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上海經濟前三季度走出“V形”顯著反彈

發布時間:2022-10-28 10:29:00來源: 解放日報

  日前,上海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chan) 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上海市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30956.65億(yi) 元,按可比價(jia) 格計算,比去年同期下降1.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3個(ge) 百分點。

  這一組數據中,有絕對數,有相對數,有差額,初看有些費解。分別解讀這幾個(ge) 數據:下降1.4%,表明經濟受二季度疫情衝(chong) 擊的影響仍在;降幅收窄4.3個(ge) 百分點,則表示與(yu) 上半年相比已顯著反彈。30956.65億(yi) 元,意味著上海經濟總量繼續在全國保持首位城市地位。這一組數據體(ti) 現的趨勢是明顯和一致的——上海經濟正回穩向好。

  綜合看,今年前三季度,上海經濟走出了一個(ge) “V形”。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概括為(wei) “平穩開局、深度回落、快速反彈、持續恢複”。

  預期轉好

  對於(yu) 這個(ge) “V形”,位於(yu) 嘉定的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深有體(ti) 會(hui) 。這是一家工業(ye) 機器人生產(chan) 商。“4月份,疫情最嚴(yan) 重的時候,我們(men) 訂單不敢接,而且發票也開不出來。”公司總裁辦主任張鎮奎說,“但是下半年,我們(men) 在一些細分市場的訂單卻翻番了。”

  新時達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會(hui) 長期向好,因為(wei) 他們(men) 的客戶——新能源汽車等製造業(ye) 企業(ye) 對機器人的需求不斷增加。而新能源汽車企業(ye) 發現,消費者對他們(men) 的產(chan) 品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需求和預期就來自於(yu) 這樣的層層傳(chuan) 導。

  這種預期傳(chuan) 導正是經濟觀察人士最期待的。預期看不見摸不著,卻會(hui) 對市場主體(ti) 的投資和消費行為(wei) ,乃至整體(ti) 經濟運行產(chan) 生實實在在的影響。因為(wei) 預期反映了市場主體(ti) 對未來經濟發展變化的看法,預期穩,就敢投資願投資、敢消費願消費。這也正是經濟學家常說的“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反過來,觀察投資和消費數據,也能印證當前的正向預期。先看投資:第三季度上海市全社會(hui) 固定資產(chan) 投資總額同比增長9.2%,其中工業(ye) 投資增長尤為(wei) 顯著,達19.5%;外商依然看好上海,1—9月,實際使用外資185.68億(yi) 美元,增長11.3%,規模創下曆史同期新高。再看消費:第三季度全市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市場穩步回暖。投資和消費數據表明,抵抗住疫情的衝(chong) 擊後,市場正在重拾信心。

  基本麵未變

  上半年,有些人擔憂,上海經濟會(hui) 不會(hui) 因為(wei) 疫情而一蹶不振,進而進入慢增長階段。

  “現在看來,情況並非如此。”上海社科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權衡說,“上海人均收入水平雖然相對全國來講已經是高了,但是跟發達經濟體(ti) 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經濟增長空間還很大。上海高質量發展的空間也很大。比如,對科技創新的投資、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既是經濟恢複的過程,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過程。”

  上海經濟在經曆疫情衝(chong) 擊後能夠較快反彈,一定程度上歸功於(yu) 過去幾年中做強了城市的核心功能。作為(wei) 開放樞紐門戶,第三季度上海貨物進出口總額1.21萬(wan) 億(yi) 元,創下季度規模曆史新高,充分體(ti) 現了這座城市開放型經濟的活力和韌性。

  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長馬海倩說:“上海的一些‘長板領域’是經濟複蘇的強勁支撐。比如金融業(ye) ,占上海全市生產(chan) 總值的21%,即使在疫情期間,上海的金融中心功能也得以正常運轉。”據統計,前三季度,全市金融市場成交額2213.73萬(wan) 億(yi) 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5%。

  雖然第二季度遭受疫情衝(chong) 擊,經濟有所波動,但是經濟學界認為(wei) ,推動經濟長期增長的決(jue) 定因素,如物質資本、人力資本、技術知識等要素都未發生根本性改變,其積極性正在並將持久呈現,上海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

  政策效應顯現

  “今年享受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水電費優(you) 惠等,降低了公司運營成本。”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全強說。

  疫情以來,市場和政府的互動是經濟界頻頻提到的一個(ge) 話題。上海市於(yu) 3月底、5月底、9月底先後出台抗疫助企“21條”、經濟恢複重振“50條”、穩增長“22條”三輪政策。據測算,截至目前,三輪政策疊加實施已為(wei) 各類市場主體(ti) 減負超過2400億(yi) 元。

  馬海倩認為(wei) ,上海的一攬子政策分層推進,接續、滾動、精準,起到了穩定市場主體(ti) 的作用。數據顯示,9月份全市日均新設企業(ye) 2112家,高於(yu) 去年平均水平,同比增長8.2%。

  市場主體(ti) 活力增強的結果是進一步加大投資和研發,從(cong) 而帶動整個(ge) 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據最新統計,上海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已降至4.4%,回歸正常水平;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實現正增長。

  權衡說:“疫情帶來短期波動是正常的,我們(men) 要看數據背後的東(dong) 西,那就是上海高質量發展的勢頭仍在。”

  本報記者 宰飛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