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規模或將達千億元 國產寵物食品企業踏上崛起之路
國產(chan) 寵物食品企業(ye) 踏上崛起之路
近來,寵物食品企業(ye) 業(ye) 績和股價(jia) 呈現“高光”時刻。
公開資料顯示,中寵股份上半年營收15.9億(yi) 元,同比增長26.42%,淨利潤同比增長4.88%;佩蒂股份營收8.46億(yi) 元,同比增長18.93%,淨利潤同比增長37.21%。剛剛登陸資本市場的源飛寵物股價(jia) 已翻倍;中寵股份和佩蒂股份近幾個(ge) 月以來股價(jia) 也大幅上漲。
《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ye) 白皮書(shu) 》顯示,在中國城鎮家庭中,寵物貓的數量是5806萬(wan) 隻,犬的數量是5429萬(wan) 隻。在“愛寵風潮”下,中國寵物經濟產(chan) 業(ye) 規模迅速增長。這其中,寵物食品賽道在整個(ge) 寵物行業(ye) 中顯得尤為(wei) 突出。貝恩研究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寵物食品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500億(yi) 元。
千億(yi) 元級別的市場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ye) 駛入該賽道。
一直以來,進口品牌以監管標準高、原料好、品控穩定成為(wei) 眾(zhong) 多寵物主的優(you) 先選擇。以瑪氏、雀巢普瑞納為(wei) 代表的外資企業(ye) 正在加碼布局中國寵物食品市場。
2020年,雀巢旗下普瑞納斥資6億(yi) 元擴建天津工廠的寵物食品產(chan) 能;2021年,又增資2.3億(yi) 元,布局高端及超高端寵物食品產(chan) 業(ye) 鏈。同時,海外高端品牌進軍(jun) 中國寵物食品市場的野心越來越強,以渴望、巔峰等為(wei) 代表的眾(zhong) 多進口高端品牌近幾年在中國市場中混得風生水起。
隨著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國產(chan) 寵物食品品牌也越來越多地走入消費者的視線中。大量新品牌以高性價(jia) 比打開市場,憑借新穎的電商流量打法脫穎而出。
2017年,給海外品牌代工起家的佩蒂和中寵先後上市;今年,路斯股份晉升北交所“寵物食品第一股”,乖寶、福貝等生產(chan) 企業(ye) 也在排隊遞交IPO申請。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超104.9萬(wan) 家寵物食品相關(guan) 企業(ye) ,2021年注冊(ce) 企業(ye) 數量超過74萬(wan) 家。
資本也開始關(guan) 注國產(chan) 寵物食品市場。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起,寵物賽道的投融資事件超過70餘(yu) 筆,其中關(guan) 於(yu) 寵物食品的項目近30個(ge) 。2022年後,寵物食品行業(ye) 再度進入“小陽春”,伯納天純、肉墊、豆柴寵物等先後獲得融資。
電商的興(xing) 起,給國產(chan) 品牌提供了機遇。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1年,中國寵物食品市場電商渠道占比由10.1%提升至45.4%,2021年更是達到61%。
然而,電商渠道競爭(zheng) 又帶來極度“內(nei) 卷”。不少寵物食品企業(ye) 都主動或者被動地卷入電商“價(jia) 格戰”中。畸形的競爭(zheng) 也使國產(chan) 寵物食品出現以次充好、原材料劣質、產(chan) 品變質、混有異物等亂(luan) 象。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寵物類投訴6617件,同比增長約89.17%,其中寵物食品安全成為(wei) 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
可以說,食品安全已成為(wei) 國產(chan) 寵物食品發展的一道“生命線”。標準不健全,缺乏嚴(yan) 格有力的行業(ye) 標準成為(wei) 主要製約因素。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呼籲,應從(cong) 生產(chan) 、加工、質量檢測等方麵形成具有強製力的國家標準和監管規範。
盡管在很多方麵與(yu) 進口產(chan) 品仍有所差距,但從(cong) 現階段看,國產(chan) 寵物食品正在踏上崛起之路。隨著越來越多國產(chan) 寵物食品品牌不斷湧現,供應鏈趨於(yu) 同質化,競爭(zheng) 也將日趨激烈。不管是產(chan) 品研發、生產(chan) 品控、還是渠道布局,都成為(wei) 新品牌在發展中繞不過的檻兒(er) 。誰能解決(jue) 上述問題,誰就可能在賽道中占據有利位置。
楊冉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