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光明論壇】
作者:林萬(wan) 龍(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副校長、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為(wei) 我國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和目標。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yi) ,也深刻體(ti) 現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從(cong) 全球來看,凡是實現了現代化、同時又有較大經濟體(ti) 量和人口體(ti) 量的國家,無一不是農(nong) 業(ye) 強國。這是由農(nong) 業(ye) 的基礎性地位所決(jue) 定的。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對我國的發展與(yu) 安全都有更為(wei) 特殊重要的意義(yi) 。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必須時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因此中國特色的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顯著不同於(yu) 其他國家,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極端重要。這既是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底線目標,也是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重要內(nei) 容與(yu) 考量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成就的“一票否決(jue) ”性指標。必須構建大食物觀下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堅決(jue) 防止以建強農(nong) 業(ye) 為(wei) 名,行耕地“非農(nong) 化”“非糧化”之實的行為(wei)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方能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必須同步促進農(nong) 村農(nong) 民的共同富裕。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不僅(jin) 意味著強農(nong) 業(ye) ,還意味著強農(nong) 民、強鄉(xiang) 村。發展道路上,需要我們(men) 把中國特色新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道路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四化同步。發展模式上,要創新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組織模式,強化利益聯結機製,大力促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和城鄉(xiang) 融合,使廣大農(nong) 民和廣袤鄉(xiang) 村在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進程中實現包容性發展。同時,必須堅決(jue) 防止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提高了,而農(nong) 民收入水平沒有同步提高的情況出現,以促進農(nong) 民農(nong) 村的共同富裕。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必須促進農(nong) 業(ye)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進步。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是關(guan) 鍵。目前,我國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逾61%,而荷蘭(lan) 的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貢獻率達97%,德國、美國均超過了90%。促進農(nong) 業(ye) 物質文明,必須將生命科學、工程科學、信息科學等前沿科技充分運用於(yu) 農(nong) 業(ye) 領域,加強新農(nong) 科建設,加快農(nong) 業(ye) 現代化步伐。與(yu) 此同時,農(nong) 耕文明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根。一定要充分關(guan) 注並挖掘、利用好農(nong) 業(ye) 的多功能性,注重農(nong) 業(ye) 中所蘊含獨特優(you) 秀的傳(chuan) 統文化基因,保護好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弘揚優(you) 秀農(nong) 業(ye) 文明,把農(nong) 耕文明的優(you) 秀遺產(chan) 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必須以人與(yu) 自然和諧共處為(wei) 前提。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發展智慧農(nong) 業(ye) 。這需要我們(men) 把農(nong) 藥、化肥施用強度降下來,強化土壤修複,健全耕地休耕輪作製度,保護好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可持續發展能力。要處理好生產(chan) 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必須堅決(jue) 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求發展、先發展後治理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模式,將農(nong) 業(ye) 建設成綠色產(chan) 業(ye) ,鄉(xiang) 村建設成宜居之地,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還必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要求我們(men) 增強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聯動效應,既要立足自我、防止受製於(yu) 人,又要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國際資源提高發展效率。應加大農(nong) 業(ye) 教育和農(nong) 業(ye) 科技的國際合作與(yu) 交流,一方麵吸收國外先進的農(nong) 業(ye) 教育理念和農(nong) 業(ye) 科技成果;另一方麵加大農(nong) 業(ye) 走出去力度,尤其要把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的成功經驗、實用有效的農(nong) 業(ye) 科技推廣運用到廣大發展中國家,助力這些國家的農(nong) 村減貧和農(nong) 業(ye) 發展,積極參與(yu) 全球農(nong) 業(ye) 治理,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提供中國方案、作出中國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