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世界技能大賽金牌得主馬宏達:並非“刮膩子”那麽簡單 用工匠精神成就技藝佳作

發布時間:2022-11-03 10:06: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2日消息(總台央廣記者韓雪瑩)日前,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法國賽區的比賽中,來自浙江建設技師學院2016級建築裝飾技師班的學生馬宏達勇奪“抹灰與(yu) 隔牆係統”項目桂冠,實現了中國在該項目上金牌“零”的突破。有網友調侃,這是刮膩子“刮”出的世界冠軍(jun) 。11月1日,中國之聲記者專(zhuan) 訪了完成賽事後回國的馬宏達,這位“00後”如何在五年的練習(xi) 中踐行工匠精神、成就技藝佳作?

  這塊“抹灰與(yu) 隔牆係統”項目的金牌已經落入馬宏達囊中有些日子了,但一回想到站在世界技能大賽最高領獎台的那一刻,本來語氣沉穩冷靜的馬宏達還是止不住樂(le) 了起來。馬宏達說:“還是一樣地開心,一樣地激動,我感覺我剛從(cong) 領獎台下來。”

  馬宏達參加的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wei) “世界技能的奧林匹克”,競技水平代表著當今職業(ye) 技能發展的世界先進水平。而馬宏達參與(yu) 的“抹灰與(yu) 隔牆係統”項目,也並不隻是網友想象的“刮膩子”那麽(me) 簡單——這是一項用塗料、裝飾材料等對房屋建築進行修建、改善和整修,考驗選手的金屬框架建造和石膏板安裝技術,以及隔音、隔熱、防火、抹灰、裝飾線條製作與(yu) 安裝和藝術創意等技術綜合運用的競賽,網友感興(xing) 趣的“刮膩子”隻是其中一個(ge) 模塊;賽題僅(jin) 提前一天公布,需要在四天內(nei) 完賽,選手不僅(jin) 需要讀懂英文圖紙,還要在短時間內(nei) 完成高精度的施工。馬宏達介紹:“這個(ge) 項目共分為(wei) 五個(ge) 模塊。第一個(ge) 模塊,總體(ti) 就是石膏板和輕鋼龍骨的搭接與(yu) 組裝,牆體(ti) 的垂直、牆體(ti) 的水平、牆體(ti) 的尺寸,還有牆體(ti) 的方陣,這些都是不能超過一毫米誤差的;第二模塊是安裝隔音棉,評判標準就是看你鋪得平不平、幹不幹淨,有沒有鋪到邊角;第三模塊是‘刮大白’,也就是咱們(men) 說的‘抹灰’了,但不僅(jin) 僅(jin) 是刮刮膩子,還要去做接縫處理、安裝護角條,看你抹得亮不亮,或者摸起來滑不滑;第四個(ge) 模塊貼線條模塊是一個(ge) 競速模塊,不光要速度,還要看完成分、也就是作品精度;第五個(ge) 模塊叫自由創意模塊,圖紙是自己國家設計的。”

  在自由創意模塊中,馬宏達運用石膏技術,在空白的牆麵上呈現了法國標誌性建築埃菲爾鐵塔的剪影,牆麵上的鴿群和羽毛則采用了3D視覺效果,整體(ti) 畫麵由法國國旗的紅、藍、白三色構成,不同的文化元素交相輝映,展現著中國人民愛好和平、兼容並包的精神。雖然在這一環節的操作中馬宏達遇到了一些小麻煩,但平日裏苦練出的經驗和強大的心理素質讓他迅速調整狀態,最終壓哨完成了比賽,完美地呈現了這份技術和藝術兼備的作品。

  馬宏達在自由創意模塊中完成的作品(央廣網發 受訪者提供)

  在這場國際比賽中,來自新材料的考驗也是馬宏達要闖的一道難關(guan) 。馬宏達告訴記者:“賽場裏出現了我從(cong) 來沒有用過的6毫米的石膏板。在國內(nei) ,通常施工單位和家裝用的是9毫米或者是12毫米的石膏板,我們(men) 平時訓練是用12毫米的石膏板。剛進到賽場裏看到6毫米的石膏板,確實慌張了一下,因為(wei) 從(cong) 來都沒有做過,6毫米的石膏板雖然薄,但它的韌性會(hui) 比較足,我就想到應該會(hui) 有弧形的造型。當時就把這個(ge) 事情先放一放,先進去把圖紙算了。算完圖紙回到酒店,就開始跟我們(men) 的專(zhuan) 家團隊一起商量該如何施作會(hui) 更好。最後總結出一個(ge) 方案,到第二天去施作就比較順利。”

  馬宏達在比賽現場(央廣網發 受訪者提供)

  麵對意外狀況時的冷靜源自平時大量的訓練。馬宏達出生於(yu) 2000年,2016年初中畢業(ye) 後進入浙江建設技師學院學習(xi) ,就讀於(yu) 六年製的建築裝飾專(zhuan) 業(ye) 。馬宏達如此選擇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學一門手藝,畢業(ye) 後去施工單位“用得上、好上手”。

