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華全媒+丨從黑臭水體到“水上會客廳” 上海蘇州河新圖景展示精細化治理新路徑

發布時間:2022-11-03 09:24: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上海11月1日電題:從(cong) 黑臭水體(ti) 到“水上會(hui) 客廳” 上海蘇州河新圖景展示精細化治理新路徑

  新華社記者鄭鈞天、王優(you) 玲

  從(cong) 黑臭嚴(yan) 重到水清岸綠,黃浦江和蘇州河見證了上海城市的發展和治理成效。正在上海舉(ju) 辦的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場活動係列論壇上,國內(nei) 外專(zhuan) 家紛紛為(wei) 上海積極推動“一江一河”城市精細化治理示範區建設點讚,認為(wei) 此舉(ju) 為(wei) 全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樣本。

  “百年校園”華東(dong) 政法大學融入蘇州河濱水綠地景觀提升工程,以專(zhuan) 欄形式被收錄至《上海手冊(ce) ——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南·2022年度報告》中。在這裏,市民不僅(jin) 可在蘇州河邊臨(lin) 水漫步,也可以在臨(lin) 近的公園樹林中休憩。“百年校園”,蘇州河華政段的“百年建築”,“百年公園”中山公園裏的“百年古樹”,為(wei) 河濱市民遊客提供通勤的20路“百年公交”,以及河畔的“百年道路”萬(wan) 航渡路,“六個(ge) 百年”在蘇州河長寧段完美融合,成為(wei) 一個(ge) 開放、共享的公共空間。

  四行倉(cang) 庫抗戰紀念館、外灘源、天安千樹、河濱大樓、上海郵政博物館等蘇州河沿岸建築已成為(wei) 吸引人們(men) 紛至遝來的打卡點。目前,上海正進一步串珠成鏈,點亮蘇州河“水上會(hui) 客廳”。

  近年來,上海加快調整江河岸線的功能布局,全麵實施濱水公共空間的改造提升,先後實現了黃浦江核心段45公裏岸線、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裏岸線貫通,實現還水於(yu) 民、還岸於(yu) 民,昔日的“工業(ye) 鏽帶”逐步蛻變為(wei) 今天水清、岸美、宜遊的“生活秀帶”。

  “一江一河”濱水公共空間是上海城市精細化治理最大的實踐區之一。黃金水岸的貫通開放,問題在水裏,關(guan) 鍵在岸上。以蘇州河為(wei) 例,貫通工程啟動之初,中心城區蘇州河兩(liang) 岸未貫通岸線約15.3公裏、存63處斷點。在“還河於(yu) 民”的過程中,上海積極鼓勵沿線單位、小區居民積極參與(yu) 和共同建設,配合岸線騰讓,共享城市發展成果。因此,“一江一河”的貫通,從(cong) 來不是一項單純的建設工程,更是一項社會(hui) 治理工程。

  人心通了,貫通工程就順利了。截汙治汙、清淤疏浚、碼頭搬遷、建設環衛設施、兩(liang) 岸陸域整治和綠化建設……曆時20多年,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先後實施了四期工程,最終蘇州河兩(liang) 岸不僅(jin) 實現貫通和景觀提升,還實現了全流域水質提升,從(cong) “魚蝦絕代”到“人見人愛”。

  上海市住建委一級巡視員朱劍豪介紹說,2018年至2020年三年間,上海對蘇州河沿岸約20.2平方公裏濱水區開展了環境麵貌綜合整治,清理、美化、亮化了沿岸78處樓宇立麵、110處道路路段、33座跨河橋梁,確保了沿河空間整體(ti) 品質的大幅提升。“通過蘇州河貫通提升工程,上海探索實施了全要素綜合治理的新方法、新路徑,為(wei) 城市精細化治理積累了經驗。”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