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色低碳消費成全民風尚
作者:郎競寧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二十七次會(hui) 議指出,要增強全民節約意識,推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過度消費,努力形成全民崇尚節約的濃厚氛圍。
中國科學院報告顯示,我國居民消費產(chan) 生的碳排放量約占全社會(hui) 總量的53%。當前,中國在全球碳減排事業(ye) 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除了淘汰落後產(chan) 能、發展清潔能源外,改變公眾(zhong) 消費行為(wei) 、形成全社會(hui) 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也將是其中的關(guan) 鍵一環。
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不少民眾(zhong) 自覺踐行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比如,生活繳費、交通出行等使用電子支付,或將家中的閑置物品放到二手平台交易,或在外出就餐、點外賣時自覺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采購綠色商品如新能源汽車,等等。但要讓綠色低碳消費成為(wei) 全民風尚,不能隻靠偶爾行動或一時的心血來潮,更有賴於(yu) 健全體(ti) 係和長效機製。今年1月份,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重點領域消費綠色轉型取得明顯成效,綠色消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消費體(ti) 係初步形成。到2030年,綠色消費方式成為(wei) 公眾(zhong) 自覺選擇,綠色消費製度政策體(ti) 係和體(ti) 製機製基本健全。
從(cong) 供給端來看,受製於(yu) 不夠成熟的研發技術和較高的生產(chan) 成本,現階段國內(nei) 綠色產(chan) 品價(jia) 位較高、市場競爭(zheng) 力仍有提升空間。對此,可以通過增加研發補貼、引進先進技術等方式,鼓勵企業(ye) 提升科技創新水平、降低綠色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成本,以激勵機製提高企業(ye) 豐(feng) 富綠色產(chan) 品的積極性,從(cong) 而進一步擴大綠色產(chan) 品的供給規模,豐(feng) 富供應種類。
就消費端而言,除了引導人們(men) 購買(mai) 綠色產(chan) 品,還可以鼓勵“以租代買(mai) ”等循環型消費模式。對於(yu) 一些使用頻次較低的產(chan) 品,比如近兩(liang) 年因露營走熱帶火的帳篷、卡式爐等戶外用具,或者圖書(shu) 、兒(er) 童玩具等更新頻率較高的商品,都可用租賃代替買(mai) 賣,不僅(jin) 能降低消費者的日常花銷,還能極大提升物品的使用頻率,減少資源浪費。
在製度設計層麵,應不斷健全綠色低碳消費體(ti) 係,完善公眾(zhong) 參與(yu) 機製。去年以來,有不少地區都推出設立了“個(ge) 人碳賬戶”,即平台通過數字化手段,將消費者衣食住行所產(chan) 生的碳減排情況記錄到個(ge) 人“碳賬本”中。消費者通過單車騎行、購買(mai) 綠色家電、駕駛新能源汽車等綠色消費行為(wei) ,可獲得一定的綠色積分獎勵,所得積分能兌(dui) 換代金券、生活用品等。類似這樣的設計,以多元的激勵普惠機製,最大程度激發公眾(zhong) 參與(yu) 低碳減排的熱情。隻有越來越多的人自覺主動參與(yu) 其中,方能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進而在全社會(hui) 形成綠色消費新風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