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兄弟很勵誌!(溫情網事)
今年8月,來自雲(yun) 南省臨(lin) 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的佤族少年王發,在青少年網球巡回賽廣州站奪得U14組男單冠軍(jun) ,贏得外界關(guan) 注。這個(ge) 皮膚黝黑、笑容憨厚的山村男孩,喜歡用小背簍背著網球拍上場,因此網友們(men) 親(qin) 切地叫他“背簍少年”。
最近,王發6歲的弟弟王藝,也同哥哥一樣學起了網球。網友們(men) 紛紛送上祝福,希望他們(men) 能通過拚搏努力,走出大山,未來成為(wei) 優(you) 秀的職業(ye) 網球運動員。
“背簍少年”因網球而改變人生軌跡的勵誌故事,要從(cong) 6年前說起。據微信公眾(zhong) 號“央視新聞”報道,2016年,8歲的王發由於(yu) 較好的耐力和爆發力,被教練張曉洪一眼看中。當時,張曉洪告訴王發的父母:“孩子是個(ge) 好苗子,不培養(yang) 可惜了。我會(hui) 照顧好,你們(men) 一分錢不用出!”
進入訓練隊後,王發刻苦練習(xi) 。他每天6點半起床,7點到11點進行發球、揮拍等訓練,下午還要進行兩(liang) 個(ge) 多小時的體(ti) 能訓練。但王發說:“我喜歡網球運動,就不會(hui) 覺得累。每次在訓練中進步一點點,就是讓我特別開心的事。”
日複一日的積累,令王發的球技突飛猛進。在今年青少年網球巡回賽廣州站上,王發成為(wei) 一匹黑馬,順利奪冠。而賽場上王發背著小背簍作為(wei) “球包”的畫麵,也讓許多網友記住了他。王發說:“這是佤族特色的竹編小背簍。在家鄉(xiang) 的時候,我們(men) 就是背著它到農(nong) 田裏。所以背著背簍上賽場,讓我覺得特別親(qin) 切。我相信,故鄉(xiang) 會(hui) 給予我力量!”
王發奪冠後,家裏人都十分高興(xing) 。9月底,他回家探望,教練張曉洪也一起來了。並且張曉洪發現,王發6歲的弟弟王藝同樣是個(ge) 學網球的好苗子。通過測試選拔後,王藝也進入了訓練隊。
對於(yu) 像王發、王藝這樣的山村孩子來說,網球不僅(jin) 僅(jin) 是一項運動,更是一個(ge) 讓他們(men) 看到廣闊世界的窗口。張曉洪認為(wei) :“大山裏的孩子奔跑能力強,能吃苦、肯拚搏,可塑性很強。但如果沒人去挖掘,他們(men) 很難有機會(hui) 了解網球運動。發掘更多有天賦的孩子,是我工作的意義(yi) 所在。”
從(cong) “背簍少年”到“網球少年”,王發、王藝兩(liang) 兄弟的逐夢故事感動了很多人。網友“快樂(le) ”說:“體(ti) 育運動點燃了孩子們(men) 的夢想。為(wei) 追夢的少年點讚!”網友“藤”說:“希望大山裏的孩子有更多機會(hui) 去展示自己的才華,期待在世界賽場上見到你們(men) ,加油!”(記者 李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