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這不是錫箔紙,是不鏽鋼!”

發布時間:2022-11-11 09:5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楊玨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婕

  “快來看,這不是錫箔紙,是不鏽鋼!”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山西單元,玻璃展示櫃內(nei) 的一張薄如蟬翼的鋼片吸引了眾(zhong) 多目光。“隻有0.015毫米!比紙還要薄,真的用手就能撕開?”聲聲驚歎中,參觀者紛紛駐足,俯身打量著這一神奇的鋼材。

  這塊光亮如鏡的“手撕鋼”學名為(wei) 不鏽鋼精密箔材,可以廣泛應用於(yu) 航空航天、軍(jun) 工核電、精密電子等領域,被譽為(wei) “鋼鐵行業(ye) 皇冠上的明珠”。

  由於(yu) “手撕鋼”要求鋼質純淨、全流程控製精密,生產(chan) 難度極大,長期以來被少數國家壟斷,我國隻得依賴進口,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始終被高昂成本與(yu) 漫長交付期抵背扼喉。為(wei) 了突破“卡脖子”困境,2016年,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組建了一支創新研發團隊,毅然踏上了摘取“皇冠明珠”的艱辛之路。

  15人,平均年齡30歲,這是一條充滿青年力量的隊伍。“真是夜以繼日!”回想起最初研發0.02毫米“手撕鋼”的日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段浩傑感慨,“因為(wei) 研發的同時還肩負著生產(chan) 任務,所以隻能白天忙生產(chan) ,晚上搞研發。”

  175個(ge) 設備難題、452個(ge) 工藝難題,這是一條注定困難重重的研發路。軋製是首道工序,也是最核心的工藝技術要點。段浩傑介紹,如果把軋製的過程比作擀麵,那軋輥就是擀麵杖,擀“手撕鋼”需要用到20根軋輥,根據其直徑、寬度、錐度、凸度等形成的排列組合,有兩(liang) 萬(wan) 多種。哪種才是最優(you) 解?隻有試!

  “實操的過程中充滿未知,最讓人崩潰的就是斷帶。”段浩傑所說的斷帶,是鋼帶軋製過程中被碾壓成粉末狀的白色鋼渣,每次斷帶不僅(jin) 意味著輥係的報廢,更需要鑽進40厘米高的空間裏、耗費4個(ge) 小時清理粘在油裏的鋼渣。

  失敗的成本是巨大的,但重來的決(jue) 心更強勁。711次的失敗帶來的是711次的經驗,會(hui) 議室白板上密密麻麻羅列出的問題,終於(yu) 在2018年找到了答案。最終,隨著寬幅600毫米以上的、厚度0.02毫米的“手撕鋼”實現穩定軋製,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一舉(ju) 成為(wei) 全球唯一可以批量生產(chan) 寬幅軟態超薄不鏽鋼精密帶鋼的企業(ye) 。

  2020年8月,“手撕鋼”最薄厚度軋製到了0.015毫米,創造了中國製造的全新世界紀錄。從(cong) 0.02毫米到0.015毫米,5微米的跨越背後展現出的是滿滿的技術自信。談及短時間內(nei) 攻關(guan) 的秘訣,段浩傑自豪地說:“在前期自主研發0.02毫米‘手撕鋼’的過程中,我們(men) 已經通過大量的經驗和數據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工藝,從(cong) 摸著石頭過河到自己蹚出一條新路,自然是越走越快!”

  “現在,我們(men) 已經走入了行業(ye) 的無人區,這條路怎麽(me) 走好,隻能靠自己。未來我們(men) 要做的,就是自主研發更多高精尖產(chan) 品,更有力地支撐中國先進製造業(ye) 的發展!”在車間設備的轟鳴中,段浩傑的話語愈顯堅定。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