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反向旅遊”興起,年輕人的口味為啥變了

發布時間:2022-10-10 10:06: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熊 誌

  據媒體(ti) 報道,今年國慶,不少年輕人在社交平台上曬出自己的“反向旅遊”行程。與(yu) 傳(chuan) 統的旅遊人群不同,他們(men) 中的不少人通過選擇冷門目的地、打卡非旅遊城市、“宅”式度假的方式,讓自己的假期更加舒適。

  非著名旅遊小城,反而成了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從(cong) 一些在線旅遊平台提供的數據看,“反向旅遊”確實正在成為(wei) 年輕群體(ti) 中的新趨勢,像河北衡水、黑龍江鶴崗、山東(dong) 日照、四川樂(le) 山、陝西漢中等多個(ge) 非傳(chuan) 統旅遊城市,國慶期間都迎來了旅遊訂單的顯著增長。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紮堆前往熱門旅遊城市,而是選擇“反向旅遊”,其實也不奇怪。那些熱門的旅遊城市、景點,在節假日期間,往往都是人山人海。一方麵,遊客太多容易降低旅遊體(ti) 驗,比如長時間排隊、堵到走不動路等等;另一方麵,隨著需求暴漲,餐飲、住宿、機票等費用水漲船高,去熱門旅遊城市“淺”玩一下,可能就要花掉一個(ge) 月的工資。

  與(yu) 此同時,現在的互聯網十分發達,各種種草平台一傳(chuan) 十、十傳(chuan) 百,一些值得遊玩的小眾(zhong) 城市、景點同樣能夠成功出圈。可以說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冷門旅遊目的地的能見度在不斷提升。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與(yu) 其花大價(jia) 錢去熱門目的地“添堵”,不如到這些小眾(zhong) 地區,不僅(jin) 成本更低,還更清淨休閑,更愜意。而且沒有過度開發、過度商業(ye) 化的狀態,能讓遊客從(cong) 其中體(ti) 驗到原生態的味道。

  所以,年輕人告別紮堆,帶動“反向旅遊”興(xing) 起,並不是壞事。至少,它意味著人們(men) 的旅遊選擇更多元化了,可以有一條更有性價(jia) 比的旅遊路徑選擇。這種多元化、性價(jia) 比,其實能為(wei) 旅遊消費市場撬動更多的增量。

  更重要的是,“反向旅遊”對一些熱門旅遊目的地的分流,還能夠倒逼其提升景區的服務水平和運營能力,而不是躺在自然資源上坐地收錢。

  比如不少網友就提到,一些傳(chuan) 統的熱門景區,被過度地商業(ye) 開發,並且基本上被開發得千篇一律,尤其是像各地的一些“古鎮”,賣的都是同樣的美食小吃、同樣的文創產(chan) 品,缺少本地特色。

  反倒是那些冷門景點,保留著足夠多的本地風貌和特色,沒有被過度商業(ye) 化,沒有如出一轍的美食小吃,沒有貴到離譜的物價(jia) ,它們(men) 能給遊客帶來更加良好的旅遊體(ti) 驗。

  可以這樣說,“反向旅遊”代表的旅遊市場的新變化,意味著互聯網種草時代,年輕人不再盲目從(cong) 眾(zhong) 紮堆,而是對旅遊體(ti) 驗、遊玩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遊市場也應該加快優(you) 質產(chan) 品的供給,尤其是一些傳(chuan) 統的熱門景區,應該將服務和體(ti) 驗不斷升級。仗著旅遊資源豐(feng) 富、唯一便不思進取,遲早會(hui) 被遊客慢慢拋棄。(熊 誌)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