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大國重器 舍我其誰
【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
光明日報記者 丁一鳴 常河
步入“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地方展區安徽單元,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衝(chong) 之號”模型首先映入眼簾,滿滿的“科技風”迎麵撲來。
“‘祖衝(chong) 之號’是當時國際上超導量子比特數目最多、包含62個(ge) 比特的可編程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它在1.2小時內(nei) 完成的采樣任務,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至少需要8年時間……”隨著解說員娓娓道來,參觀人群發出陣陣驚歎。
2021年5月,“祖衝(chong) 之號”問世,不到半年時間,包含66個(ge) 比特的“祖衝(chong) 之二號”重磅發布。“根據目前已公開的最優(you) 化經典算法,‘祖衝(chong) 之二號’處理量子隨機線路取樣問題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7個(ge) 數量級。”中國科大中科院量子創新研究院潘建偉(wei) 、朱曉波、彭承誌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解釋。這表明,在超導體(ti) 係中,我國首次達到“量子計算優(you) 越性”裏程碑。
也就在同一天,在光量子物理體(ti) 係中,中國科大潘建偉(wei) 、陸朝陽、劉乃樂(le) 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構建113個(ge) 光子144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二號”。一天之內(nei) ,我國成為(wei) 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兩(liang) 種物理體(ti) 係達到“量子計算優(you) 越性”裏程碑的國家。根據現有理論,“九章二號”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億(yi) 億(yi) 億(yi) 倍。
一係列令人咋舌的數字背後,是潘建偉(wei) 院士團隊二十年如一日的拚搏付出。2001年,已在量子信息方麵取得國際成就的潘建偉(wei) ,懷揣著“一定要在中國建一個(ge) 世界領先的量子實驗室”的決(jue) 心,從(cong) 奧地利回到祖國,在中國科大組建實驗室。當時,量子信息研究在國內(nei) 基礎還非常薄弱,裝置與(yu) 人才相當匱乏。
2003年,為(wei) 了實現可升級的量子信息處理,潘建偉(wei) 去往德國海德堡大學物理所,以瑪麗(li) ·居裏講席教授的身份,從(cong) 國內(nei) 招收研究生和博士後。在他的推動下,實驗室的優(you) 秀畢業(ye) 生還分散至英國、美國、奧地利等國繼續學習(xi) 先進技術。
2008年,潘建偉(wei) 辭去海德堡大學的職務,並將實驗裝置陸續遷回中國科大。2009年,在國慶60周年之際,潘建偉(wei) 受邀在人民大會(hui) 堂觀看《複興(xing) 之路》,他激動地給在國外學習(xi) 的學生們(men) 群發了一條信息:“我正在人民大會(hui) 堂看《複興(xing) 之路》,感觸良多!希望你們(men) 早日學成歸國,為(wei) 民族複興(xing) 、科技強國盡力!”
“在國內(nei) 一定能夠擁有比國外更廣闊的事業(ye) 發展空間。”潘建偉(wei) 告訴學生。隨著優(you) 秀人才相繼聚集到中國科大量子團隊,近年來,一係列重磅成果不斷湧現,“祖衝(chong) 之號”“九章號”問世、“墨子號”升空、天地一體(ti) 化量子通信網絡成功構建……
“自己所從(cong) 事的領域能夠得到黨(dang) 中央的肯定,我由衷地感到振奮和鼓舞。我們(men) 正處在一個(ge) 大有可為(wei) 的光榮時代。”聆聽了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後,潘建偉(wei) 堅定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