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鄱陽湖灘,誰在以越野之名撒野

發布時間:2022-09-19 09:28: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趙誌疆

  最近一段時間,“汛期反枯”的鄱陽湖水位持續走低,有車主在湖灘上競速飆車、肆意碾壓濕地。針對這種情況,鄱陽湖沿湖縣市發出了“不駕駛機動車進入鄱陽湖濕地”的呼籲,並采取挖斷出入口、設置警示牌等措施。

  根據水利部消息,受高溫少雨天氣影響,長江幹流、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長沙市以下江段、兩(liang) 湖水位處於(yu) 曆史最低點。8月4日,鄱陽湖水位已降至枯水期,這是1951年以來最早進入枯水期的記錄。8月中旬,鄱陽湖水域麵積約1113平方公裏,近一個(ge) 月來水體(ti) 麵積減少了66%。

  鄱陽湖旱情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幹涸龜裂的湖底觸目驚心。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一些車主將目光盯上了湖灘,肆無忌憚地在上麵穿梭往來。

  以越野之名,行撒野之實,那些任性的車主,無疑是鄱陽湖濕地最大的威脅。極端幹旱之下,濕地不僅(jin) 起著涵養(yang) 水源的重要作用,而且是陸生生物和候鳥的寶貴棲息地。然而,在野蠻的車輪之下,濕地植被遭受到毀滅性破壞。大片草地在車輪碾壓之下枯萎變黃,裸露出泥土,場景令人倍感痛心。

  近年來,鄱陽湖的水“來得快、退得凶、降得低”,低水位造成的不利影響,已呈現常態化趨勢。為(wei) 了避免幹旱對湖區生態造成影響,各地水利部門都在積極采取一係列措施。其中,保護濕地是關(guan) 鍵環節——這不僅(jin) 是守護自然生態的底線,更是捍衛人類文明的底線。

  麵對觸目驚心的幹旱,多數人的共識是,認識到保護自然生態的重要性,並從(cong) 自身做起注重節約水資源。發生在鄱陽湖灘塗上的飆車現象,以一種另類的方式發出警示:有些人沒有形成緊迫感,他們(men) 不僅(jin) 沒有從(cong) 幹涸的湖灘上讀懂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yi) ,反而腦洞大開將此作為(wei) 肆意撒野的“樂(le) 園”。

  以熱愛生活的名義(yi) ,越來越多的人渴望走出家門、擁抱自然。在此過程中,以什麽(me) 樣的姿態擁抱自然,無疑是個(ge) 耐人尋味的話題——以親(qin) 近自然的名義(yi) ,我們(men) 到底應該為(wei) 保護自然盡一份力,還是為(wei) 破壞自然添一把火?眼下,恢複鄱陽湖的自然生態仍需久久為(wei) 功,相比之下,增強全民濕地保護意識,更應成為(wei) 當務之急。(趙誌疆)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