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者 正青春·一線故事】苗彥彥:心向陽光 活出精彩
【奮鬥者 正青春·一線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尚傑
初秋,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十四師224團4連,萬(wan) 畝(mu) 棗園碩果累累,顆顆青棗在枝頭歡笑。
苗彥彥的家就住在這裏。
中午一點,正在棗園裏忙碌的苗書(shu) 新,撥通女兒(er) 的視頻電話:“瞧,今年的棗子個(ge) 大皮薄,貨源不愁了。”他扒開枝丫,露出枝葉掩映的簇簇鮮棗。
“這兩(liang) 天單子沒斷線,棗子、沙棘都賣得火呢。”電話那頭,遠在重慶治療的苗彥彥出現在記者眼前。
2005年,12歲的苗彥彥出現了吐字不清、難以下咽甚至呼吸困難的症狀,父親(qin) 帶著她四處求醫。16歲那年,她被確診為(wei) 重症肌無力。
這是一種神經免疫性疾病,屬於(yu) 罕見病,沒有特效藥,也無法通過手術根治,一場感冒可能就會(hui) 奪走病人的生命。
病情越來越重,苗彥彥被迫離開心愛的學校。“病痛壓得孩子透不過氣,她曾經重度昏迷、咳血,多次經曆突發肺部感染與(yu) 呼吸衰竭,醫院先後下了四次病危通知書(shu) 。”苗書(shu) 新說,這些年,他帶著孩子多方奔走,尋醫問藥,家中積蓄所剩無幾。
2019年5月,苗彥彥再次病發,陷入重度昏迷。每天近萬(wan) 元的治療費用,讓生活更加捉襟見肘。艱難時刻,有人建議在網上籌款。“為(wei) 了孩子,得試試。”苗書(shu) 新聽從(cong) 了建議,決(jue) 定發起籌款。短短5天時間,就收到了3565人的126482元捐款。
這筆溫暖的愛心款再一次把苗彥彥從(cong) 鬼門關(guan) 拽了回來:在ICU經過5次血漿置換,苗彥彥獲得重生。
從(cong) 昏迷中蘇醒,得知籌款一事,病床上的苗彥彥隻說了一句話:“這錢我一定要還。”
對於(yu) 一個(ge) 身患重症肌無力、大病初愈,甚至無法清晰說話的青年來說,歸還這筆錢談何容易!怎麽(me) 辦?苗彥彥選擇從(cong) 病床上爬起來,去創業(ye) ,通過網絡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
出院僅(jin) 4天,回到家中的苗彥彥,忘卻了身體(ti) 的虛弱,擰足發條,開啟了新的創業(ye) 生活。和田大棗、蘋果、哈密瓜、香梨、沙棘、駝奶、棉被……她都積極通過微信朋友圈、淘寶店進行銷售。即便是躺在病床上,她也在不停地忙著更新廣告、編輯素材、處理訂單,每天朋友圈都能發上十幾條。
“一箱水果,賣給代理能賺三塊錢,賣給客戶能賺十到二十元。”苗彥彥堅信,這樣三塊、十塊、二十塊,一點點地攢,總能接近目標。為(wei) 了更快還錢,她還隻身一人到烏(wu) 魯木齊市打工,把省下的每一分錢存起來。
2021年8月9日,是苗彥彥此生永遠銘記的一天。那一天,她將126482元打進當初發起募捐的平台公司賬戶,退還給幫助過他的3565位好心人。
那一天,她在朋友圈寫(xie) 下這句話:“退回善款是我直麵人生的勇氣,留下善意是我堅強生活的底氣。捐款可以退還,但善意和愛心卻永遠都還不清。”
退款一事很快見諸媒體(ti) ,“重病女孩2年攢12萬(wan) 元退還捐助人”的話題衝(chong) 上熱搜。網友們(men) 紛紛為(wei) 這個(ge) 自強不息的女孩點讚,有人稱她是“了不起的新疆姑娘”,稱她“有誌氣、懂感恩”,更多的人祝福她“未來越來越好”“好人一生平安”。
善款退還了,內(nei) 心輕鬆了。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執著,始終在苗彥彥的內(nei) 心翻滾升騰。
“我要闖出一條路,成為(wei) 病友的光和希望,把大家給我的愛傳(chuan) 遞出去。”苗彥彥告訴記者,媒體(ti) 報道曾讓她火熱“出圈”,但自己不能利用同情心來做商業(ye) ,因為(wei) “創業(ye) 還是要靠產(chan) 品和服務來說話”。
如今,這個(ge) 自稱為(wei) “臭美的冷酷女孩”,每天會(hui) 化精致的妝容,穿漂亮的衣服,拍美美的視頻。她一邊在各地奔波看病,一邊兼顧著網絡創業(ye) 。她還注冊(ce) 了“瑾約”“英雄樹”兩(liang) 個(ge) 商標,讓團場的駿棗和沙棘進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苗彥彥對記者說,她最喜歡“瑾”,這是一種溫潤的美玉。為(wei) 此,她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瑾容”,提醒自己要做有品德有胸懷的人。
除了對病情好轉的期許,苗彥彥內(nei) 心飽含對生活的憧憬。“隻要你的心遍布陽光,隻要你肯用雙手耕耘,日子自會(hui) 向陽花開。”說起未來,苗彥彥笑靨如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