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完善性侵害兒童犯罪人員信息公開製度
最高人民法院9月14日召開全國法院第七次少年法庭工作會(hui) 議,會(hui) 議強調,要牢固樹立新時代少年司法理念,堅持最有利於(yu) 未成年人原則,堅持貫徹“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wei) 主、懲罰為(wei) 輔”原則,同時體(ti) 現“包容寬容但絕不縱容”的政策精神,將特殊、優(you) 先、雙向、全麵保護理念落實到每一個(ge) 案件辦理中。要依法嚴(yan) 懲殺害、傷(shang) 害、性侵、拐賣、虐待等各類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行為(wei) ,對挑戰法律和倫(lun) 理底線的,堅決(jue) 依法嚴(yan) 懲,決(jue) 不姑息。要妥善審理涉未成年人的家事、侵權等各類民事案件,依法妥善審理各類涉家庭教育、“雙減”政策背景下的教育培訓類案件,依法開展涉兒(er) 童權益糾紛調解工作。
會(hui) 議要求,要深化少年法庭改革,推動中國特色未成年人審判製度和工作機製更加成熟定型。要完善涉訴未成年人權益的特別保護方式,全麵落實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製度,探索建立兒(er) 童救助協作製度,完善性侵害兒(er) 童犯罪人員信息公開製度、性侵兒(er) 童案件特殊證據標準。
要深度參與(yu) 綜合治理,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未成年人綜合保護體(ti) 係。要堅持係統思維,加強與(yu) 相關(guan) 單位協作配合,積極參與(yu) 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各項工作,配合有關(guan) 部門建立家庭教育聯動機製,抓好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品牌工作,加強網絡治理和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障工作。要充分發揮司法建議、司法白皮書(shu) 等作用,推動大數據技術與(yu) 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深度融合,助力破解少年審判折射的社會(hui) 問題,推動完善社會(hui) 治理,促進未成年人保護和犯罪預防機製製度不斷完善。要深化審判延伸工作,強化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未成年罪犯幫教挽救等工作,廣泛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社會(hui) 各界對少年審判工作的意見建議,自覺接受監督,不斷加強和改進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