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5G邁入高速發展期 我國5G基站總數達222萬個

發布時間:2022-11-08 09:35:00來源: 經濟日報

  5G邁入高速發展期

  5G商用已滿3年。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我國5G基站總數達222萬(wan) 個(ge) ,比上年末淨增79.5萬(wan) 個(ge) ,占移動基站總數的20.7%,占比較上年末提升6.4個(ge) 百分點。同時,我國三大運營商5G套餐用戶數合計已突破10億(yi) ;5G移動電話用戶達5.1億(yi) 戶,比上年末淨增1.55億(yi) 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30.3%。

  3年來,堅持適度超前原則,我國穩妥有序開展5G網絡建設,持續提升網絡覆蓋的深度和廣度,全麵推進5G商用部署和規模化應用,積極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並不斷夯實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底座。

  打造全球最大精品網

  在距離黃海岸邊70多公裏的一座島礁上,中國移動員工在25米高的通信塔上建設5G基站。“下載速率280.48Mbps,上傳(chuan) 速率179.16Mbps!”曆盡艱辛,這座海纜長達120公裏的江蘇最遠5G基站終於(yu) 建成,附近海域無線網絡速率達到4G時期的10倍。

  從(cong) 城市到鄉(xiang) 村,從(cong) 海島到戈壁,從(cong) 礦井到珠峰,爬高塔、裝天線、鋪光纜……5G商用3年來,我國的網絡建設者們(men) 瞄準更廣、更深、更精的目標,攻堅克難,打造了一張覆蓋全國、技術先進、品質優(you) 良的全球最大5G精品網。

  賽智產(chan) 業(ye) 研究院院長趙剛表示,商用3年來,我國5G建設在全球保持領先水平。截至9月底,我國的5G基站占全球5G基站總數的60%以上,已經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5G網絡,5G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的地市級城市、縣城城區和92%以上的鄉(xiang) 鎮鎮區。5G移動電話用戶突破5.1億(yi) ,是全球最大的用戶群體(ti) 。

  “5G商用3年來,在網絡部署、消費者業(ye) 務和行業(ye) 應用方麵取得了良好進展。截至10月份,全球已有230多家運營商推出了5G商用服務,共部署了300多萬(wan) 個(ge) 5G站點,5G用戶達7億(yi) 。基於(yu) 網絡部署的快速推進,5G正從(cong) 規模商用期躍升到高速發展期。”華為(wei) 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說。

  5G紅利正逐步釋放。趙剛分析,一是網絡建設的紅利。5G基站建設投資和智能終端生產(chan) 已經拉動5G產(chan) 業(ye) 鏈上遊的芯片、電子通信產(chan) 品製造產(chan) 業(ye) 發展,也帶動了5G產(chan) 業(ye) 鏈中下遊的手機和應用等消費。二是5G行業(ye) 應用的紅利。5G+行業(ye) 應用是目前5G應用的主流方向,3年來通過2萬(wan) 個(ge) 以上的5G行業(ye) 應用示範場景和案例的積累,各個(ge) 行業(ye) 的示範企業(ye) 和用戶已經充分享受到5G應用帶來的新體(ti) 驗和新價(jia) 值。三是業(ye) 務蓄勢增長的紅利。雖然運營商5G網絡建設還在投入期,5G業(ye) 務還處於(yu) 萌芽期,但是5G網絡為(wei) 電信運營商今後3年至5年業(ye) 務發展帶來的潛在價(jia) 值正在加速提升,運營商已經具備把握產(chan) 業(ye) 互聯網、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數字經濟發展大機遇的資源、網絡和平台服務能力。

  加速賦能千行百業(ye)

  在東(dong) 風商用車車輛裝配線,來回穿梭的自行小車有序配送著發動機等大配件。過去,這些自行小車采用WiFi通信,卡頓頻發導致裝配線經常停產(chan) 。為(wei) 此,東(dong) 風商用車將浪潮5G產(chan) 品應用於(yu) 核心生產(chan) 環節,打造汽車製造智能工廠,還基於(yu) 浪潮雲(yun) 洲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打造增強現實智慧遠程協作平台,進行網絡化協同作業(ye) 。在“5G+工業(ye) 互聯網”賦能下,東(dong) 風商用車裝配線因通信中斷導致的停產(chan) 時間減少15%,生產(chan) 線整體(ti) 產(chan) 能提升26%,不斷實現降本增效。

  上珠峰、下礦井、入海港、進工廠、到田間,5G網絡正在加速賦能千行百業(ye) 實現數字化生產(chan) 。近年來,為(wei) 了推進5G應用創新、融合賦能,工信部深入落實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等開展5G+醫療健康、5G+智慧教育等試點示範,與(yu) 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能源領域5G應用案例征集,舉(ju) 辦“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和“光華杯”千兆光網應用創新大賽,累計征集到5G應用案例超5萬(wan) 個(ge) 。

