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開門辦體育”為體育場地建設走出新路
新華社南京9月27日電 江蘇:“開門辦體(ti) 育”為(wei) 體(ti) 育場地建設走出新路
新華社記者王恒誌
臨(lin) 近國慶假期,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的滑板愛好者們(men) 已經計劃好了,要到伯瀆河畔新落成不久的高架樂(le) 園裏好好耍耍。而在南京市舜禹大廈樓下,一個(ge) 小型可拆卸滑板場這幾天悄然出現,將在“十一”迎來一場滑板賽事……在江蘇,隨著“開門辦體(ti) 育”的新風,越來越多專(zhuan) 業(ye) 度高、智能化強的體(ti) 育場地正以全新樣貌出現在老百姓身邊,在豐(feng) 富人民健身需求的同時,也成為(wei) 城市的一道道風景線。
坐落在無錫新吳區伯瀆河畔的高架樂(le) 園本是金城高架下的空地,上方有遮蓋、四周半開放,因缺乏日照、雨水,植物不易存活,很容易變成城市死角。新吳區在實施伯瀆河生態治理工程二期項目時,對這類空地的改造利用進行專(zhuan) 題研究,最終打造出總占地麵積近兩(liang) 萬(wan) 平方米的複合型全齡化運動高架樂(le) 園。樂(le) 園內(nei) 不僅(jin) 有滑板場,還有籃球場、文化舞台、健身步道等設施,適合不同人群使用。
推進健身設施綠色轉型發展,打造與(yu) 自然環境有機融合、具有當地特色的運動場景,這是江蘇不久前印發的《關(guan) 於(yu) 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ti) 係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的內(nei) 容。無錫的實踐也並非孤例,常州市武進區在對新孟河進行綜合整治的過程中就引入體(ti) 育公司參與(yu) 設計和後期運營。30多公裏長的河段,分別設計了跑道、自行車道和水上預留設施,未來會(hui) 引入皮劃艇、帆船等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場地建設中,體(ti) 育部門不再是唯一的主角,有時甚至都不再是“主角”。
江蘇省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體(ti) 育場地28.11萬(wan) 個(ge) ,體(ti) 育場地麵積29558.72萬(wan) 平方米,人均體(ti) 育場地麵積3.48平方米。這一數據遠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但一些老百姓仍然會(hui) 產(chan) 生“體(ti) 育場地不足”的感受。
“錯位感”從(cong) 何而來?一是身邊的場地還不夠多、不夠近,二是專(zhuan) 業(ye) 項目場地仍有大量缺口,不要說滑板、皮劃艇這樣的小眾(zhong) 項目,即使是籃球、足球、羽毛球等大眾(zhong) 項目的場地同樣供不應求。
為(wei)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不斷增強的健身場地需求,江蘇轉變思路,不斷進行創新和探索,從(cong) 政府造場館,到打開大門引入各方力量共同參與(yu) 體(ti) 育場館建設和運營,逐漸形成了“開門辦體(ti) 育”的場地建設多方共贏格局。
江蘇省體(ti) 育局副局長熊偉(wei) 表示,以往體(ti) 育部門要主導修建體(ti) 育場地,第一個(ge) 問題就難住了:沒地。“現在有政策保障,比如新建小區必須配有體(ti) 育設施,更重要的是整個(ge) 社會(hui) 對於(yu) 體(ti) 育的理解和認識提高了,對體(ti) 育的需求增加了,現在很多部門會(hui) 和我們(men) 聯動,一起來做體(ti) 育設施,這就能把體(ti) 育場地修到公園裏、修到老百姓身邊。社會(hui) 資本的進入則帶來更多選擇,從(cong) 我們(men) 的角度來說,更重要的是做好服務,提供政策支持。”
江蘇有邁體(ti) 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6月開放的運動一站式空間“有邁159”就是依托廢舊廠房改建的。“我們(men) 其實特別希望做這種三四千平方米的小型運動場景,圍繞小場館來做運營,為(wei) 體(ti) 育愛好者精準提供他們(men) 需要的服務,然後在不同板塊有不同特色,能夠吸引不同的人群。”公司董事長陶婷婷說,“而能夠實現這個(ge) 目標,政府為(wei) 我們(men) 解決(jue) 了很多後顧之憂,堅定了我們(men) 做好的決(jue) 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