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相關部門解讀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新修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發布時間:2022-09-06 10:30:00來源: 人民日報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等部門有關(guan) 負責人解讀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新修訂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法——

  全鏈條治理 全過程監管

  9月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以網絡視頻形式舉(ju) 行集體(ti) 采訪,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等部門有關(guan) 負責人就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新修訂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法的相關(guan) 情況進行解讀。

  9月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六次會(hui) 議通過了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新修訂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法,前者將於(yu) 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後者將於(yu) 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愛立介紹,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從(cong) 起草到審議,社會(hui) 關(guan) 注度高,訴求強,起草快。這部專(zhuan) 門立法的亮點很多:一是小切口、小快靈。這部法律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實踐需要,對關(guan) 鍵環節、主要製度作出規定,條文不多,但每一條內(nei) 容都力求精準管用。在不到一年時間裏,經過三次審議出台,可以說是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小切口、小快靈立法的一次生動實踐。二是重預防、強綜合。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立足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側(ce) 重前端預防,在加強抓末端、治已病的同時,更加重視抓前端、治未病。變“亡羊補牢”為(wei) “未雨綢繆”,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三是全鏈條、管要害。從(cong) 人員鏈、信息鏈、技術鏈、資金鏈等進行全鏈條治理,從(cong) 前端宣傳(chuan) 預防、中端監測處置、後端懲治進行全流程治理,強化部門監管主體(ti) 責任,壓實企業(ye) 的社會(hui) 責任,對電詐分子規定了有效預防懲處措施,嚴(yan) 厲打擊各類涉詐黑灰產(chan) 行為(wei) 。四是統籌發展和安全。本法在製度設計上,始終注重措施有力、精準,同時規定了必要的申訴救濟措施。

  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提出,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應當加強追贓挽損,完善資金處置製度,及時返還被害人的合法財產(chan) 。公安部刑事偵(zhen) 查局副局長薑國利介紹,近年來,公安機關(guan) 會(hui) 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hui) 等部門采取了一係列的工作措施,堅決(jue) 追繳返還電信網絡詐騙受害人被騙資金,切實保護人民群眾(zhong) 財產(chan) 安全。一是建立快速止付凍結機製,不斷優(you) 化升級平台係統,盡可能多地止付凍結受害人被騙資金。2021年共緊急止付群眾(zhong) 被騙款3291億(yi) 元,正在打款的150萬(wan) 名受害群眾(zhong) 免於(yu) 被騙。二是建立涉詐銀行賬戶風險監測攔截機製,對涉電信網絡詐騙的風險賬戶,實時開展資金攔截,累計攔截102萬(wan) 個(ge) 資金賬戶148億(yi) 元。三是對權屬明確、符合返還條件的涉案凍結資金,依法及時返還被騙群眾(zhong) 。

  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法為(wei) 這些年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態勢總體(ti) 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談到這次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法修改的背景及其主要內(nei) 容,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嶽仲明介紹,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人民群眾(zhong) 對農(nong) 產(chan) 品農(nong) 藥獸(shou) 藥殘留超標、重金屬超標、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等問題非常擔心。修訂後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法完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製度,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做好與(yu) 食品安全法的銜接,實現從(cong) 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全過程、全鏈條監管,進一步強化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法治保障。這次修改的主要內(nei) 容包括壓實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各方責任,強化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風險管理和標準製定、實施,完善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經營全過程管控措施,增強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實效,加大對違法行為(wei) 的處罰力度。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