度,優(you) 質資產(chan) 注入上市公司力度也有望加大。

  今年5月,國資委印發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提出,在3年內(nei) 分類施策、精準發力,推動上市公司內(nei) 強質地、外塑形象,爭(zheng) 做資本市場主業(ye) 突出、優(you) 強發展、治理完善、誠信經營的表率。按照要求,央企須於(yu) 8月底前將各集團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報送國資委,2024年底全麵驗收評價(jia) 。

  “國企改革持續推進,電力資產(chan) 證券化熱潮或來臨(lin) 。”中泰證券研究員汪磊表示,在這一政策的推動下,電力央企集團會(hui) 進一步係統梳理未上市和已上市資源,結合實際逐步將現有未上市的優(you) 質資產(chan) 有計劃地注入上市公司,或單獨上市,並且會(hui) 穩妥探索符合條件的多板塊上市公司分拆上市。

  山西證券分析師李孔逸指出,過去三年,尤其是2021年以來,多家央企在集團層麵率先進行了重組或整合,上市公司層麵的運作迎來戰略機遇期,開始逐漸進入執行階段,建議重點關(guan) 注船舶製造、電氣裝備、汽車和國防軍(jun) 工等行業(ye) 。(記者 王璐)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