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部門:推動開展10類“虛擬現實+”規模化應用試點
人民網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申佳平)據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官網消息,為(wei) 提升我國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激發產(chan) 業(ye) 服務體(ti) 係創新活力,加快虛擬現實與(yu) 行業(ye) 應用融合發展,構建完善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生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5部門近日印發《虛擬現實與(yu) 行業(ye) 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其中提出推動有條件的行業(ye) 開展規模化應用試點,涉及“虛擬現實+工業(ye) 生產(chan) ”“虛擬現實+文化旅遊”“虛擬現實+融合媒體(ti) ”“虛擬現實+教育培訓”等10個(ge) 類型。
“虛擬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前瞻領域,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產(chan) 業(ye) 發展戰略窗口期已然形成。”《行動計劃》要求,到2026年,三維化、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guan) 鍵技術重點突破,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產(chan) 品不斷豐(feng) 富,產(chan) 業(ye) 生態進一步完善,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hui) 重要行業(ye) 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形成若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骨幹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集群,打造技術、產(chan) 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
《行動計劃》具體(ti) 提出,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chan) 業(ye) 總體(ti) 規模(含相關(guan) 硬件、軟件、應用等)超過3500億(yi) 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超過2500萬(wan) 台,培育100家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行業(ye) 影響力的骨幹企業(ye) ,打造10個(ge) 具有區域影響力、引領虛擬現實生態發展的集聚區,建成10個(ge) 產(chan) 業(ye) 公共服務平台。
同時,在工業(ye) 生產(chan) 、文化旅遊、融合媒體(ti) 、教育培訓、體(ti) 育健康、商貿創意、智慧城市等虛擬現實重點應用領域實現突破。開展10類虛擬視聽製作應用示範,打造10個(ge) “虛擬現實+”融合應用領航城市及園區,形成至少20個(ge) 特色應用場景、100個(ge) 融合應用先鋒案例。
此外,《行動計劃》提出,麵向規模化與(yu) 特色化的融合應用發展目標,深化虛擬現實在行業(ye) 領域的有機融合,推動有條件的行業(ye) 開展規模化應用試點,具體(ti) 包括:虛擬現實+工業(ye) 生產(chan) 、虛擬現實+文化旅遊、虛擬現實+融合媒體(ti) 、虛擬現實+教育培訓、虛擬現實+體(ti) 育健康、虛擬現實+商貿創意、虛擬現實+演藝娛樂(le) 、虛擬現實+安全應急、虛擬現實+殘障輔助、虛擬現實+智慧城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