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取得階段性成果

發布時間:2022-11-07 10:09: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11月6日,大會(hui) 新聞中心召開發布會(hui) 對已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和中國政府下一階段的濕地保護新舉(ju) 措進行了通報。

  《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部級高級別會(hui) 議正式通過《武漢宣言》,呼籲各方以強烈意願和實際行動,促進各類濕地的保護、修複、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續利用。《武漢宣言》主要由兩(liang) 個(ge) 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凝聚共識,第二部分是在共識的基礎上采取12項共同行動。主要內(nei) 容為(wei) 呼籲各方以強烈意願和實際行動,促進各類濕地的保護、修複、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續利用;從(cong) 各種渠道籌措更多資源,在2030年前采取更有影響力的行動;采取濕地保護和修複措施,鼓勵對泥炭地、珊瑚礁和海草床、紅樹林、高原濕地、地下水係等脆弱生態係統適當采取優(you) 先保護和管理;促進可持續的生產(chan) 和消費模式,加強濕地水汙染防治。

  國家林草局副局長譚光明在發布會(hui) 上表示,下一步,中國將根據《濕地公約》和《武漢宣言》,以新部署新舉(ju) 措,在推動全球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方麵,發揮更大作用。

  一是科學有序推進濕地類型的國家公園建設。 有序推進三江源、黃河口等濕地類型國家公園建設,加強生態係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積極建設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

  二是科學繪就濕地保護發展新藍圖。 到2025年,全國濕地保有量總體(ti) 穩定,濕地保護率達到55%,新增國際重要濕地20處、國家重要濕地50處。到2030年,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格局初步建立,濕地生態係統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明顯改善。

  三是科學實施濕地保護重大工程。在青藏高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東(dong) 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優(you) 先布局,組織實施30個(ge) 左右濕地保護修複重點項目,實現綜合整治和係統修複,提高濕地的生態功能和碳匯能力。

  四是科學構建濕地保護法律和製度體(ti) 係。完善以《濕地保護法》為(wei) 核心的法規製度體(ti) 係,製修訂省級濕地保護法規,為(wei) 濕地保護發展“保駕護航”。

  五是科學建設深圳國際紅樹林中心。指導深圳市打造全球首個(ge) 紅樹林保護交流合作的“國際紅樹林中心” ,為(wei) 各締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服務和幫助。(總台記者 佘利霞 淩姝 楊瑤)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