  2017年,馬宏達第一次知道“世界技能大賽”這一平台,那一年,他的師兄顧威烈代表中國首次參加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並帶回了“抹灰與(yu) 隔牆係統”項目的優(you) 勝獎牌;17歲的馬宏達受此觸動,報名了學校的世界技能大賽訓練研發中心新隊員招募;2018年,係統接受了一年訓練的馬宏達參加中國技能大賽並獲得此項目的第三名,隨後進入國家集訓隊;又過了一年,馬宏達與(yu) 學校教練團隊前往俄羅斯喀山現場觀摩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那屆比賽,他的另一位師兄高宇宙在“抹灰與(yu) 隔牆係統”項目中摘得銀牌,而就是這一場略有遺憾的比賽,讓馬宏達完成了從(cong) “學一門手藝”到“以技能報國”的轉變。馬宏達說:“我過去觀賽,本想去學習(xi) 一下外國人用什麽(me) 工藝去施作,自己想記下來,然後回來改動一下,把它變成咱們(men) 自己的技術。那時候賽場裏比完賽了,高宇宙身披國旗歡呼慶祝,那個(ge) 場景特別熱血沸騰,其實在那一刻心裏就已經有了目標,希望自己能在下一屆衝(chong) 出去,代表國家出戰,為(wei) 國家取得更好的成績。”

  馬宏達登上最高領獎台,實現了中國在該項目上金牌“零”的突破(央廣網發 受訪者提供)

  五年間高強度訓練在馬宏達身上留下的傷(shang) 病與(yu) 疼痛,仿佛隨著他登上領獎台那一刻的聲聲歡呼全部消失殆盡,隻留下了承載高超技藝的一身“肌肉記憶”。

  賽後,因為(wei) 這份世界冠軍(jun) 榮譽被大家關(guan) 注和熱議的馬宏達也聽到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刮膩子不就是一項靠年紀和資曆的體(ti) 力勞動嗎”“抹灰和隔牆看不出什麽(me) 技術含量”……馬宏達覺得,這些其實是大眾(zhong) 對這一職業(ye) 的誤解。世界技能大賽“抹灰與(yu) 隔牆係統”項目對參賽者年齡的要求是低於(yu) 22周歲,除了嚴(yan) 苛的年齡限製,比賽也著重強調技術和藝術的雙重“精益求精”。“這種技能比賽是有精度要求的,要動腦去想如何做得更好。不光是和大家對比,自己做完,感覺這個(ge) 作品是很滿意的、是很漂亮的,我已經把我自己展現在這個(ge) 世界舞台上,把自己五年所有的經驗和技藝全部展示在一個(ge) 作品上,我也問心無愧了。”馬宏達說。

  在這次法國之行中,馬宏達的教練徐震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作為(wei) 浙江建設技師學院抹灰與(yu) 隔牆係統項目主教練、世界技能大賽中國技術指導專(zhuan) 家,徐震認為(wei) ,馬宏達此行帶回的不僅(jin) 是一塊金牌,更有長遠的“明星效應”。徐震說:“可能有些人會(hui) 覺得技能人才比不了大學生或研究生,馬宏達奪得金牌以後,可以讓家長、青年,看到技能成才和技能報國這條路也是一條康莊大道,重視技能教育的人會(hui) 越來越多,職業(ye) 教育也會(hui) 慢慢向好。國家的發展需要高尖端的科研人才,也離不開技能型人才,需要富有工匠精神的大國工匠、青年工匠助推完成。”

  在執教八年、陪伴三屆參賽選手角逐世界舞台的過程中,徐震越來越感受到成績好還不是最重要的。他說:“大家能通過這個(ge) 平台和世界上的先進的技術、先進的選手相互學習(xi) ,把一些好的經驗通過比賽和其他國家的交流帶回來,融入到我們(men) 現有一些行業(ye) 的標準、教材、技術工藝工法,提升整體(ti) 的技能水平和技能標準。像馬宏達這樣經過訓練的選手,他們(men) 就像一顆顆種子撒到了各行各業(ye) 裏。以賽促學、以賽促教,這些人到了行業(ye) 裏,就能用這些實實在在的標準、技術推動這個(ge) 行業(ye) 發展,我現在覺得這是最主要的。”

  馬宏達坦言,賽後他也收到了不少企業(ye) 的橄欖枝,邀請他做技術顧問或管理型人才。但他早已規劃好了人生的下一步——幫助更多年輕人在自己鍾愛的行業(ye) 裏以工匠精神成就技藝佳作。馬宏達表示:“既然取得了這份成績,我想回到學校裏去培養(yang) 我的學弟學妹們(men) ,把我所學所用的工藝技藝都傳(chuan) 授給他們(men) ,讓他們(men) 也成為(wei) 技能人才、走向世界技能的舞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