  “5G當前的主要應用還是智能手機的通信套餐,但5G最有前景的應用是物聯網,是高密度節點的製造業(ye) 全連接工廠應用。電信運營商要和企業(ye) 開展合作,去探索新應用,從(cong) 而培育新興(xing) 市場。”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說。

  當前,5G麵向消費者的業(ye) 務依然是運營商收入的壓艙石。相對於(yu) 4G,5G用戶體(ti) 驗實現了大幅提升,以視頻為(wei) 代表的全新消費行為(wei) 已經形成。同時,5G麵向行業(ye) 的應用正在成為(wei) 運營商收入增長的新引擎。在油氣、製造、交通等領域,全球多個(ge) 市場已湧現出由5G驅動的新應用。這些應用不僅(jin) 帶來了業(ye) 務上的創新,也開始為(wei) 運營商帶來了實際的商業(ye) 價(jia) 值。比如,2021年,我國三大電信運營商5G麵向企業(ye) 商用項目超過3000個(ge) ,收入超過34億(yi) 元。

  胡厚崑表示,5G建設不僅(jin) 要滿足要求,更應圍繞業(ye) 務和體(ti) 驗來建網。優(you) 質的用戶體(ti) 驗,是吸引消費者更多選擇5G服務的關(guan) 鍵。比如,中國運營商圍繞抖音業(ye) 務體(ti) 驗優(you) 化網絡,首屏時延縮短50%,卡頓率降低為(wei) 原來的十分之一,實現流量倍增。

  “5G網絡的主要優(you) 勢在於(yu) 高帶寬、低延時和廣覆蓋,符合這3個(ge) 技術特性的應用就是最有前景的5G應用。”趙剛目前最看好3類應用,一是智能網聯汽車應用,5G網絡滿足了自動駕駛對網絡連接的流量、可靠、低延時和廣覆蓋的要求。二是遠程操控機器應用,企業(ye) 能通過5G網絡遠程操控非正常作業(ye) 環境下的機器,提升生產(chan) 效率、保障作業(ye) 安全。三是擴展現實應用,消費端的高帶寬、低延時和廣覆蓋應用,可能來自於(yu) 虛實融合的元宇宙環境中的各種虛擬現實設備的連接需求。

  擴大規模化應用

  目前,我國的5G網絡建設還處於(yu) 規模建設階段,雖然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網絡,但在覆蓋的廣度和深度上仍需進一步提升。我國仍將堅持適度超前的5G網絡建設原則,實現以建促用,建用結合。

  但按照電信運營商的規劃,自2023年起,5G投資將開始下降。“運營商縮減5G開支或對通信設備商產(chan) 生一定衝(chong) 擊,但並非是放棄5G,而是優(you) 化基站布局結構,5G建設還會(hui) 繼續。人口密集區域的5G基站覆蓋已經基本實現,所以運營商對於(yu) 5G開支縮減是可以理解的。”盤和林說。

  專(zhuan) 家認為(wei) ,2023年5G基站總數仍會(hui) 增加,但增長速度會(hui) 放緩。目前5G網絡的基站覆蓋已經基本能滿足5G行業(ye) 應用的需求。因此,明年5G網絡建設更多不是量的增長,而是網絡結構的優(you) 化。

  運營商投資雖然會(hui) 放緩,但基礎設施已經基本建好,下麵要解決(jue) 的就是規模化應用的問題。趙剛認為(wei) ,從(cong) 當前趨勢看,5G規模化應用將大幅加速。一方麵,行業(ye) 端的單場景應用將向各行業(ye) 應用推廣,例如遠程操控機器人,可以應用到遠程操控車床、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物流車、手術刀等設備上;單個(ge) 企業(ye) 的示範應用將向全行業(ye) 推廣,如寶武集團的5G工廠向整個(ge) 鋼鐵行業(ye) 的推廣。另一方麵,消費端的5G應用也將加速,隨著元宇宙的發展,更多基於(yu) 物聯網、高清視頻、擴展現實等技術的終端應用會(hui) 興(xing) 起,將帶動消費端的5G應用進入快速成長期。

  業(ye) 界認為(wei) ,當前5G的現象級應用並未出現。盤和林表示,應用是所有技術突破的最後一步。大多數成功的互聯網模式,都是先有現象級應用再有生態構建。未來新經濟領域,一切的新技術探討都應該以應用為(wei) 主導,沒有應用的技術就如空中樓閣,要避免盲動,要重視應用。

  “當年4G的社交和視頻應用也是一個(ge) 逐步成熟的階段,5G的智能網聯汽車、遠程操控機器、擴展現實等主流應用還處於(yu) 萌芽期,需要一個(ge) 逐步成熟的階段。但作為(wei) 基礎設施,5G網絡是適度超前建設的。1年至3年內(nei) 5G現象級應用就會(hui) 到來。”趙剛說。

  黃 鑫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