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用勤勞與汗水創造美好生活(中國道路中國夢·強國複興有我)

發布時間:2022-11-04 09:3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7年,我來到海南省五指山市,開啟了為(wei) 期4年的掛職曆程。來到這裏,在感受當地優(you) 美生態環境的同時,我也深感生態保護責任重大。如何將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是我們(men) 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必須解決(jue) 的命題。

  到崗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與(yu) 當地貧困群眾(zhong) 溝通交流、拉近距離,了解他們(men) 的真問題、真訴求。有了群眾(zhong) 的理解支持,我們(men) 的扶貧思路和工作理念才能貼合實際。前些年,幹膠市場價(jia) 格波動劇烈,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地膠農(nong) 的生產(chan) 積極性。針對這種情況,我們(men) 跑遍了全市7個(ge) 鄉(xiang) 鎮,通過對上百戶膠農(nong) 實地走訪調研、搜集資料、詢問意見,形成了符合當地實際的橡膠收入保險實施方案。2018年,全國首例橡膠收入保險正式落地五指山市,膠農(nong) 們(men) 終於(yu) 不用“看天吃飯”。這不僅(jin) 為(wei) 五指山市橡膠產(chan) 業(ye) 注入活力,也探索出了一條綠色金融助力綠色發展的特色扶貧路子。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地貌,一度製約五指山市發展。思路一變天地寬。在當地幹部群眾(zhong) 的共同努力下,五指山市抓住政策契機,依托環境優(you) 勢,不占一畝(mu) 農(nong) 田、不占一分林地,巧用公共空間建設光伏發電站,建成且順利並網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有77個(ge) 。在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萬(wan) 餘(yu) 噸的同時,產(chan) 生的經濟效益還惠及全市許多村子和家庭。這些光伏發電板能源源不斷帶來收益,被當地群眾(zhong) 親(qin) 切稱為(wei) “金銀板”。

  過去,五指山市的茶葉、百香果、青瓜、橡膠等種植業(ye) 管理粗放,產(chan) 業(ye) 發展受限,影響群眾(zhong) 收入。為(wei) 解決(jue) 好這一問題,我們(men) 依托生態科技特派員製度,將科技創新送到田間地頭。“茶博士”“雪茄教授”“果書(shu) 記”等各個(ge) 細分領域的科技特派員們(men) 紮根一線,做給鄉(xiang) 親(qin) 們(men) 看、帶著鄉(xiang) 親(qin) 們(men) 幹、幫著鄉(xiang) 親(qin) 們(men) 賺。改變種植模式之後,百香果產(chan) 量達到以往的3到5倍;通過規範種植和施肥,樹仔菜產(chan) 量和質量均得到明顯提高。豐(feng) 收時節,五指山瓜果滿田頭,老百姓幸福上心頭,一派欣欣向榮之景。

  脫貧靠雙手,幸福靠奮鬥。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夢”。人民群眾(zhong) 用勤勞與(yu) 汗水鋪就脫貧之路,靠著自己的雙手奮鬥出了好日子。新征程上,我們(men) 還要繼續努力奮鬥,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活更上一層樓。曆史見證著祖國的壯闊前行,時光鐫刻著人民的熾熱情懷,越來越美好的幸福生活,正向我們(men) 走來。

  (作者為(wei) 中海油(海南)新能源有限公司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