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召之即來、幹完就走、收益立顯 日結工權益保障卻存隱憂

發布時間:2022-09-22 09:28:00來源: 工人日報

  召之即來、幹完就走、收益立顯,當下日結工正受到青睞,但務工者的權益保障卻存隱憂——

  日結工市場現勞務中介層層轉包

  閱讀提示

  日結工在我國勞務市場早已存在。有勞動者為(wei) 了“來去自由”選擇日結工,有勞動者則把日結工當成失業(ye) 中的“過渡期”。不過,在這一勞務市場中,往往存在勞務中介層層轉包、扣押工資等現象。而“無約束”“無協議”的“自由”背後,也給勞動者權益保障埋下隱患。

  9月12日早上9點多,廣東(dong) 深圳龍華汽車站人頭攢動。“找工作,乘電梯到三樓!”在車站三樓的龍觀人才市場,有中介拿著喇叭喊著。

  在這裏,“工資日結”有不小吸引力。召之即來、幹完就走,工作輕鬆,收益立顯。有務工者稱,這樣的打工如同“打醬油”。在一些“日結用工群”招工信息中,招“醬油工”、幹“醬油活”,成為(wei) 高頻詞。

  後疫情時代,催生了不少新的日結工種,使得“醬油工”們(men) 又多了些選擇。不同於(yu) 共享經濟中的網約工,這群在派單係統之外、等待勞務中介拋出各類崗位空缺的“醬油工”,合法權益該如何維護?

  勞務中介層層轉包存隱憂

  《工人日報》記者在深圳勞務市場了解到,日結招聘工種眾(zhong) 多,一直是最受歡迎的工類之一。

  “日結大部分是上午進,晚上發錢,結工資很快。”如同正在龍觀人才市場找日結工作的文先生一樣,不少找日結工作的工人就是想掙快錢、急用錢。在勞務市場,“來錢快”已然成了日結工作的代名詞。

  在眾(zhong) 多工種中,文先生偏好物流,主要負責分揀、裝卸貨等,工資18~22元/小時。“日結物流工需工作12小時/天,其間有1小時休息時間。物流工作相對輕鬆一些,更靈活自由,不像在工廠守著流水線般無聊”。

  除了為(wei) 賺快錢而做日結工,也有一些處於(yu) 待業(ye) 期的勞動者,把日結工當成“過渡期”,賺點生活補貼。“我有一份正式工,但在休息日,我也會(hui) 幹日結工,這樣可以多賺點錢。”黨(dang) 先生告訴記者。

  除了線下的勞務市場,線上的微信群、貼吧等平台,是另一個(ge) 日結工的主要蹲守陣地。

  “【和平日結】17元/小時,包住不包吃。長白班,坐班……工期最少1個(ge) 月,不滿罰款300元!”

  這是一個(ge) 招工微信群發的一則信息。8月22日~25日期間,《工人日報》記者加入的兩(liang) 個(ge) 招工微信群共發了163則招聘信息,其中有30份是找日結工的。此外,群裏也不乏求職者主動詢問是否有“醬油活”。

  不過,通過這些渠道尋找工作,往往存在勞務中介層層轉包現象。

  “勞務中介層層轉包,最大的問題就是勞動權益保護方麵有障礙。” 廣東(dong) 耀文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愛東(dong) 告訴《工人日報》記者,一些招聘信息往往經過中介多重轉手,導致每一層都收取不同的中介費,直接影響著鏈條末端的日結務工者最後到手的收入。並且,一旦發生人身傷(shang) 害,務工者往往不知道該找誰。

  疫情暴發催生出不少新工種

  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許多新的日結工種悄然出現,如防疫保安、防疫護士等。

  據勞務市場一名招工中介介紹,受疫情影響,一方麵許多企業(ye) 用工需求減少,招工崗位常常是供不應求;另一方麵,也出現了一些與(yu) 防疫相關(guan) 的新工種,加之此類工作工資相對較高,受到不少日結工求職者的青睞。

