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免費領養”變強買強賣,流浪動物救助體係還需完善

發布時間:2022-10-09 10:09: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周威 動物科普作者

  近幾年部分貓販子和後院貓舍惡意競爭(zheng) ,隨意繁殖,品種貓價(jia) 格跳水嚴(yan) 重,“不玩血統,不玩品相,隻玩便宜”已經成為(wei) 寵物市場圈的一個(ge) 共識。價(jia) 格跳水之下,個(ge) 人貓舍囤積的大量品種貓出現售出困難,這也導致了市麵上各類銷售套路層出不窮。據報道,有貓舍借“免費領養(yang) ”騙局套路消費者,強買(mai) 強賣,甚至銷售有健康問題的寵物。

  縱觀寵物行業(ye) 發展軌跡,此前的很長時間,寵物的獲得途徑呈現“高比例購買(mai) ”“低比例領養(yang) ”特點,處於(yu) 市場相對不成熟的快速擴張階段。現在,隨著寵物行業(ye) 的發展完善,人們(men) 對寵物的需求從(cong) 財富象征、獵奇重貌,逐步向心理撫慰、情感陪伴過渡,並且更加注重寵物自身的動物福利,通過領養(yang) 途徑獲得寵物的比例逐步提高。目前,已有一些寵物市場發展較早、較為(wei) 成熟的國家禁止了活體(ti) 商業(ye) 繁殖和交易,並獲得廣泛的民意支持和行業(ye) 配合。

  在我國,寵物在人們(men) 心目中的定位和角色也逐步從(cong) 玩賞走向陪伴,寵物主人更重視與(yu) 寵物相處的過程和情感體(ti) 驗,對品種、品相等外在特征的過度追求正逐漸退燒,“領養(yang) 代替購買(mai) ”“文明飼養(yang) 寵物”等觀念,正被越來越多人接受。而近年來頻現的“免費領養(yang) ”騙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寵物市場監管製度的缺失。

  據報道,“免費領養(yang) ”騙局常見於(yu) 電商平台、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社交媒體(ti) 平台等,且信息內(nei) 容都具有免費、無償(chang) 、定金、運費、品種寵物等共性。貓販子以精美圖片和免費領養(yang) 為(wei) 噱頭,誘導消費者支付高額運費、疫苗費等,消費者付錢後,輕則到貨與(yu) 圖片不符或收到發病寵物,重則直接被騙錢拉黑。這不僅(jin) 是一個(ge) 傷(shang) 害動物的惡性循環,同時,也讓領養(yang) 人自身權益受損,對寵物領養(yang) 寒心。

  解決(jue) 類似問題的關(guan) 鍵一環,在於(yu) 規範寵物活體(ti) 市場和完善流浪動物救助體(ti) 係。為(wei) 何要將規範活體(ti) 市場和流浪動物救助聯係在一起?國內(nei) 外相關(guan) 研究均顯示,在寵物活體(ti) 交易環節中的無序繁殖,衝(chong) 動購買(mai) ,是流浪動物最主要的來源之一。而流浪動物造成的不良影響,更是社會(hui) 環境治理中的一個(ge) 難點問題。

  要避免過量寵物進入市場,並最終成為(wei) 被放棄的流浪動物或者一些人的不當牟利工具,就該對寵物繁殖製定準入製度和專(zhuan) 業(ye) 規範。比如,日本很多地方政府對商業(ye) 繁殖實施行業(ye) 許可準入製,如商業(ye) 犬繁殖,需要申請人獲得由日本犬業(ye) 協會(hui) 頒發的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作為(wei) 必要條件,經考試合格後方能從(cong) 事該行業(ye) 。這就在源頭上提高了準入門檻,實現活體(ti) 繁殖總量可控,行為(wei) 可控。對寵物貓繁殖準入的管理也可借鑒此方式。

  在提高賣家門檻的同時,也對飼養(yang) 人的照管義(yi) 務加以明確,是減少流浪動物的源頭管理手段。當前,因飼養(yang) 者管理不善或棄養(yang) 等原因造成的流浪動物問題比較突出。我國很多地方的養(yang) 犬管理法規中,對飼養(yang) 中的不當行為(wei) 都有處罰規定,但徒法不足以自行,且這些管理規定集中在犬類,對越來越多的養(yang) 貓人並無約束。

  眼下,除了將種種“免費領養(yang) ”騙局曝光,依法治理存在問題的經營者,進一步規範寵物活體(ti) 市場外,完善流浪動物救助體(ti) 係也是亟需做的。在我國,目前流浪動物救助大多屬於(yu) 個(ge) 人行為(wei) ,具備公信力、影響力,操作規範的社會(hui) 組織、基金會(hui) 的參與(yu) 較少。

  就領養(yang) 寵物問題來說,應著力打破現有流浪動物救助民間機構各自為(wei) 政的現狀,把他們(men) 與(yu) 社區治理,犬貓疾病防疫等納入一個(ge) 體(ti) 係來進行統籌管理。相關(guan) 部門應幫助民間團隊做好框架設計,如流浪動物收容之後對領養(yang) 人的考察評估,領養(yang) 協議的內(nei) 容,特別是涉及費用收取的部分,更要有明確規定。同時,不妨利用合適的官方發布渠道,對文明飼養(yang) 寵物,“領養(yang) 代替購買(mai) ”等流浪動物救助工作,做積極的引導和宣傳(chuan) 。對收容救助、領養(yang) 分流的民間機構給予一定補貼,加強監管,對不符合規範、存在問題的機構,要及時清退、取締。

  2018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hui) 在全球開展的一項關(guan) 於(yu) “大眾(zhong) 對犬隻的態度和行為(wei) ”的調查顯示,中國人的文明養(yang) 犬意識正穩步提高。中國受訪者中,有86%的人為(wei) 自己的寵物犬打了狂犬疫苗;73%人表示不會(hui) 讓自己的狗獨自在社區裏遊蕩;59%的人不認同遺棄犬隻的行為(wei) ;89%的人把寵物犬視為(wei) “家庭成員”;41%的人曾照顧過社區中的流浪犬。這些文明養(yang) 寵意識的提升表明,現在,正是規範寵物行業(ye) ,完善流浪動物救助體(ti) 係的最好時機。(周威)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