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時評:更好發揮大督查“利器”作用
近期,國務院開展第九次大督查,督查組深入19個(ge) 省(區、市)進行實地督查,一些人民群眾(zhong) 和市場主體(ti) 反映強烈的問題引發關(guan) 注。經過督查,相關(guan) 做法得到及時糾偏,有關(guan) 責任人受到處理,贏得了群眾(zhong) 認可。
直擊現實問題,著力解決(jue) 政策落地堵點。今年以來,麵對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和國內(nei) 疫情散發多發的不利局麵,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果斷推出、有力實施,護航國民經濟企穩回升。也應看到,我國經濟雖然延續恢複發展態勢,但恢複的基礎仍不牢固;抓住當前緊要關(guan) 口,在用好工具箱中可用工具的同時,更要推動政策落實落細,充分釋放政策效應,穩住經濟發展大盤。作為(wei) 抓落實促發展的“利器”,大督查就是要透過問題線索、錨定難點堵點,督促各方麵切實扛起責任,以更有力、更具針對性的舉(ju) 措,確保各項決(jue) 策部署落實到位,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問題難點和政策堵點在哪裏,督查的“利劍”就指向哪裏。比如,針對群眾(zhong) 反映的部分老舊小區改造推進慢、工程質量有缺陷等問題,督查組實地暗訪、調閱資料,督促當地排查整治,確保問題整改不反彈;接到二手車交易市場存在亂(luan) 收費的線索,督查組深入多個(ge) 車管所核查取證,要求立行立改,促進交易流通。在曆時10天左右的大督查中,督查組帶著線索去、跟著問題走、盯著問題改,堅持精準發力、敢於(yu) 動真碰硬,紮實推動一個(ge) 個(ge) 問題得到妥善解決(jue) ,打通了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裏”。
解決(jue) 好一件件群眾(zhong) 高度關(guan) 切的“小事情”,才能取得增進民生福祉、激發市場活力的“大效果”。以此次大督查為(wei) 契機,不僅(jin) 要盯住眼前,為(wei) 群眾(zhong) 解決(jue) 一件件操心事煩心事,也要著眼長遠,透過現象看本質,注重完善製度,讓好政策釋放更多紅利。在實際工作中,督查組邊督查、邊調研,深挖問題背後的原因,形成一批有價(jia) 值有分量的督查調研成果。在廣東(dong) ,督查組核查發現,群眾(zhong) 反映一些地方市場監管末端執法不規範、簡單化,加重市場主體(ti) 經營負擔;在督促地方立行立改後,督查組由點及麵,從(cong) 穩市場主體(ti) 出發,圍繞規範化、精準化、人性化執法提出多條建議。事實證明,下沉基層一線,堅持督調結合,進一步推動督查向實裏走、往深處去,才能堵塞監管漏洞、推動製度優(you) 化、破解發展難題,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凝聚力量。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大督查對於(yu) 抓落實、促發展、保穩定,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具有重要意義(yi) 。督查工作雖然告一段落,但整改落實不應畫上休止符。各地在“督”字上下功夫,以釘釘子精神堅韌不拔抓部署、促整改、補短板,用實招硬招破梗阻、清障礙;各方麵認真研究從(cong) 一線獲得的一手情況,通過獎懲並舉(ju) ,激發調動地方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將文件上的“真招實招”轉化為(wei) 群眾(zhong) 感受的“真真切切”,就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推動經濟企穩向好、保持運行在合理區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