  “以防疫保安為(wei) 例,該崗位根據工作內(nei) 容分為(wei) 好幾種。需要日結工的,主要是隔離酒店的保安崗。”這位中介說,此類日結保安,入職門檻較低,無須任何技術,年齡55歲以下均能做。

  據了解,在今年三四月深圳疫情較嚴(yan) 重期間,防疫保安工資為(wei) 300~450元/天。防疫護士則主要是協助醫護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工資400元/天,相對要求較高,需持雙證才能上崗。

  “工資日結,押一天”“工資日結,押3天”“幹不滿15天,前3天工資無”……日結招工信息中,大多附有此類條件。“來錢快”背後,也需承擔風險。除了押扣工資,扣押金、遇上黑中介也困擾著日結工。

  “隻要提供身份證複印件就行,中介不會(hui) 向勞動者收取費用,一般由廠方出。” 日結工倪先生告訴記者,招工信息都由中介口頭告知,甚至工錢多少也是口頭承諾,無須簽訂任何協議。

  “又不是長期工,要求太多,招不到人的。”在深圳市龍華區一天橋上招工的中介直言,日結工和中介的關(guan) 係是各取所需,雙方達成“共識”即可。

  “押證件是犯法的,我們(men) 可不敢。”該中介還告訴記者,如今勞務市場不會(hui) 扣押證件,但扣押工資依然存在,比如做一個(ge) 月扣押10天,做3天押兩(liang) 天。

  勞務市場有待進一步規範

  “工作內(nei) 容與(yu) 約定不符、薪資報酬與(yu) 約定不符、因工受傷(shang) 無保障等,這些都是常見的日結工權益受損情況。”廣東(dong) 啟通律師事務所律師李雄章說。

  “無約束”“無協議”的“自由”背後,“醬油工”的權益該如何維護?

  “日結工資的勞動者,在實踐中往往是臨(lin) 時工,與(yu) 用人單位的關(guan) 係往往是勞務關(guan) 係。”張愛東(dong) 直言,這種關(guan) 係下,發生工傷(shang) 、工亡事故,往往難以獲得工傷(shang) 保險待遇。

  記者注意到,在維權方麵,該群體(ti) 有“抱團取暖”意識,往往會(hui) 相互提醒。7月27日,有用戶在日結工貼吧發了一則帖子——日結工注意以下幾點:收押金、報名費、體(ti) 檢費、服裝費等一切費用的都是騙子。記者在各大招聘群,也留意到有勞動者發消息提醒某招工信息不真實。

  “提醒”隻是事前保護。當勞動權益受到侵害後,該群體(ti) 維權難度很大。

  “日結工往往不知道用工主體(ti) 是誰,實際上也沒有準確的用工主體(ti) ,而是包工頭甚至普通的工人叫他們(men) 過來勞動,幹完就走。”張愛東(dong) 說,“一旦發生人身傷(shang) 害事件,既要證明用工主體(ti) 是誰,又要證明工資情況。然而,由於(yu) 工資是日結的,在同一用工主體(ti) ,往往沒有連續的用工記錄,會(hui) 導致舉(ju) 證困難。”他認為(wei) ,這部分群體(ti) 的勞動保障,應當有行政機關(guan) 的介入監督和規範管理。

  李雄章建議,日結工在接受工作時,應盡量直接與(yu) 工廠取得聯係,少接觸層層轉包的勞務中介;同時盡量簽合同,明確報酬、工作內(nei) 容等。若未簽訂協議,也要保留工廠招工簡章、工資記錄等相關(guan) 證據。

  李雄章提出,應該進一步規範勞務市場,明確用人單位、用工單位責任和義(yi) 務,並加強對勞動者、勞務提供者的普法宣傳(chuan) 。針對互聯網平台發布日結工作的,還需進一步加強互聯網平台管理及信息管理。對於(yu) 需要錄用日結工的企業(ye) ,建議製定完善的日結工用工製度,明確與(yu) 日結工之間的權利和義(yi) 務。通過勞務市場招日結工的,還需選擇正規、信譽高的勞務市場並通過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yi) 務,限製勞務層層轉包。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