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盲人無障礙電影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發布時間:2022-10-24 09:46: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張爾冬

  到今年10月為(wei) 止,專(zhuan) 門為(wei) 盲人創辦的“心目影院”已經運營了十七個(ge) 年頭。據媒體(ti) 報道,心目影院通過加入誌願者人聲解說的形式,為(wei) 盲人觀眾(zhong) 播放無障礙電影。十七年來,共有超過1000部電影在這裏上映,影院已服務視障群體(ti) 超過4萬(wan) 人次。

  無障礙電影指的是麵向殘障觀眾(zhong) ,通過重新加工,在影片中加入對環境畫麵、表情動作、人物情緒等要素的闡釋說明,促使觀眾(zhong) 提升觀影體(ti) 驗的一種形式。目前,國內(nei) 麵向盲人群體(ti) 的無障礙電影主要采取講解者現場講述和在原片中插入音軌兩(liang) 種方式進行。

  據此前報道,截至2019年,我國共有大約1730萬(wan) 視障人士,而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中。從(cong) 生活到就業(ye) ,從(cong) 無障礙設施建設到康複服務體(ti) 係健全,殘疾人作為(wei) 社會(hui) 平等成員的需求正在“被看見”。但與(yu) 此同時,在談及享受文化產(chan) 品,尤其是電影這樣的視覺藝術時,如此數量龐大的視障群體(ti) 仍在被嚴(yan) 重地“邊緣化”。近年來,許多公益組織和文化機構就這一需求推出了無障礙電影服務,通過旁白的補充,將電影的情節和鏡頭語言傳(chuan) 遞給觀眾(zhong) ,讓視障人士可以通過聲音感受電影中的光影流動。

  除了個(ge) 人娛樂(le) 外,無障礙電影的觀眾(zhong) 席還創造了一個(ge) 小型社交場景。在這裏,有相同愛好的人自發地聚集起來,無論是相約前往電影院,還是與(yu) 他人討論電影內(nei) 容,都讓視障人士不再被困在家中,而可以自主擴大社交圈,拓寬融入社會(hui) 的路徑。

  此前,版權問題一直是無障礙電影麵臨(lin) 的主要難題,直到今年5月5日,《馬拉喀什條約》在我國正式生效,號召為(wei) 因殘疾影響而無法有效閱讀印刷品的人提供便利。加上2021年新修訂的《著作權法》中“以閱讀障礙者能夠感知的無障礙方式向其提供已經發表的作品”的說法,在實際應用中將《馬拉喀什條約》中作品為(wei) “印刷品”的限製擴展到了電影領域。同時,《著作權法》規定,“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將已經發表的作品製作成無障礙格式版並向閱讀障礙者提供。”這一係列政策的出台,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jue) 了缺少片源的難題,為(wei) 無障礙電影創作帶來了便利。

  健全人能看到的,盲人群體(ti) 也要同等地享受到,這應當成為(wei) 全社會(hui) 的共識。基於(yu) 此,無障礙觀影像現在這樣僅(jin) 僅(jin) 停留在“可觸達”的層麵還遠遠不夠,讓所有視障人士都能夠廣泛、同步地參與(yu) 到電影藝術的享受中,才是殘障友好型社會(hui) 所要追求的最終目標。

  要推動殘健同行,促進盲人無障礙觀影需要多方參與(yu) 共建。目前,我國無障礙電影的主要生產(chan) 者仍然是公益組織或是誌願團體(ti) 。然而,無障礙電影的製作並不是簡單地增加解說,而是一次殘疾人本位的二次創作。無論是電影劇情解讀還是聲音情緒渲染,如果缺少專(zhuan) 業(ye) 人士的介入和推動,僅(jin) 靠“為(wei) 愛發電”的原始模式恐怕很難不斷在產(chan) 品品質上做出突破。

  更進一步講,無障礙電影本就可以嵌入電影生產(chan) 鏈條。如果將電影的無障礙版本製作任務交由生產(chan) 者完成,其與(yu) 普通版本內(nei) 容和價(jia) 值取向的一致性就有了保證,而專(zhuan) 業(ye) 化的工具也有更高的生產(chan) 質量和速度,彌合不同版本電影上線的時間差。

  殘疾人事業(ye) 是一項係統性工程,盲人無障礙觀影亦是如此。要讓視障人士真正無障礙走入影院,除了電影本身之外,觀影環境還需要同步升級。例如,在實體(ti) 影院的範圍內(nei) ,可以提供專(zhuan) 門為(wei) 視障人士使用的同步解說耳機、完善視障人士購票和入場引導等;再如,利用數字化手段打破傳(chuan) 播壁壘,推動線上無障礙觀影平台建設,也是提升盲人觀影無障礙水平的有效方式。

  2019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導演賈樟柯作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關(guan) 於(yu) 發展我國無障礙電影事業(ye) 的議案》。他在采訪中說:“這些議案不一定都能在短期內(nei) 落實,需要電影人不斷呼籲、努力,逐漸贏得社會(hui) 對導演群體(ti) 權利主張、對殘疾人群體(ti) 享受電影的理解和認同。”要讓視障群體(ti) 進入公共空間,平等地享受社會(hui) 文化發展的成果,無障礙電影顯然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張爾冬)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