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萬裏穿針”,“夢天”比“問天”難在哪兒

發布時間:2022-11-02 10:42:00來源: 光明日報

  11月1日淩晨,萬(wan) 眾(zhong) 矚目之下,在距地麵數百公裏處,夢天實驗艙與(yu) 中國空間站組合體(ti) 成功上演“萬(wan) 裏穿針”,整個(ge) 交會(hui) 對接過程曆時10餘(yu) 小時,我國空間站建設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夢天實驗艙與(yu) 三個(ge) 月前發射的問天實驗艙個(ge) 頭差不多,但是交會(hui) 對接過程卻是難上加難。”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空間站實驗艙主任設計師宋明超介紹,成功駕馭“夢·天之吻”的幕後神兵,正是由該所研製的製導導航與(yu) 控製(GNC)係統。

  “夢·天之吻”的第一個(ge) 難關(guan) 是此次交會(hui) 對接任務最大的危險點:夢天實驗艙入軌後與(yu) 太陽夾角較大,太陽翼發電能力有限,能源緊缺,如果不能在規定時間內(nei) 完成交會(hui) 對接,就需要中斷自主交會(hui) 對接過程,緊急調整夢天實驗艙姿態,讓它連續對日定向以保證能源供應。

  為(wei) 此,技術人員為(wei) 夢天實驗艙特別定製了交會(hui) 對接任務故障預案,將各種可能發生的故障充分體(ti) 現在“故障樹”上,通過開展大量的預演預判和試驗驗證工作,確保故障止於(yu) 預想、不留缺憾。

  “夢·天之吻”的第二個(ge) 難關(guan) 是“問·天”交會(hui) 對接時組合體(ti) 隻有天和核心艙的對稱構型,而“夢·天”交會(hui) 對接時組合體(ti) 是“L”形的非對稱構型,這就顯著增加了空間站在軌姿態控製的難度。“一是‘L’構型的組合體(ti) 質心發生較大的橫向偏移,增加了軌道控製和姿態控製之間的關(guan) 聯,組合體(ti) 自身控製難度加大;二是夢天實驗艙在接近組合體(ti) 時需要開啟反推發動機減速,發動機的羽流會(hui) 幹擾組合體(ti) 的姿態,讓‘夢·天之吻’變得更難。”宋明超進一步解釋。

  在技術人員的精心指導下,夢天實驗艙GNC係統精準識別了實驗艙和組合體(ti) 的相對距離及相對姿態,逐步接近並最終實現高精度的交會(hui) 對接。

  “‘夢·天之吻’的成功再次證明了中國交會(hui) 對接技術的可靠性,但連續的成功不能影響我們(men) 對航天高風險的認識,該有的預案一個(ge) 都不能少,該有的準備一項都不能落。”宋明超說。

  據悉,與(yu) 問天實驗艙交會(hui) 對接之後GNC係統控製器斷電不同,夢天實驗艙的GNC係統控製器將不斷電地靜候下一步操作,因為(wei) 它很快將實施轉位操作。

  (本報記者 張曉華 張蕾 本報通訊員 薛英民 時小丹)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